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进度与计量联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61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25861.0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罗桑 殷俊 杨一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进度与计量联动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BIM技术建立隧道三维模型并自动化编码;基于包围盒判断三维构件是否重叠,提取重叠构件的重叠部分体积;按计量规则构建构件工程量修正模型,更新重叠构件的工程量;确定基于构件的多层级隧道施工计划;在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中,利用视频识别技术进行进度校验;分析构件进度状态,针对进度滞后构件分级预警;根据进度完成情况自动导出隧道工程量。本发明通过引入BIM和视频识别技术,实现对隧道工程构件施工进度与计量的三维数字化管理,使工程进度把控更为精准、高效,工程计量更加准确、及时,减少施工单位超量上报工程量的错误,提高项目审计的达标率。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实时检测碳排放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11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67413.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实时检测碳排放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具体的操作是先通过标定采集准确碳排放量并利用采集设备测量此时的温度、压力和流速值,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建立用于碳排放量检测的随机森林模型,将采集到的压力、温度、气流速度以及该时刻的碳排放量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用于训练该检测模型,再将数据采集模块部署到被测设备上,测量此时的温度、压力和流速,通过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检测模型进行计算,能够得到该时刻被测设备的碳排放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提高碳排放量的检测精度,得到不同时刻的准确的碳排放量,确保碳监测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4D-BIM技术的综合管线时空分析及风险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8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14019.1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4D‑BIM技术的综合管线时空分析及风险预估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根据施工图纸在Microstation软件中生成综合管线三维模型,并给每个构件赋予编码;运用Microstation软件中的插件SynchroPlugin将综合管线三维模型转换成Synchro软件可识别的.dgn.spx格式;在Microstation软件中导出三维模型的编码信息,并将其导入Project软件中;在Project软件中,根据编码信息和施工组织方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表,并转化成.xml格式;将三维模型和施工进度计划表导入Synchro软件中,模拟施工进度并进行时空分析和风险预估,若没有潜在风险则确定为最后的综合管线施工组织方案,否则,循环优化步骤,直至满足要求。本发明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时空风险进行预测,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及施工安全性。

    一种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9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522635.3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水化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是:将细沙与废弃机油按预定比例加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以使废旧机油包裹在细沙表面,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粗集料按照预定质量比例加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将减水剂融入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继续搅拌,以使附着在细沙表面的废旧机油均匀的分布在浆体中,与水泥颗粒表面接触,从而可有效的减缓水泥与水的接触,进而达到抑制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目的。本发明操作简单实用且经济实惠,可有效抑制混凝土早期释放的水化热,同时不降低混凝土性能。

    一种巡检、修复一体化的桥面铺装养护车

    公开(公告)号:CN1136272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61418.4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巡检、修复一体化的桥面铺装养护车,包括铺装病害巡检系统、铺装病害分析系统和铺装病害修复系统,铺装病害巡检系统用于对铺装表面与铺装结构内部进行扫描,生成三维激光点云图与铺装纵深切片图像并发送至病害分析系统;铺装病害分析系统包括铺装养护云平台,其与铺装病害巡检系统通过5G信号传输设备连接;铺装病害修复系统包括智能控制主机,所述智能控制主机上连接有铺装表面杂物清理装置、病害区域开槽切除装置、修复材料存储拌合装置、轻微病害压密灌浆装置、严重病害重新摊铺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桥面铺装表层与内部病害的同步检测和实时修复。

    一种基于BIM的隧道主体结构钢筋IFC2x3数据可视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2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00044.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主体结构钢筋IFC2x3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包括:根据隧道主体结构钢筋二维图纸创建隧道主体结构钢筋模型制图文件;将隧道主体结构钢筋模型制图文件按照图层导出IFC2x3标准文件;分析IFC2x3标准文件与DGN文件的映射关系,建立IFC2x3标准文件与DGN文件之间的数据映射;利用数据接口将隧道主体结构钢筋IFC2x3文件模型转化为DGN文件;使用Microstation软件的插件,设置转化参数,将DGN文件转化为UDBX文件;使用SuperMap iDesktop提取隧道主体结构钢筋的属性信息,并使UDBX文件转化为瓦片数据S3M文件;将瓦片数据S3M文件的隧道主体结构钢筋模型在BIMiServer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查看钢筋模型及其工程量信息。本发明解决了不同三维数据格式之间转化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钢筋模型高效浏览。

    一种基于BIM模型与监控影像对比的施工进度可视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0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9285.X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IM模型与监控影像对比的施工进度可视化方法,属于计算、推算或计数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建精度与粒度符合施工进度管理需求的BIM模型,并为BIM模型赋予可识别的唯一性编码;挂接施工计划数据到建成的BIM模型上;获取施工监控设备拍摄的影像资料,识别施工区域的在建结构与已建结构;自动分析识别结果与计划进度,并通过BIM模型不同颜色体现进度状态和进度偏差。本发明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应用BIM模型和监控设备的背景下,拓展了BIM模型和监控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路径,为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直观性优、整体性好的信息化方案。

    一种基于BIM与VISSIM微观仿真的双向交通导改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6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9138.4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与VISSIM微观仿真的双向交通导改模拟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在OpenRoads ConceptStation软件中生成项目所在位置周边实景地形模型;根据实景地形模型和交通导改图,在OpenRoads ConceptStation软件中构造三维道路模型,并初步设计参数;将生成的三维道路模型和采集到的数据导入VISSIM软件中,进行微观交通仿真;将VISSIM软件生成的模型导回到OpenRoads ConceptStation软件中,进行交通导改仿真。本发明在传统微观仿真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人、车、路、环境的关系,有助于进行交通导改方案的优化和决策。

    一种基于隧道主体结构异形钢筋的BIM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3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10761.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罗桑 黄浩 李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主体结构异形钢筋的BIM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通过BIM软件将隧道主体结构模型以IFC格式导出并导入钢筋设计软件Planbar中;创建模型视图确定隧道主体结构线形;在隧道主体结构模型里抽取模型外壳,法向偏移保护层厚度的距离以确定钢筋走向;按照钢筋分布间距进行主体结构分段并通过origin pro8.0进行曲线拟合;通过按Planbar软件按3D线生成钢筋的命令完成钢筋的生成与放置。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异形钢筋形状难以确定的难题,提升设计效率,缩短设计修改和审核时间,避免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钢筋尺寸不符问题导致返工,提高钢筋加工的精度,大幅度节约工期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