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2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4412.1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侧限抗压试验的试样制作装置及制作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的制样装置及方法类。本发明的试样制作装置主要包括储料装置、均混装置、计量装置、压样装置和自动化控制装置等,制样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快速实现不同尺寸试样的制作,可重复性高。本发明的试样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均混、混合料称量、压样装置的组装、试样压制和试样取出等几个步骤。该发明制取试样的均匀性好,能精确控制试样的含水率和干密度,通过液压控制一步压制到位,解决制样压力不均匀、试样上下分层和密度不均匀的问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试样的成品率、均匀性和制样效率,并且适用范围更广,可实现在非饱和土、污染土和混凝土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4717.8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金尾矿渣微生物复合处理及应用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该方法将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或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在黄金尾矿渣的孔隙中沉积生成碳酸钙结晶,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固定尾矿渣中的重金属和贵金属离子。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或巨大芽孢杆菌分解黄金尾矿渣中的氰化物。本发明利用“机械翻耕+多轮注浆”的方法,使微生物、黄金尾矿渣、胶结液三者充分的混合接触,以达到生成碳酸钙结晶加固尾矿渣和降解氰化物的目的。本方法具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及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可实现对尾矿渣的多渠道、大规模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19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4716.3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群处理石油污染黏土地基的方法,可实现土壤修复和土壤加固施工一体化,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完成菌剂1的制作;b.使用深层搅拌机2将菌剂1和待处理地层中的土壤3(质量比为1∶100)搅拌均匀,之后整平场地;c.在场地中按列状布置注浆管4,孔距为0.8m;d.每隔3天通过注浆管4往待处理地层中注入营养液5;e.在场地中按1个/200m2布置检测孔,每隔6天从检测孔中抽取土壤孔隙液进行含油量测定,当土壤的含油量降低80%以上时,利用注浆管4往待处理地层中交替注入营养液5以及胶结溶液6;f.待场地达到预定的注浆遍数后,检测地基强度以及土中重金属浓度,满足要求后拔除全部注浆管4,如不满足要求则重复步骤e直至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8643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900093.8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土CFG桩复合地基及施工方法,步骤包括:a.将桩管压入地基;b.同时向桩管内注入微生物菌液,使微生物菌液向桩管周围的地基扩散;c.将微生物菌液抽出并将胶结溶液注入桩管,使胶结溶液扩散到桩周地基,并与微生物菌液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结晶,胶结松散的砂土或粉土;d.重复步骤b、c直至桩周土满足加固要求;e.边灌注水泥粉煤灰碎石边拔管成桩;f.铺设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微生物固土CFG桩采用微生物菌液和胶结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对桩周土进行固化,提高桩周土强度,防止在成桩的过程中出现缩颈、断桩、夹泥等质量问题,而且被固化土体能与桩联合承载,有效提高单桩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43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837193.6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注浆排水砂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步骤包括:a. 在待处理软基上制得桩孔1,并在桩孔1中灌入砂形成砂桩;b. 利用注浆管6依次将产脲酶菌菌液9和营养盐溶液10均匀注入砂桩中,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结晶技术使砂粒胶结,并控制产脲酶菌菌液9和营养盐溶液10的浓度,使桩体中的砂形成特定的胶结形式,保证其具有良好透水特性;c. 形成微生物注浆固化砂桩后,在砂桩与桩间土2共同构成的地基顶部铺设柔性透水砂垫层4,通过在柔性透水砂垫层4顶部施加预压荷载5,使桩间土2中的孔隙水沿着砂桩和砂垫层形成的排水通道排出,桩间土产生固结,微生物注浆砂桩、排水固结后的软土和上覆的柔性透水砂垫层就共同形成了承载力较高的复合地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3725.4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后锚式柔性桩顶抗拔桩,该桩包括:混凝土桩身(3)的顶部与基础梁板(4)之间用可压缩的柔性连接垫层(2)填充,无粘结钢绞线(1)下部用桩底锚具(6)锚固在混凝土桩身(3)的底部,无粘结钢绞线(1)穿过混凝土桩身(3)和桩顶柔性连接垫层(2)并通过套管(7)穿出基础梁板(4)上端部,由桩顶锚具(5)固定在基础梁板(4)的上端部上;对无粘结钢绞线(1)的上端部,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不张拉锚固,待基坑回水前、地基土压缩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张拉锚固,使混凝土桩身(3)和桩周土(9)之间产生摩擦预应力。通过地基沉降以后再锚固桩顶,并利用混凝土桩身(3)和桩周土(9)之间产生摩擦预应力以减小地下工程的上浮位移量,有效控制其竖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8662109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909734.5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的碳化修复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污染监测装置、搅拌蒸压装置、掺混装置、粒化装置、碳化装置和收集处理装置。通过上述装置依次工作,完成复合污染土中有机物的挥发、污染土与固化剂的均匀掺混及固化污染土颗粒的快速碳化;特设多个监测装置与集合控制器,根据监测出的有机物成分和浓度及重金属成分和含量,结合温度和含水率的监测结果,来调节加热时间、固化剂掺量和碳化时间,从而达到最优工作效率;整个系统更具流程化,系统操作简捷、经济安全、连续作业率高,生产出的碳化污染土颗粒硬度大、强度高、浸出率低,可用作路基、机场跑道、工程回填料等,具有巨大的工程建设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007307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2707607.1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垃圾填埋气碳化加固土壤的试验装置,本装置由碳化模拟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个高温好氧环境来加速垃圾降解和产气进程,以模拟实际生活中利用垃圾填埋气碳化固化填埋场上覆封土。利用本装置可以研究温度对垃圾降解速率和产气量影响的,以及研究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垃圾填埋气对封土的碳化加固效果。本装置连接方式简易,操作难度小,测试精度高,对于探究利用垃圾填埋气碳化固化填埋场上覆封土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其对于我国垃圾填埋气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工程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9842234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1367741.4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模具,用于微生物胶结散体材料试验,由土工布圆筒、钢丝网圆筒、钢丝网垫片、土工布垫片、支撑盖等组成,其构造为土工布圆筒1内部设有钢丝网圆筒3,钢丝网圆筒3内部顶、底分别设有钢丝网垫片,钢丝网垫片外部设有土工布垫片5,土工布圆筒1顶、底部套设有支撑盖9,解决微生物胶结散体材料试验土工布容易粘在试样表面难以拆除,且其制备的试样表面不平整问题,解决刚性模具渗透性低且容易堵塞开的孔,且其孔径较大导致细小颗粒容易被冲走的问题,解决外刚内柔模具孔终究会被堵塞,土工布容易粘在试样表面难以拆除,且其制作过程复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429647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3194444.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大变形的氧化镁碳化预应力变截面锚杆,属于土木工程装置类。本锚杆装置包括注浆装置、注气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套筒和注浆通道,所述注气装置主要包括注气通道A、注气通道B、伸缩碳化器和扩大头,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螺母、限位盘、弹簧A和升降盘A,各部分有序连接,两个独立注气通道可通过不同注气压力实现不同结构处的处理。本装置特设的伸缩碳化器可实现变截面处的加固处理,特设的弹簧解决了普通锚杆不能适应大变形的问题,且通过调节限位盘的位置来施加预应力,直接抵消围岩中产生的低地应力,可保护围岩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