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13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96568.1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电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电环境边坡危岩体地质检测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更高且更精确的水电环境边坡危岩体地质检测方法。水电环境边坡危岩体地质检测方法:a、对待施工的环境边坡危岩体进行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地质对象真彩信息,或点云数据;b、将获取的真彩信息以及点云数据建立含有真彩信息的地质三维模型;c、对地质三维模型进行危岩体检测、危岩体几何尺寸量测、危岩体边界控制面的确认;d、进行危岩体地质平剖面图绘制、危岩体地质稳定性计算分析,以及对危岩体地质稳定性进行分析;e、得出危岩体地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方便了设计和施工人员,尤其实用于对危岩体检测精确度要求高的工程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94850.9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中对于地质参数的获取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水式自由振荡法的水文地质试验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存在的实验效率低、水设备要求高、稳定性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钻探试验孔至试验要求深度;B.在试验段位置安装自由振荡法试验设备;C.采用注水式激发水头的方式进行试验;D.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渗透参数。本发明适用于工程建设原始地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可快速获取地层渗透系数,以辅助地质人员对地层渗透特性进行评价,帮助设计人员对工程防渗提供设计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2919.X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895 , G06N3/0985 , G06N3/094 , G06N3/045 , G06N3/04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收集不同随钻围岩类别的围岩数据,并建立引入动态预处理器和对比学习引擎的初始模型;利用围岩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直到初始模型满足预设的训练结束条件,将满足训练结束条件的初始模型确定为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模型;将获取的待分类随钻围岩数据输入至随钻围岩分类与识别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待分类随钻围岩数据对应的分类信息;实现了对围岩数据的高效、精确分析,显著提升了地质勘探的速度和准确性;该方法不仅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还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处理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854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1634.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BM实时岩渣监控装置,包括防护箱、固定支撑机构、数据采集机构、数据交换存储系统、镜头自清洁机构和供电设备。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机构直接对岩渣传送带上的岩渣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给数据交换存储系统进行存储,保证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通过固定支撑机构能够对防护箱的位置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监控需求,减少TBM掘进工作中的振动影响,提高图像采集时的稳定性,还可配合数据采集机构中的驱动组件对摄影舱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始终保持在最佳角度和距离进行图像采集,提高图像采集的质量;还通过设置镜头自清洁机构对摄影舱底部的透明部进行自清洁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图像采集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54993.6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部工程块状围岩洞室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电工程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于深部工程洞室建设,支护效果显著提高的用于深部工程块状围岩洞室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开挖深部工程洞室,所述的支护结构还包括三维加固系统和排水系统,在开挖深部工程洞室表面以及临近的块状围岩中均布置有三维加固系统,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底平面以上岩体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系统排至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外;运行过程中,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周边的块状围岩通过三维加固系统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0771.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1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F18/2411 ,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探参数进行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核心思想是:分类筛选出与特定地质条件参数相关程度高的物探参数,确定与特定地质条件参数相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类型,将与特定地质条件参数相关程度高的物探参数作为与对应地质条件参数相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类型对应的关键物探参数,基于地质灾害类型对应的关键物探参数建立地质灾害分类模型,地质灾害分类模型基于输入的物探参数输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计算相应物探参数条件下对应地质灾害类型发生的概率,并根据设置的相应地质灾害类型发生的概率阈值做出相应地质灾害是否会发生的决策,提升基于物探参数对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67693.1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钻探工具领域,具体公开了超硬地层大角度曲线导向连续取心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头本体的切削部包括分别沿钻头本体的端部环绕布置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沿钻头本体的径向方向由内而外地连续布置;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沿钻头本体的端部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切削刃;第二切削部具有沿钻头本体径向方向布置的3个以上的齿形切削刃,且沿钻头本体的径向方向由内而外,齿形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是逐渐减小的;最内侧的齿形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小于圆弧状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本发明的钻头具有更好的导向性,解决了钻头在曲线定向取心钻进过程中的偏离路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9745.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极高应力深部洞群围岩变形演化预测方法,包括用于预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程度构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类模型;收集地下洞室围岩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多源特征数据集,从中筛选出主成分因子;基于筛选出的主成分因子与围岩的稳定性程度建立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构建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训练;构建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训练完成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对目标围岩进行形变预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极高应力下深部洞群围岩形变演化结果,为现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51714.4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气洞室排水领域,为了不影响工作效率,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地下洞室自动排水系统及方法,通过在储气洞室底部设置集水坑,侧上方设置排水廊道,排水廊道与集水坑通过排水管连接,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储气洞室内部情况控制阀门的启闭。本申请利用高压储气洞室的内部循环压力进行内部积水排放,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来源;利用压缩空气储能地下洞室循环充放气期间进行排水,不影响高压储气洞室的正常运行,效率更高;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洞室水位以及阀门的开关,能够做到精准控制,减少人力资源配置;兼具内外水排放功能,可保证储气洞室检修排水或应急排水,节能高效,检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40462.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5 , G01V11/00 , G06Q10/0639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决策层多源数据融合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系统,涉及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现场勘探,获得原始指标数据,依据赋值规则和指标数据对指标赋值,确定指标对于不良地质问题的重要程度,设定预报里程范围内的区段和不良地质问题,获得相应的指标,依据所述相应的指标的重要度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及Huber加权法计算相应的指标权重,将相应的指标权重和指标赋值通过多种数据融合算法进行计算,获得每种数据融合算法对应的风险指数,并计算所有风险指数的平均值,获得设定区段的不良地质问题风险指数,解决了现有的超前地质预报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超前地质预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