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4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8572.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42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孔径的星载无源定位方法,涉及一种无源定位方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慢时间域的多普勒处理,得到时间‑多普勒数据;对信号做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时频估计,得到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多普勒调频率;通过得到的多普勒中心频率和多普勒调频率对低轨等效斜视距离模型参数进行反演,得到卫星等效速度和等效斜视角;将信号按距离进行多次方位向匹配滤波,得到方位向定位信息;将不同距离处的定位结果按距离重新排列,通过聚焦获得距离向的定位信息;根据距离定位结果,选取更小的距离区间段,进行更精确的距离向定位,从而得到目标的二维定位信息。具有系统架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91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08345.5
申请日:2019-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区目标窄带模式下的极点特征求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电磁响应传输函数并利用稀疏信号表示多项式主极点数学模型;步骤二、采用二阶锥寻优框架构造系数向量,通过调整窄带频域响应采样点数,计算频域响应偏差合理选定滤波器阶数;步骤三、利用系数向量计算多项式主极点,选定第四象限极点作为目标特征的主极点,并拟合目标频域响应。本发明利用很少的RCS频域数据,构造系数向量拟合多点RCS回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表征目标结构的主极点信息,可用于提高目标分类识别概率。同时,引入凸优化寻优策略增强对频域响应鲁棒自适应性,由于频域采样数据量减少,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0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8088.3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海洋回波一阶布拉格峰位置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海洋回波位置检测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查找到的布拉格峰位置不准确的问题。过程为:求得理论布拉格频率、布拉格频偏的最大值;确定布拉格峰的搜索范围、阈值、每个极大值点的频率;记录J中小于esp1的个数k;得到初始的正负一阶布拉格峰值点;计算初始的正负一阶布拉格峰频率与逼近函数差的绝对值,若Δ1β≤esp2且Δ2β≤esp2,则正负一阶布拉格峰频率的取值为初始的每个海态单元的正负一阶布拉格峰值点的频率;否则,判断k的取值,若k=1,则正负一阶布拉格峰频率的取值为逼近值;若k>1,计算正负一阶布拉格峰点。本发明用于高频地波雷达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21071.0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欧几里得距离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步骤如下:对高频混合天地波雷达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距离-速度-角度三维数据块;计算每个距离单元对应的待处理局域单元的协方差,构成协方差数据块;挑选欧几里得距离数组中若干个最小值对应的距离单元对应的局域处理单元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块;计算指定距离单元的自适应权向量,得到空时自适应处理后的输出结果;遍历所有感兴趣距离单元,得到指定多普勒单元和角度单元的所有距离单元输出结果;遍历所有感兴趣多普勒单元和角度单元,得到经过空时自适应处理后的距离-速度-角度三维数据结果。本发明能够抑制高频混合天地波雷达回波信息中的海杂波信息和电离层杂波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783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009376.9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重复频率脉冲雷达的解距离模糊和距离遮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原始发射信号进行调制,添加一组相位旋转因子,构造新的发射信号;步骤二:获得回波信号后,构造一组旋转因子对回波信号进行预解调,得到一组信号;步骤三:对预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脉冲压缩或其他距离处理;步骤四:构造一组中心频率不同的滤波器对距离处理结果进行滤波,这一组滤波器的输出就是不同距离范围的目标回波信号处理结果。本发明用单重复频率的脉冲信号经过旋转因子的调制来解决距离模糊和距离遮挡的问题,对于采用不同调制方式不同参数的单脉冲重复频率信号的雷达都适用,能够简单有效的同时解决距离模糊和距离遮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228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191335.1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A61B5/0245
Abstract: 一种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阵列式胎心监测腹带,本发明涉及对胎儿心脏的监测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胎心监测多是利用胎心音听诊器、超声多普勒胎音仪、单个传感器来进行胎心监测,它们存在误差大或属于“入侵式”的监测或精度低的问题。它的腹带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压电薄膜传感器阵列设置在腹带的中部;检测电路设置在腹带上;所属检测电路由前置差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DSP模块、存储器模块、接口模块组成。本发明所采用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线性度好的优点,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由于压电薄膜传感器质量小,柔软,耐用,其嵌入腹带后能够很好的与人体贴合,人机功效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37644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128612.X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杨强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野值剔除的指数分布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第一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并根据预先给定虚警概率计算野值剔除门限系数;步骤二,根据野值剔除门限系数对第一噪声序列中的每一个数据进行甄别处理,并根据保留的数据生成第二噪声序列;步骤三,确定第二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判断第二噪声序列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判断为是,则将第一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作为确定结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将第二噪声序列作为第一噪声序列并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本发明能够避免噪声、杂波等因素对参数估计的干扰,有效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并且实现过程更加简单,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7644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8612.X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杨强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野值剔除的指数分布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第一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并根据预先给定虚警概率计算野值剔除门限系数;步骤二,根据野值剔除门限系数对第一噪声序列中的每一个数据进行甄别处理,并根据保留的数据生成第二噪声序列;步骤三,确定第二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判断第二噪声序列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判断为是,则将第一噪声序列的指数分布序列参数作为确定结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将第二噪声序列作为第一噪声序列并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本发明能够避免噪声、杂波等因素对参数估计的干扰,有效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并且实现过程更加简单,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96127.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K7/16 , C09D183/16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有氧环境下的SiBCN陶瓷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适用于高温有氧环境下的SiBCN陶瓷传感器为敏感元表面包覆有涂层的SiBCN陶瓷传感器;所述涂层包含SiBCN、ZrO2、SiO2和BN。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高温有氧环境下的SiBCN陶瓷传感器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异、测温范围广(室温~1200℃)、耐氧腐蚀性能好,可应用于1200℃有氧环境的温度测量,解决了现有SiBCN传感器使用温度均低于1000℃,无法满足高温有氧环境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42297.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动态贝叶斯网络的热流辨识方法;辨识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固定热流下确定材料热物性,第二阶段采用第一阶段中的热物性,进而辨识表面热流。在动态贝叶斯网络中,首先将表面烧蚀后退量和内部温度历史数据信息作为观测节点,形成多源观测信息。同时,采用灵敏度分析获得动态贝叶斯网络中每个时间步长的关键参数,并且在相应的时间步长中仅辨识有限数量关键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辨识方法增加了观测信息类型并减少了同时辨识参数数量,有效降低了烧蚀材料热流辨识中热流与热物性之间的双重不确定性,提高了辨识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