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119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61766.0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能耗的综合加权评价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泵装置的物理模型试验或CFD数值计算结果选择泵装置的特征工况数据,在已知泵装置第i个工况的泵装置扬程Hi时,获取泵装置运行第i个工况的Qi·ηi的数值;采用泵装置机组耗能计算式推导泵装置能耗的单工况能耗评价指标P.E.I,分别求出泵装置第i个工况的P.E.I值;引入泵装置特征工况的天数进行综合加权平均,再求出不同工况的加权因子;最后分别将不同运行工况的流量、效率及运行天数代入至泵装置能耗的综合评价指标M.P.E的计算式,得出该泵装置的能耗综合评价指标。本发明有利于实际泵站的节能降耗,节约泵站能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0070.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包括双向进出水流道、快速闸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真空破坏装置和泵装置,泵装置垂直设置在进出水流道中央,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有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上中部设有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水平隔板上分别设有带浮箱调向闸门的下潜孔口,浮箱调向闸门为下潜孔口和调向闸孔的共用闸门,通过控制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双向抽水,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顶部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解决了双向低微扬程泵站对高效率抽水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因立式泵装置的轴向尺寸大而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工程结构紧凑合理,节约投资,管理控制方便,大幅度提高正反向抽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4718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61707.0
申请日:2012-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52
Abstract: 伞形双向立式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长方体出水流道、消涡防涡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导叶体、消旋体、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驼峰环形壳,消涡防涡锥设置在进口喇叭管下方的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内,叶轮室进口连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出口连接导叶体,消旋体、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依次设置在导叶体的上部,驼峰环形壳上环边与后导水锥的上缘平滑连接,下环边置于长方体出水流道内构成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驼峰顶部设有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结构合理科学,具有自排自引、抽排抽引的四种作用,提高泵装置效率,节省投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182706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34985.3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S型下卧式轴伸贯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轴流泵或混流泵段、弯管、出水段和动力装置,进水段为断面逐渐收缩的平直收缩进水流道,进水段断面形状从进口矩形经椭圆过渡段逐渐变为出口圆形。弯管的过流断面形状从圆形进口逐渐过渡为椭圆形出口,其过流断面从圆形进口至椭圆形出口逐渐扩大。出水段为断面逐渐扩大的平直扩散出水流道,出水段的断面形状由椭圆形进口经椭圆过渡段逐渐变为矩形出口。动力装置卧式设置在出水流道的下方,动力装置与进、出水流道在同一立面。本发明与同类贯流式水泵装置比较,占地面积小,减少工程投资10-40%,效率提高2-5%。适用于各种轴流泵或导叶混流泵站,安装维护安全方便,运行费用少。
-
公开(公告)号:CN209671230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384494.6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隐藏后导叶结构的双向轴流泵装置,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在进出水管道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在连接管道管壁上设置可移动的前后置叶片,在连接管道外部设置导叶箱,在导叶箱内部和外部设置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前后置叶片伸缩运动,轴流泵正向运行时,前置叶片隐藏在导叶箱内,后置叶片处于伸出状态,实现双向轴流泵正向抽水的目的;轴流泵反向运行时,前置叶片处于伸出状态,后置叶片隐藏在导叶箱内,实现双向轴流泵反向抽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分别将前置导叶和后置导叶隐藏起来,可避免双向轴流泵前后各布置导叶时反向效率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双向轴流泵的反向运行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92346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293434.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单向立式泵装置,包括复合型进水流道、复合型出水流道、水泵,水泵包括叶轮、导叶体;其特征是:所述复合型进水流道包括箱涵式进水流道、水力自控闸门、消涡锥,复合型出水流道包括箱涵式出水流道、后导水锥、喇叭管及第一平板钢闸门、第二平板钢闸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箱涵式进水流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及流态平顺、自排过流能力强的特点,还利用了水力自控闸门的无需启闭设施和自动控制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单向泵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和负扬程无法排水的技术问题,降低闸站结合平面布置的工程投资,便于运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06592328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293433.X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属于泵站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多功能的卧式泵装置,包括Ω形流道及其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支墩、溢流支撑板、水泵,其特征是:所述Ω形流道进口端、出口端分别设有进水端平板钢闸门、出水端平板钢闸门;所述支墩设置于Ω形流道内的Ω形流道底板上,溢流支撑板设置于支墩的上部,水泵设置于溢流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溢流支撑板的出口端设有水力自控闸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自排和抽排的两种作用,具有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942089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473888.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流泵用扩散导叶体。本实用新型由导叶片、轮毂及外壳组成;导叶片位于轮毂与外壳之间,导叶片环绕轮毂周向均分布置,导叶片分别与轮毂的外壁、外壳的内壁连接,轮毂与外壳通过导叶片连接,轮毂与外壳为同心圆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导叶体的水力损失占贯流泵整体水力损失的比重较大,导致导叶体回收贯流泵叶轮出口速度环量的能力较弱,贯流泵水力效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设计合理,适用于各种贯流泵,减小贯流泵的水力损失,提高贯流泵水力效率,改善贯流泵运行稳定性的目的,降低能耗,采用扩散导叶体,可进一步回收叶轮出口的速度环量,转换动能为压能,降低水力损失,增大扬程,提高贯流泵的水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783967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157282.1
申请日:2014-04-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集水室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集水室为矩形断面,集水室底部为对称弧形反拱结构;进水口设置在集水室的室墙上,进水口中心距集水室底部距离为集水室高度的1/2~3/4倍;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设置固定在进水口以下的集水室内;弧形消涡锥为弧形锥体,弧形锥体的底部形线与集水室底部形线相同;整流板为等厚度的实板,固定于集水室的内壁面;拦污格为圆形镂空结构,设置在整流板上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型的立式潜水泵,达到多孔入流、消除进水结构内涡带和有效阻止杂物沉积,提高潜水泵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500823U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20077374.X
申请日:2012-03-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复合型喇叭管,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喇叭管和导水锥,导水锥设置在喇叭管下面并伸入喇叭管内,喇叭管上端与叶轮室相接,喇叭管内壁与导水锥外壁之间对称布置整流板,喇叭管与导水锥均以叶轮中心铅垂线为对称轴对称,所述的喇叭管的外缘型线为四分之一椭圆型线或变曲率弧线,喇叭管外缘型线与叶轮室外缘型线相切,喇叭管内缘型线与导水锥外缘型线为相同的型线类别,喇叭管内缘型线与导水锥外缘型线相平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简单,形状规则,设计和施工容易,喇叭管内的整流板可将进入喇叭管内的涡带隔断,破坏其连续性,改善水泵入流条件,提高叶轮进口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及速度加权平均角,提高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