-
公开(公告)号:CN117060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0627.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网型直驱风机不对称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分析惯性同步控制直驱在不平衡工况下的工作特性,结合过电流限制与功角稳定的故障穿越需求,引入负序电压前馈消除并网负序电流,通过直流电压平均分量映射电网频率,进而合理调控网侧逆变器输出正序功角以及电压的大小,在限制并网过电流以及提供所需无功支撑的同时输出所对应的最大正序有功功率,解决了传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在不对称故障期间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97315.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暂态支撑的并网逆变器虚拟同步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虚拟同步机型并网变流器的控制模型,基于控制模型获取用于考虑暂态同步稳定的第一功角边界、及获取用于考虑小信号稳定与故障限流的第二功角边界;根据第一功角边界和第二功角边界获取用于考虑故障限流的电压边界;基于功角边界和电压边界分别获取有功功率最优补偿、无功功率最优补偿以及暂态同步稳定最优的目标有功功率与目标电压参数;在电网电压暂降时冻结无功环路,通过自适应给定有功参考信号和电压参考信号,以增强所述虚拟同步机型并网变流器的同步稳定性及其故障电流抑制能力,有利于评估变流器在电网故障期间的功率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26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650563.X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配电网与多微电网联合鲁棒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MMG与ADN的日前风光荷预测数据、ADN分时电价、储能和燃气轮机的调度费用等;建立ADN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以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ADN内含储能、柔性多状态开关、联络开关、有载调压器和无功电容器组等可调度资源来应对ADN中风光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建立MMG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考虑风光荷的预测不确定性,对MMG内部的燃气轮机和储能设备进行调控;ADN与MG属于不同利益主体,利用ADMM对联合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既能减小通信的负担,保证各利益主体的隐私,也能迭代实现系统整体最优经济运行;对于ADN和各MG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采用C&CG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540140.8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两阶段鲁棒规划方法及相关设备。本发明通过根据待接入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和单个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最大供电覆盖面积,确定柔性多状态开关在该配电网中的最大接入个数;再通过配电网中的馈线数量及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最大接入个数确定馈线的接入端口数组合方案,结合两层规划法对节点的综合灵敏度以及连接电缆在路网中的敷设走向,确定每个柔性多状态开关的接入节点和安装位置。最后根据新能源发电出力和负荷出力的不确定性,优化求解各端口数组合方案中柔性多状态开关的容量的两阶鲁棒模型。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升了柔性多状态开关调控功率能力及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73542.8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C/DC/DC复合三端口变换电路及逆变器。本发明中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及第三原边绕组采用Y型接线方式,其各相对应的同名端均与电网相连。第一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第二三相绕组同名端及第三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相连形成中性点。第四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端与第二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五三相绕组的异名端与第三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六三相绕组的异名端与第一三相绕组的异名端相连。第四三相绕组的同名端、第五三相绕组的同名端及第六三相绕组的同名端均与三相全桥整流电路连接。副边绕组在通过中性点输入的同相位直流电流时,本发明技术方案在电感产生功率损耗小,发热程度小,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5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48987.X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08 , G01R27/16 , G01R23/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杂工况下单相或三相逆变器并网系统的阻抗检测系统,包括逆变器并网系统、电流扰动系统和阻抗计算系统,所述逆变器并网系统由并网逆变器及复杂电网组成;所述电流扰动系统是由扰动电流源和扰动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扰动控制系统根据可辨识的快速特征扰动方法的指导控制电流源向逆变器并网系统注入扰动电流;从而实现了复杂工况下单相或三相逆变器并网系统的阻抗检测,可辨识快速特征扰动方法,保障了外加注入扰动具有快速且唯一可辨识的特征,自适应多模块复数滤波器实现了复杂工况下扰动分量的准确提取,保证了复杂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的阻抗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56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97809.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网故障下对并网变流器韧性指标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电力系统预想事故集,判断故障类型,并设计出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变流器模型;B:分析电网故障下变流器的响应,并分别计算出电流环的传输曲线及电压环稳定性判据;C:计算出电网扰动下变流器关于关键参数的韧性边界条件,从而判断此变流器是否耐受该故障类型,对变流器韧性进行评估;D:在变流器对故障不具耐受能力时,可返回初始设计对变流器参数进行反复修改,终可得到满足耐受电网故障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在变流器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并网变流器进行故障耐受能力的评估,形成实用化的并网变流器韧性评估方法,并可使其得到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70182.4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H02J3/383 , G06F17/5009 , H02J3/38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广义哈密顿作用量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同调等值方法,包括同调判别和参数聚合两个步骤:建立单台逆变器的哈密顿模型,推导其广义哈密顿作用量,判定广义哈密顿作用量微分成比例的逆变器为一个同调群,根据能量守恒约束可将作用量判据简化为并网电流判据;对同调的逆变器进行结构参数聚合和控制参数拟合。本发明从同调等值的物理概念出发,提出了判定逆变器同调的实用性标准,基于结构保留原则,实现多台电磁能量转化过程相似逆变器的等值降阶,使等值后的系统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简化了仿真计算过程,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960839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230502.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联网能量路由器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电网、三相交直流变流器、光伏电池、隔离DC-DC电路、蓄电池、第一buck-boost变压器、直流母线、第二buck-boost变压器、直流负载、单相逆变器、交流负载、多功能传感器、集中控制模块、4G通讯模块、客户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面向家庭供电系统,且利用直流母线实现各功率模块的并行,同时实现对家庭供电系统工作状况的监测与管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