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6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13438.X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干扰析氢的防腐层剥离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双电解池、交流电源设备和电化学测量设备;双电解池包括充氢电解池和析氢电解池;充氢电解池和所述析氢电解池的底部均设置有连通导管,充氢电解池的连通导管与析氢电解池的连通导管之间夹有待评估样品,并通过螺母固定连通导管以及待评估样品;交流电源设备的一极接入至充氢电解池内部的铂电极,交流电源设备的另一极接入待评估样品;电化学测量设备的第一端接入至待评估样品,电化学设备的第二端接入至析氢电解池内部的甘汞参比电极,电化学设备的第三端接入至析氢电解池内部的铂电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适用性低以及评估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603424.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自锚固基础,包括预制的基础模块以及预制的舱体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呈矩形设置,所述基础模块开设有第一插接口以及供电缆穿接用的穿线口;所述舱体模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相互对应;还包括围蔽墙体,所述围蔽墙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接件,所述基础模块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相互对应的第二插接口。与现有技术相对比,通过将基础分解成若干块轻量化的构件,在工厂制造后运至已开挖的基坑就地组装,可有效解决生产、运输、安装的问题,如此的模块化设置,极为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62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595165.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所述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将二次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控台模块、保护测控模块、交换机模块、全站公用模块、安自模块、计量监测模块、电源模块和通信设备模块;所述二次设备预制舱舱体横向划分为若干个空间,所述功能模块依序放置于所述预制舱所划分的各个空间中。上述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以间隔为单位划分舱体,并按照功能进行二次设备模块化划分,实现标准化、简单化布置,最大程度减少二次设备间光电缆的断点和转接,简化接线工作,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建站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0624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337049.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降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水模块,所述集水模块包括集水盒以及用于封闭所述集水盒顶部开口滤水组件,所述集水盒侧壁上的第一高度位置设置有输水孔,第二高度位置设置有排水孔,其中,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通过合理设置集水盒的数量并通过集水盒收集变电站场地内的降水,能够一定程度的控制户外变电站场地的降水径流量,一定程度消除降水对场地内设施的造成的威胁。通过集水盒收集降水能够为站址偏僻并且不具备打井条件的变电站区域供水,解决缺水问题。通过滤水组件封闭在集水盒顶部开口,既能够一定程度滤除降水中的杂质,又能够防止老鼠蚊虫等污染源进入集水盒中,提升了集水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45719.3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设备编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空间格网中每一个网格单元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电网设备对应的网格单元的地理空间编码;根据所述电网设备所属的业务板块,制定所述电网设备对应的工序工艺码;根据所述电网设备所属的设备类属和设备类型,制定所述电网设备对应的设备类型码;根据实时时间信息生成时间戳,将所述时间戳转化为时间码;组合所述地理空间编码、所述工序工艺码、所述设备类型码和所述时间码,得到电网设备对应的实物编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组合四种子编码生成电网设备实物编码,避免现有电网数据管理方法中数据割裂的问题,并且保证主键唯一性和增量信息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74779.7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8”字形回路的电热循环老化试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条件对获取的电缆进行分组,将每组待测电缆按照“8”字形进行摆放,连接待测电缆的首末两端,形成多组“8”字形电缆试验回路;将多组“8”字形电缆试验回路并联在同一高压发生器中,为每组“8”字形电缆试验回路匹配大电流发生器,进行电热循环老化试验。本发明通过改变电缆试验回路的电流方向,从而改变对应的电磁场方向,即“8”字形回路的两个部分回路的磁场相互抵消。不仅减少了电缆试验回路由于自身形成大回路而产生的额外感抗损耗,也降低了回路互感对邻近回路导体电流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电缆试验回路中电流的利用率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4694.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彦峰 , 吴小蕙 , 张章亮 , 王流火 , 陈辉祥 , 蔡振华 , 车伟娴 , 雷翔胜 , 王向兵 , 潘柏崇 , 邓小玉 , 王兴华 , 陈锟 , 郭金根 , 朱文卫 , 夏晋 , 吴仁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扫描多个不同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钢筋,得到对应的标准波形图;提取所述标准波形图的分布特征;利用支持Bagging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学习所述分布特征,得到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预测值;利用所述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价指标对所述保护层厚度预测值进行评估,得到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目标值。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方法,克服了现有抽样检测中存在的抽样不全面问题,同时能够在构件无损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混凝土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具有易实施、安全性高及可靠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8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47118.9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锟 , 王彦峰 , 陈宝珍 , 王兴华 , 许成昊 , 潘柏崇 , 车伟娴 , 朱文卫 , 殷志强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梁爱武 , 郭金根 , 刘明 , 刘嘉文 , 董晗拓 , 邓小玉 , 王向兵 , 李嘉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GIM文件自动评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GIM文件自动评分方法包括:预先设置评分指标库;获得GIM文件,并对GIM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指标参数;将GIM文件中解析到的指标参数匹配评分指标库的评分规则进行运算判断处理,得到指标参数对应的指标分数;将指标分数进行汇总处理,并最后输出评分结果。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为GIM文件进行自动评分并输出评分结果,可以辅助设计人员提前发现设计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辅助评审人员对GIM文件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对三维设计成果GIM文件的评审质量和评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256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83512.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盐环境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及其结合界面设计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体的第一氯离子扩散系数、第二基体的第二氯离子扩散系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层的第三氯离子扩散系数;采集结合界面层的最大粗骨科直径;以得到结合界面层的氯离子浓度达到腐蚀临界浓度时氯离子的实际传输距离、结合界面的倾斜角度和凹陷深度;最终构建锯齿状结合界面。本发明通过量化确定混凝土结合界面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结合界面的粗糙度参数,能够定量指导结合界面的处理参数,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指导、控制施工质量,显著延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46683.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彦峰 , 陈锟 , 陈宝珍 , 王兴华 , 李嘉杰 , 许成昊 , 潘柏崇 , 车伟娴 , 朱文卫 , 殷志强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梁爱武 , 郭金根 , 刘明 , 刘嘉文 , 董晗拓 , 邓小玉 , 王向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设计指标自动判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力设计指标自动判定方法包括:预先设定指标判定规则;获取工程项目资料,并对工程项目资料进行指标参数提取;根据指标判定规则对工程项目资料的指标参数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给出相应提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度依靠设计人员和评审人员的设计水平的问题,可以通过指标判定规则对工程项目资料的指标参数进行自动判定,快速得出初步判定结果,辅助评审人员进行快速准确的审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