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7253.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性能和碳排放的混凝土胶凝体系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胶凝体系中熟料和辅助胶凝材料的具体组分数据以与对应的性能数据,形成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数据集;基于碳排放计算公式,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碳排放量数据集;对上述数据集进行拟合,得出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的拟合公式;根据所述拟合公式得到CaO‑SiO2‑Al2O3配比与性能/碳排放量三元等值线图,由三元等值线图得出任意碳排放与性能下的CaO‑SiO2‑Al2O3配比范围;在CaO‑SiO2‑Al2O3范围内倒推出水泥中熟料含量与辅助胶凝材料配比,进行胶凝体系的组分设计。本发明可确保混凝土胶凝体系在满足性能与碳排放要求的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材料供应状况等实际情况,为选择具体材料组成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06878.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复合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吸附性复合混凝土材料以洞渣石粉和不同粒度的洞渣骨料为主要原料,不仅实现了就地取材,降低了工程运输成本,解决了高原地区用砂困难的问题,且有效提高了洞渣废弃物的利用率。本发明通过添加吸附调节剂和活性氧化铝,有效解决了洞渣石粉吸附性高导致的混凝土工程性能差的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吸附性复合混凝土材料不仅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且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6469.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影响纳米材料分散性的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水泥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000份、氧化石墨烯水溶液100‑10000份、减水剂10‑100份、水3000‑5000份。本发明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纳米材料分散性不受到减水剂的影响,可以对其强化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同时,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工作性,且具有可调控性,扩大了其作为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范围,为大规模制备提供了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4141.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38 , C04B14/34 , C04B20/1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升温、高导热、高抗裂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酸盐水泥655‑685份、河砂1300‑1380份、碳纤维0.5‑2.5份、低熔点合金相变微球26‑83份、水260‑275份、聚羧酸减水剂0.6‑1.8份。本发明通过在水泥基材料中引入具有高体积潜热的低熔点合金相变微球和高导热性的碳纤维,利用碳纤维和低熔点合金相变微球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导热系数。同时,大幅降低了内部水化温度,从而降低了形成热裂缝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143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2392.6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IPC: C04B2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喷射早强超高韧性砂浆混凝土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可喷射早强超高韧性砂浆混凝土体系包括砂浆混凝土及纤维,砂浆混凝土由铝酸盐水泥、水、骨料、活性掺合料、水性聚合物乳液、粉体消泡剂、触变剂、增稠剂、调凝剂、高效减水剂及早强剂组成。本发明通过各组份的优化可实现其触变性、早强特征、喷射施工及粘结特性的调节,获得的喷射早强超高韧性砂浆混凝土体系可用于常规建筑工程、道路及军事工程的快速修补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27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71856.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基材料表面抗氯疏水防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泥基材料表面抗氯疏水防护涂层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聚合反应而成:木质素填料0.05‑5份、水性涂料体系(以固含量计)10‑35份、氧化锌0.5‑2份、水泥100‑300份、水35‑80份。该水泥基材料表面抗氯疏水防护涂层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防护涂层的成本,并且具有优异的疏水、防氯性能,可显著提高严酷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338802.8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相变微胶囊为由芯材和包覆所述芯材的壳层组成的球形颗粒,所述无机壳层为二氧化硅,所述金属芯材为镓。制备方法包括:将熔融态金属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在高速搅拌和强烈超声协同作用下以获得稳定的金属微球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并加入二氧化硅前驱体,调节pH值,搅拌反应,得到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镓相变微胶囊。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具有粒径尺寸可控、储能密度大、导热性强、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与建筑材料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于调控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及放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1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011557.5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L75/08 , C08L63/10 , C08L75/06 , C08L75/04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42 , C08G18/44 , C08G18/32 , C08G18/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网状骨架复合聚氨酯吸能缓冲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其包括三维骨架和填充在三维骨架内的聚氨酯,所述聚氨酯原料包括:至少一种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增链剂,其中,异氰酸指数为0.9‑2,扩链系数为1,通过在3D打印智能设计三维网状骨架,然后在三维网状骨架内填充聚氨酯制备得到。本发明将聚氨酯与3D打印的三维网状骨架复合制备成功能材料可以抵抗外界冲击力,聚氨酯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3D打印的三维网状骨架可以保持材料的结构抵抗刚性形变,从而达到缓冲吸能、抵抗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3428.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K5/3467 , C08J3/075 , C08L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料以重量份包括:丙烯酸溶液72‑73.89份、碱溶液24‑24.63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液0.72‑0.74份、过硫酸钾溶液0.72‑0.74份、叶绿素铜钠盐0‑2.56份、复合交联剂3份、导水剂1份、泵送剂100份。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大流量突水工程中注浆材料难以留存的问题,且膨胀率可达到300左右,膨胀时间在120到240s之间可调节。本发明在所制备的水凝胶材料在遇水后迅速产生较大的膨胀,颗粒间相互挤压,从而有效解决隧道突涌水问题,而且制备方面简单,成本较低,且易于注入涌水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38802.8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相变微胶囊为由芯材和包覆所述芯材的壳层组成的球形颗粒,所述无机壳层为二氧化硅,所述金属芯材为镓。制备方法包括:将熔融态金属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在高速搅拌和强烈超声协同作用下以获得稳定的金属微球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并加入二氧化硅前驱体,调节pH值,搅拌反应,得到所述二氧化硅包覆镓相变微胶囊。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具有粒径尺寸可控、储能密度大、导热性强、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与建筑材料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于调控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及放热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