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17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58535.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对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进行梯度化包覆处理,以聚合物电解质包覆有效缓解刚性固体之间的接触问题,增加界面和电解质片内部润湿性,降低阻抗;同时有效缓解电解质片在界面处的稳定性问题。针对高电压平台的正极一侧采用耐高压聚合物电解质进行包覆,增加其耐氧化性;针对还原性较强的负极一侧采用耐还原聚合物电解质进行包覆,增加其耐还原性,而中间的电解质则采用高离子电导的聚合物电解质进行包覆,提高整体电导率。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无需过高的制备压力和电池堆栈压力,且无需烧结,降低了工艺步骤和制造成本。由该电解质组装的全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51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455143.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33/00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的缺氧型铌酸钛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铌源和钛源置于球磨罐中,以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使原料充分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混合物干燥,得到前驱体;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前驱体在NH3气氛下进行管式炉煅烧处理,自然降温至常温后即得到氮掺杂的缺氧型铌酸钛电极材料。本发明在NH3气氛下煅烧改性,不但可以制造铌酸钛的缺氧态,拓宽锂离子进入电极的通道,使得材料可以存储更多的锂离子,而且引入氮元素进行掺杂,氮掺杂有益于提供更多活性位点,提高材料的电导性,使得N‑TiNb2O7‑x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22192.1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状包覆层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原位聚合物形成的具有离子电子双导电作用的星状包覆层,以及电池用活性物质材料,利用高稳定性的聚合物对活性进行包覆,包覆后的材料具有特殊的星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增加活性物质与固体电解质的接触,并且缓解体积应变带来的界面失效,提高固态电池整体的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的星状包覆层为聚合物,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有效缓解复合固态电极中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收缩,可以作为缓冲层,提高电池整体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08667.1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 , H01M10/0565 , H01M10/54
Abstract: 一种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电极与电解质高效分离的方法,以扣式电池为例,所述方法为:对测试后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进行拆解,去处外面金属壳;获得粘合紧密的单元块(锂金属||电解质||正极),然后从锂片中心撕下锂金属,暴露出聚合物电解质部分;步骤三、用特定溶剂浸泡单元片(电解质||正极)电解质一面;步骤四、反复浸泡,并除去浸泡后溶液,直至看到干净的正极;步骤五、在60‑80℃恒温10‑20h,得到正极材料。本发明涉及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高效分离的方法,本发明具有回收效率高且环境友好等优点,解决了循环测试后难以分离聚合物电解质与正极极片,并获得活性颗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9893.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渗透法制备的全固态锂电池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全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全固态锂电池正极为基于熔融渗透法得到的复合正极。本发明中,通过将煅烧得到的高离子电导率的Li1+xOHBrx在加热的条件下熔融渗透到正极极片的孔隙中,进而得到复合正极。该复合正极表面致密、均匀、孔隙率极低,并且可与固态电解质形成一个接触良好的固‑固界面,从而增大了固‑固接触面积,提供了稳定的、快速的锂离子通道,降低了界面电阻,最终使固态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51667.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热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咪唑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二、将金属源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分散,溶于甲醇溶剂中;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溶液混合在一起,进行水热反应;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催化剂材料进行离心分离和离心洗涤;步骤五、将洗涤后的催化剂进行烘干;步骤六、将烘干后的催化剂材料进行充分研磨,并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经过低温处理的Fe‑N‑C催化剂材料催化性能优异,在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材料可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低温热处理的方式可以在其他类型的Fe‑N‑C材料中得以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16546.7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62 , H01M4/38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锂化金属氧化物框架复合结构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如下:一、将MOx、导电碳和PVDF混合后均匀地涂敷在集流体上,真空烘干后,得到MOx极片;二、以金属锂片作为负极,MOx极片作为对电极,组装电池,进行恒流放电,控制截止电压,获得LiyMOx电极框架;三、将LiyMOx电极框架与熔融锂混合,得到复合结构负极,并采用固态电解质组装全固态电池。本发明将嵌入型过渡金属氧化物MOx作为载体,在其嵌锂后形成具有快速离子传输特性的LiyMOx电极框架,再在框架内部均匀地沉积金属锂,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5237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28198.2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9B3/00 , H01M10/056 , B02C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均一粒径粉煤灰的简易半自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球磨→预烧→水洗→磁性吸附→抽滤→水洗→酒精洗→自动抽滤→干燥→研磨。本发明通过半自动化实现粉煤灰的回收利用,分离出粒径均一的粉煤灰颗粒,变废为宝,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本发明使用的都是实验室常见且廉价的实验仪器,而且能够实现半自动化,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节约资源,操作简单。本发明所获的粒径均一的粉煤灰颗粒可以应用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提高离子电导率,促进全固态电池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64094.4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3C18/20 , C23C18/24 , C23C18/36 , C25D3/38 , C25D5/54 , H01M10/052 , H01M4/66 , H01M4/80 , D06M11/83 , D06M13/256 , D06M13/355 , D06M101/20 , D06M101/32 , D06M101/38 , D06M101/30
Abstract: 一种具有功能离子自释放特性的柔性三维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柔性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柔性三维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聚合物纺织布/无纺布作为基底,采用化学粗化方法对基底进行化学粗化;步骤二、对化学粗化后的基底进行敏化‑活化处理;步骤三、对敏化‑活化处理后的基底清洗并烘干,然后在基底上镀镍得到导电纤维布;步骤四、对导电纤维布进行镀铜处理得到柔性三维集流体,镀铜镀液中含有功能离子,所述功能离子包括4,6‑二甲基‑2‑巯基嘧啶、3‑巯基丙烷磺酸钠、N,N‑二甲基二硫代羰基丙烷磺酸钠、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4357.X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一种钠离子电池无烟煤基软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软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软硬碳复合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的操作繁琐、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将无烟煤粉碎至粒径<75μm,然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1000~1400℃进行热解碳化,得到无烟煤基软碳材料;再将其与硬碳材料研磨混合,得到软硬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软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初始比容量为259~260mAh/g,首圈库伦效率达到73%~75%,循环5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81%~84%,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用于钠离子电池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