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83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875190.4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6T7/73 , G06T7/13 , G06T7/11 , G06T7/19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维度空间固废视觉检测定位及识别方法与系统,通过高度图像采集装置、彩色图像采集装置分别采集高度图像、彩色图像,实现多维度数据采集;并基于多维度数据进行多维度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有效区域提取、识别分类模型,实现对待检测固体废物的识别与定位。其中,数据预处理对两种不同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区域提取是利用不同数据的特点对含有建筑垃圾的区域进行提取;识别分类模型为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本发明的实施,可大大提高分拣的效率,同时又不耗费过多人力,完善了建筑垃圾分拣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74966.8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骨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强化再生骨料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抛料转子、筛分转筒、返料转筒、二氧化碳输入管;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原料进口、细骨料进口、出料口;所述筛分转筒包括内筒体、外筒体,抛料转子将骨料加速甩出至内筒体,使骨料相互撞击破碎;返料转筒套设于螺旋输送机外且细骨料进口处于返料转筒内,返料转筒的返料叶片带动细骨料由细骨料进口送入螺旋输送机内;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入端连通入筛分转筒内。骨料相互撞击破碎整形,并且在该过程中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使二氧化碳被吸收固化,且对再生骨料碳化加强,制备出高质量再生骨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112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4335.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分拣喷嘴的角度自动调整系统,其为分拣装置的一部分,其包括架体、气吹装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架体上的转动轴和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电机,气吹装置包括气吹座、气泵和若干个喷嘴,气吹座与转动轴传动连接,各喷嘴均安装于气吹座上,各喷嘴的进气端分别通过气管与气泵的出气端相连接,各气管上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气泵与对应喷嘴通断的电磁阀;分拣装置包括用于根据物料的大小、物料对应的收集盒的位置坐标和当前气吹座的角度位置来调整气吹座的转动角度和喷嘴的喷吹时间的工控机。本发明存在喷气和转动两个动作,转动电机能够驱动气吹座转动,以调节喷嘴的气吹角度,来适应不同类型物料的分拣,提高分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4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0039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IPC: E0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产量干燥滚筒的变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和滚筒额定产量,设定燃烧器负荷比,输入产量到滚筒控制器上;根据设定好的产量与转速的对应关系,控制器输出相应的转速信号至变频器,进而改变电动机转速至设定产量下的对应转速;检测烟气温度,检测出料温度,所述烟气温度和出料温度反馈至滚筒控制器,通过同内置设定的烟气温度和出料温度对比,由滚筒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变频器,进而调节燃烧器负荷比。本发明还提供了对应的变频系统,能实现变产量下干燥滚筒转速、燃烧器负荷比、烟气温度和出料温度的准确自动控制,提高干燥系统的效率和寿命,提高原生干燥滚筒的生产能力和变产量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80921.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法集料堆叠空隙率方法和系统,包括1)拍摄集料颗粒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集料颗粒的外轮廓;2)扫描集料颗粒获得集料颗粒的高度轮廓;3)将4.75mm-31.5mm集料粒径区间的集料颗粒等分成若干份,根据外轮廓中的粒径、面积结合高度轮廓中的集料高度统计出不同粒径区间的级配体积占比;4)对轮廓数据进行运算,得出颗粒的棱角性、针片状、扁平度和凸度;5)将级配体积占比和步骤4)的粒形参数作为输入值,运用深度学习算法预测集料的空隙率。本发明是将图像处理技术、扫描仪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在堆叠空隙率预测方面有效的运用。可以快速的测量多颗粒的粒度分布参数及粒形表征参数平均值,并且可以精确的预测多颗粒之间的空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76963.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骨料形态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振动分散模块、透明皮带、背光光源、激光扫描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所述振动分散模块设置于透明皮带一端上方,以将粗骨料分散的送至所述透明皮带;所述的背光光源设置在所述透明皮带下方;所述激光扫描模块设置在所述透明皮带上方,且照射区域为背光光源中间位置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垂直设置在背光光源所在透明皮带位置的正上方以对被测的骨料进行图像采集;所述图像分析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相连接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几何特征提取,获得所需的粒度粒形参数和体积级配,输出最后的粒度分布结果。本发明能够提高粗骨料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2445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208061.0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轴式骨料破碎装置,包括破碎室、设置在该破碎室内的转子及用于驱动该转子旋转的电机,该转子顶面设有进料孔,该转子侧面设有出料孔,还包括设置在该破碎室内并位于该转子上方的振动筛,该振动筛内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该通道的上开口设有筛网,该通道的下开口连通该进料孔,该振动筛的侧壁倾斜设置以使该振动筛的宽度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该振动筛下端宽度≧该转子宽度;该振动筛振动,粗骨料沿该振动筛的侧壁滑落形成料幕,细骨料从该筛网落下掉入到该转子内,细骨料在该转子内获得动能后从该出料孔飞出撞击所述料幕。转子转动平稳,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细骨料质量轻,容易获得较大的速度,高速打出撞击料幕,破碎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61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45630.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建筑垃圾分拣系统和分拣方法,包括传送带装置、检测装置、分拣装置和控制装置;该传送带装置变速分散地传送物料;该检测装置安装于传送带装置上方以检测图像信息;该分拣装置安装于传送带装置上方以根据控制命令分拣物料;该控制装置与检测装置和分拣装置相连以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质心、旋转角和物料种类,从而控制分拣装置动作进行分拣。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分拣的效率,同时又不耗费过多人力,完善了建筑垃圾分拣产线。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54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19843.6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227 , G01N5/04 , G01N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检测方法,具体包括控制模块、取样模块、称重模块、干燥模块、分选模块、分散模块、图像采集分析模块和回收模块;控制模块与所述取样模块、称重模块、干燥模块和分选模块分别信号连接;取样模块获取机制砂样品后沿竖直方向向下依次通过称重模块、干燥模块、分散模块、图像采集分析模块和回收模块,并自动测量返回机制砂样品的粒形粒径等信息。本发明的一种机制砂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检测方法,可实现机制砂粒度和粒形的快速在线检测,能及时反映机制砂生产线的机制砂级配情况,避免机制砂粒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47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0711.0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破碎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碎机给料量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其方法包括:S1,构建初始的目标料位预测模型,并将其作为当前轮次的目标料位预测模型进入下一步骤;S2,实时获取破碎机进料口外的进料图像,对进料图像处理后确定进料粒径分布,将设定的破碎机目标负载和进料粒径分布输入当前轮次的目标料位预测模型,输出当前轮次的目标料位;S3,获取实时给料速度和实时料位,根据实时给料速度、实时料位和当前轮次的目标料位计算目标给料速度,以解决调整滞后性的问题;S4,根据目标给料速度调整给料机的给料速度,并在给料速度调整过程中,根据破碎机实时负载继续调整给料速度或调整目标料位预测模型,并重复步骤S2‑S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