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7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3580.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研究装置需高压电离环境等因素对反应有干扰、尤其是不能对电中性分子的检测、造成对反应机理研究不透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反应器、进样系统、热辅助管装置、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和质谱仪;反应器为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样口的密闭的结构,反应器的出样口通过毛细管与热辅助管的进口端相连通;进样系统被毛细管贯穿,且其内部设有雾化气套管;热辅助管的出口端处连接设有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设置于偏转电场与仪器接口之间的中轴线上;同时提供其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217959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415078.3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3C17/36
Abstract: 一种智能动态颜色可调节Low‑E玻璃,它涉及一种Low‑E玻璃。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Low‑E玻璃辐射率值固定,颜色单一不能任意调控的问题。一种智能动态颜色可调节Low‑E玻璃,它利用附着SiO2有序单层膜ITO玻璃、电解质层薄膜和干净ITO玻璃按三明治结构组装而成,且智能动态颜色可调节Low‑E玻璃的四周利用固化胶密封。优点:一、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调节。二、实施方案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三、实现动态颜色可调节。四、辐射率从0.1‑0.3可调,透射率为80%,使用寿命从10圈提高至2000圈。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智能动态颜色可调节Low‑E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88020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74542.7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重金属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重金属过程操作不便,窗口片污染严重造成光信号损失大、检测成本高且效率低、速度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重金属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工作气源从进气口通入进气支管中;(2)制备气态待测样品后,再通过等离子体激发装置使等离子体激发区内产生稳定的等离子体;(3)气态待测样品进入等离子体激发区后被等离子体激发后产生相应的特征光信号,然后特征光信号沿着主管内部通过与出气口方向相反的采光口透过窗口片传出,进入光谱仪中,获得待测样品原子的光谱信息。本发明广泛应用于分析仪器的光谱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61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90821.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制作难度高、操作难度大、电化学反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差、不适用于对复杂电化学体系的进行实时、原位监测与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包括质谱仪和电化学反应装置,电化学反应装置设有电源工作站、电化学电极组合和电化学反应平台,电化学反应平台为至少带有一个尖角的载体,载体的一个尖角设为样品角;电化学电极组合通过电源工作站控制提供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和样品溶液的电离喷雾电压,使样品角处的待测样品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喷雾电离,电喷雾的离子进入质谱进样口;同时提供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71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119318.6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电致变色智能窗。以任意玻璃材料为基底,在基底上分别依次溅镀电致变色结构与太阳电池结构,其中电致变色结构依次为底电极层、离子储存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顶电极层;太阳电池结构依次为n型半导体层、本征半导体层、p型半导体层、金属电极层、保护层。该智能窗能够根据阳光强烈程度来改变本身的颜色,无需额外控制器,也无需额外电源供应,还可以滤去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一种完全绿色的智能窗户。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49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491641.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谱离子源装置,其包括针尖电极、绝缘介质、电源、仪器接口及气体导管;所述绝缘介质位于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所述针尖电极尖端部分与绝缘介质接触,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仪器接口接地并与电源另一端连接,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形成强电场,放电气体经气体导管充满于绝缘介质与仪器接口间,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束,该等离子体束与绝缘介质表面待测物相互作用,使待测物电离,实现分析检测。本发明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溶剂、高通量等优点外,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形成的线性电场,提高了离子的传输效率。此外该质谱离子源装置也可用于质谱成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22583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13903.6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7/1284 , B32B2037/243 , B32B2307/416 , B32B2419/00 , C03C17/3602 , C03C17/3642 , C03C17/3644 , C03C17/3649 , C03C17/38 , C03C17/42 , C03C2217/231 , C03C2217/253 , C03C2217/255 , C03C2217/256 , C03C2217/70 , C03C2218/115 , C03C2218/31 , C03C2218/32
Abstract: 一种反射率可调节的low‑E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反射率可调节玻璃。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满足不同温带区域和气候需求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金属膜层;三、玻璃封装;四、调节反射率。本发明所得low‑E玻璃的近红外段(0.9‑2.5μm)反射率可在5%‑60%任意调节。本发明通过控制金属颗粒的生长/溶解过程,动态调控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以调控太阳光的大部分能量进入室内或被隔绝于室外,即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对Low‑E玻璃反射率的特殊要求。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89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14498.X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Low‑E玻璃不能任意调控辐射率,且不能实现颜色调控的问题。方法:一、基底ITO玻璃的清洗;二、制备电解质层薄膜;三、玻璃封装。本发明利用low‑E玻璃的金属膜层,通过控制金属膜层表面颗粒的粒径、密度、形貌控制其可见及红外波段的光学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即不仅能够依据自身需求,调节玻璃可见波段的透过率与红外段的反射率、辐射率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同时还可任意调节玻璃的颜色,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本发明用于制备可变色智能低辐射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51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389614.8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J37/32
Abstract: 一种火抛光辅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加工装置,本发明属于精密光学零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它的加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和火抛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都安装在双炬连接组件上;加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通入的工作气体为含氟气体,具有去除效果;火抛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通入的气体为不含氟气体,无去除效果;使火抛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的火抛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作用区位于加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的加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作用区运动方向前侧。本发明在对光学镜片加工时,使用火抛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炬预处理,不会产生波纹度误差,部分修复微裂纹,进而使用大气等离子体加工,避免了等离子体加工损伤打开的效果,实现了高质量的光学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52882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28311.X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G39/02
Abstract: 一种氧化钼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氧化钼薄膜的制备方法复杂,以及稳定性和透过率不好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钼酸钠固体粉末溶于超纯水中,得到钼酸钠溶液,通过稀硝酸调节体系的pH值至1~7,得到含有钼酸钠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二、以90~200℃的温度反应2~36h后过滤收集氧化钼粉末,冲洗、干燥后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氧化钼粉末;三、氧化钼粉末再超声分散在超纯水中,滴加在基底上干燥得到氧化钼薄膜。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强亲水性的氧化钼粉末,薄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经过50~200℃热处理后,薄膜不脱落,透过率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