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2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6552.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及控制系统。其中,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电压自均衡模块和至少一个DAB模块;将一个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与低压侧连接,输入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并联;将非输入模块的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传递模块,传递模块的一次端口与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串联,用于与高压侧连接;传递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连接;电压自均衡模块用于均衡其内部的电压,可以较为便捷地实现电压均衡,降低了电压均衡的难度,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存在的电压均衡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7039.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电网系统及其黑启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通过直流变换器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和第二网侧换流站,对所述系统进行黑启动控制时,通过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的交流电网对第一网侧换流站充电以提供黑启动所需功率,第一网侧换流站解锁后通过闭环控制建立直流变换器内部的交流电压,从而控制第二网侧换流站解锁,完成连接在第二网侧换流站一侧的并网负载与系统的并网,本申请提供的黑启动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换流站的协调控制,能够在全网失电情况下稳定提供支持电压,通过对第一网侧换流站的启动解锁逐步向第二网侧换流站传递电压,适应复杂的多端直流电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3624.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拓扑及控制方法,该拓扑包括桥臂电感、上桥臂、下桥臂和滤波电感;桥臂电感的一端与高压侧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上桥臂的一端连接;上桥臂的另一端与下桥臂的一端以及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下桥臂的另一端与高压侧负极以及低压侧负极分别连接;滤波电感的另一端与低压侧正极连接;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一个子模块串,子模块串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子模块,上桥臂和下桥臂通过控制子模块的投入数量以调节各自桥臂电压,进而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直流电压转换。本发明通过上下两组链式子模块的应用减少了复杂组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与控制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8627.0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海风柔直构网型受端换流器的故障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惯量调节的功角稳定控制策略,在电网故障下,将基于直流电压的同步环节切换为基于有功功率的同步环节,并设置虚拟惯量,用于降低受端换流器的功角增速,进而提高受端换流器的功角稳定性;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电流限幅策略,在稳态时投入一个自适应的虚拟阻抗,当故障电流超过限幅值时,根据故障电流的大小,动态调整虚拟阻抗的幅值,用于抑制故障电流的周期分量;同时,根据故障电流峰值,引入非线性电阻,用于抑制故障电流的衰减分量。本发明通过基于惯量调节的功角稳定控制和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电流限幅,实现了构网型受端换流器的电网故障稳定安全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26419.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改进型节点惯量在线评估方法,涉及交流配电系统技术,属于电网规划和调度的技术领域。为提升电力系统节点惯量在线评估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输出误差状态空间和预测误差最小化复合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不仅可准确实现节点惯量的在线评估,还能同步评估该节点处的系统阻尼系数。本发明通过MOESP算法获取系统参数的局部最优解,加快了迭代速度;随后通过PEM算法以局部最优解为起点搜索全局最优的系统参数,避免了随机误差对参数辨识的干扰,提高了辨识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61266.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及其工作运行方法和设备,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n个电压变换模块,n个电压变换模块级联连接后并联连接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输出端用于根据电压变换模块的数量n输出2n倍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通过由n个级联连接的电压变换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组成,其拓扑结构简单;采用电压变换模块与输出端和输入端并联连接方式实现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的高变比和高电压下的大功率传输能力,通过n个电压变换模块并联连接,提高该模块化低成本直流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非隔离型直流变压器存在结构复杂和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39098.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自动化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由二次系统测试模块、网络性能测试模块、时钟测试模块和虚拟仿真模块构成的测试系统;方法包括:当对待测试IED设备进行测试时设置用于测试的基本参数与待测试IED设备的设备参数;设置待测试IED设备的SV和GOOSE参数,并导入测试文件,测试文件为根据测试项目的测试内容通过文字编辑的方式生成,同时,设置测试SV和GOOSE通道以及硬接点映射;调整SV和GOOSE的参数及整定值,并对测试文件进行测试;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分析测试结果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得到测试结果并根据预置报告模板生成测试报告。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效率低且可靠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517951.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主站在线监视控制功能的智能告警测试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实时仿真系统模拟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得到故障模拟数据,子站依据故障模拟数据运行并获取子站的运行数据并上传至主站,以及获取主站的第一告警信息;主站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告警数据;将告警数据与第一告警信息对应告警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测试结果。该法通过子站依据故障模拟数据运行并上传其运行数据,主站对运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告警数据,将告警数据与第一告警信息对应告警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主站对智能告警功能模块测试的测试结果,实现对主站智能告警功能模块的测试,从而确保电网的继电保护主站在线监视控制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24326.0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短期电压稳定性评估的关键特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配电网时域仿真模型;设置故障类型与位置,对系统参数进行扰动,进行时域仿真,通过短期电压稳定性指标的变化对节点进行分类,找出对短期电压稳定性有影响的关键节点;在相同故障场景下,变换拓扑结构和新能源接入位置,探究关键节点的分布规律;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和参数,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加以验证得到影响短期电压稳定性的关键特征;在新的网络拓扑中验证得出的关键特征。本发明将短期电压稳定性的评估分为两个子问题,分别为二元分类和回归问题,可以更有效地反映系统各类参数对短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05061.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站仿真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场站内的多个发电单元各自的电力特性参数,确定多个发电单元各自在发电单元特性坐标系中的坐标位置;确定多个发电单元各自与第一中心位置的第一距离,其中,第一中心位置为从多个发电单元中选出的发电单元在发电单元特性坐标系中对应的坐标位置;根据第一距离优化第一中心位置,得到目标中心位置;将目标中心位置对应的目标发电单元作为多个发电单元的等值发电单元,建立新能源场站的等值仿真模型。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场站内的发电单元过多造成无法快速地对场站进行仿真建模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