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102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0381.3
申请日:2011-04-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90/06 , C08G65/00 , C04B24/26 , C04B103/30
Abstract: 酰胺化活性单体共聚反应合成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减水剂领域。本发明采用先酰胺化再聚合的方法制备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材料,即以(甲基)丙烯酸单体和另一端含有氨基的甲氧基聚氧乙烯醚为反应物,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一种可聚合单体,再与(甲基)丙烯酸单体、链转移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于水溶液中共聚后用碱性溶液中和制得。本发明过程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聚合度高、可控性强,通过酰胺化活性单体共聚将酰胺结构引入到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可以赋予水泥良好的流动性能,显著提高水泥净浆流动性保持能力,表现出优异的水泥适应性,并且可以在较低掺量和较低水灰比下获得良好的流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1283.9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一局集团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G81/02 , C04B24/28 , C04B103/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外加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聚羧酸交联改性制备的混凝土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ATRP引发剂功能化改性、ATRP亲水段聚合、ATRP疏水段聚合、水解、大分子1链酰胺化反应、大分子1链自由基聚合、大分子2链希夫碱反应、大分子2链自由基聚合和Diels‑Alder反应最终得到聚羧酸交联改性制备的混凝土疏水剂。本发明所得聚羧酸交联改性制备的混凝土疏水剂可显著增强混凝土疏水能力、抗侵蚀能力以及耐久性,可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用疏水剂存在的问题,适宜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1286.2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铁一局集团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F285/00 , C08F8/00 , C04B24/26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羧酸外加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网络结构组分聚羧酸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大分子链转移剂功能化改性、疏水段合成、亲水段合成、大分子自由基聚合和迈克尔加成最终得到网络结构组分聚羧酸疏水剂。本发明所得网络结构组分聚羧酸疏水剂可显著增强混凝土疏水能力、抗侵蚀能力以及耐久性,可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用疏水剂存在的问题,适宜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199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44236.4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4/38 , C04B20/02 , C04B18/14 , C04B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外加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渣活性激发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以氨基酸、葡萄糖和有机溶剂为原料合成一种富含更多络合基团的糖胺,并调整与醇胺和无机盐的比例组成一种钢渣活性激发剂,对于提高转炉钢渣在建材领域中的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24765.8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4B24/42 , C08F283/06 ,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F220/20 , C08F220/10 , C04B24/32 , C04B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多肽类水凝胶以及硅藻土的作用提高了减水剂的性能,使用本发明所述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粘度。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工艺简单,无需采用大型设备,所需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同时,本发明所述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配制成混凝土后所得混凝土拌合物的降粘效果优异,提高了所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4275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162754.X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261/02 , C08F261/04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02 , C08F118/08 , C08F118/10 , C08F8/12 , C04B24/26 , C04B10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缓凝型超塑化剂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缓凝型单体、羧酸类小单体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后醇解再共聚合的方法制备缓凝型超塑化剂,即以缓凝型单体为反应物,在不饱和引发剂、过渡金属卤化物、配体组成的引发体系下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不饱和大单体,然后醇解得到缓凝型大单体,再与羧酸类小单体在水溶液中共聚合制得。本发明利用可控聚合的技术手段,创新性地设计合成了由缓凝性结构单元组成的功能性侧链,代替传统的聚醚侧链结构,超塑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分散水泥净浆的能力,并且能够显著延迟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实现了高减水、保坍和缓凝等多重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974222.6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09K5/06 , C08F290/06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G65/332
Abstract: 聚乙二醇类化合物改性制备相变潜热材料的方法属于相变潜热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聚乙二醇类化合物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改性聚乙二醇类化合物制备一种相变潜热材料,即以(甲基)丙烯酸和聚乙二醇类化合物的酯化产物与丙烯酸酯为反应单体,在引发剂和分子量调节剂作用下共聚合,再与不饱和羧酸和酯化产物接枝聚合而得。选用陶粒作为相变潜热材料的储存载体,并且在陶粒表面覆盖一层防水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膜,使得相变潜热材料稳定储存于陶粒孔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能够解决传统相变潜热材料制备工序繁杂、低能效等问题,调温能力显著、热导率高、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5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91440.9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山东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工业贸易有限公司
IPC: C04B24/22 , C08F112/08 , C08F112/12 , C08F120/14 , C08F120/18 , C08F220/58 , C08F226/04 , C08F212/14 , C08F220/06 , C08F228/02 , C08F222/38 , C08F220/56 , C08J3/075 , C08L33/24 , C08L25/18 , C08L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基磺酸盐单体共聚改性合成环境响应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疏水性单体、烯基磺酸盐单体等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先接枝聚合再交联共聚改性而后复合组装的方法合成一种电场响应聚合物,即疏水性单体先接枝聚合,再烯基磺酸盐单体与配体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共聚改性得到水凝胶,最后复合组装得到电场响应聚合物。本发明基于混凝土材料减缩抗裂的应用需求,通过烯基磺酸盐共聚改性水凝胶包裹枝杈结构聚合物复合的方式,成功合成出了电场响应聚合物,反应过程节能高效,表现出优异的环境响应与抑制混凝土收缩的复合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9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90531.0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山东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一局集团工业贸易有限公司
IPC: C08F261/04 , C08F220/14 , C08F212/08 , C08F212/12 , C08F220/18 , C08J3/075 , C08J3/24 , C08J3/28 , C08L51/00 , C08L29/04 , C04B28/00 , C04B2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环境响应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疏水性单体、聚乙烯醇、偶氮苯衍生物等为主要反应原料,通过先接枝聚合再交联酯化而后复合组装的方法制备一种光响应型聚合物,即疏水性单体先接枝聚合,再聚乙烯醇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交联后与偶氮苯衍生物酯化得到酯化水凝胶,最后复合组装得到光响应型聚合物。本发明通过聚乙烯醇交联酯化水凝胶包裹聚合物形成核壳结构的方式,成功制备了光响应型聚合物,反应过程便捷可控、简单高效,表现出优异的环境响应和智能转变等功效,满足混凝土材料长寿命高耐久等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74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863591.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剩余丙烯酸羟乙酯的定量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检测器作为主要检测设备,对聚合物中残留的丙烯酸羟乙酯进行定量检测。首先将丙烯酸羟乙酯配制成几种不同浓度的标准对照品溶液,将聚合物用水配制成供试品溶液。分别取标准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直接进样,采集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残留丙烯酸羟乙酯单体含量。该方法的实施能有效地测定在聚合过程中样品中残留丙烯酸的量,而且其定量限,精密度,线性等方面均经详细验证,实际检测效果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