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69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3181.7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包括巷道和人工坝体;所述人工坝体包括坝体主体和连接在所述坝体主体两端的坝体连接头;在所述巷帮面向所述坝体主体的一侧具有巷帮凹槽,所述巷帮凹槽远离所述凹槽开口的底面为弧形底面;所述坝体连接头上远离所述坝体主体的端面为能够与所述弧形底面贴合的弧形端面;两个所述坝体连接头分别浇筑在两条所述巷帮中的所述巷帮凹槽内,其中每个所述坝体连接头的弧形端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巷帮凹槽的所述弧形底面贴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工坝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人工坝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了水从巷帮与人工坝体连接处渗漏的路径,提高了防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8118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473331.8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位置确定方法,包括:步骤①:勘探露天煤矿采区底部区域的地质构造,同时采集露天煤矿采区底部所勘探区域的岩石样本;步骤②:判断所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选择地质构造稳定的勘探区域的岩石样本进行渗透系数测定;步骤③:选择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勘探区域作为备选区,测定备选区与下一采区的距离;步骤④:选择所有备选区中与下一采区的距离最小的备选区作为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建设位置。本发明通过探测露天煤矿采区底部地质构造及渗透系数,筛选出储水性能好且便于收集开采地层的地下水的露天煤矿地下水库位置,实现对露天煤矿地下水库位置确定进行综合把握,最大程度地保护露天煤矿地下水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777684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257021.2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16L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区地下水库抽水管道的铺设方法,地下水库的顶部设有隔水密封层,所述抽水管道包括圆筒形的底部管道、中间管道和顶部管道,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所述底部管道竖直放入地下水库;b.在地下水库顶部的隔水密封层上为底部管道搭建第一支撑架;c.对露天矿进行回填;d.通过一圆筒形的管箍,将中间管道与所述底部管道连接在一起;e.为中间管道搭建第二支撑架;f.继续对露天矿进行回填;g.通过一圆筒形的管箍,将顶部管道与所述中间管道连接在一起;h.为顶部管道搭建第三支撑架;i.继续对露天矿进行回填。本发明避免了露天矿回填完毕后布设抽水管道时繁重的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57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2743.X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库的防渗方法及具有防渗功能的地下水库,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水库底部的岩层上铺设防渗混凝土;步骤b、在水库的侧壁上铺设碾压混凝土;步骤c、在所述碾压混凝土上铺设第一防渗土工膜;步骤d、在所述第一防渗土工膜上铺设常态混凝土;步骤e、在水库的顶部铺设第二防渗土工膜;步骤f、在所述第二防渗土工膜上铺设黑粘土。本发明提供的地下水库的防渗方法及具有防渗功能的地下水库通过在水库底部铺设防渗混凝土,在水库侧壁铺设碾压混凝土、第一防渗土工膜和常态混凝土,在水库顶部铺设第二防渗土工膜和黑粘土的方法,有效避免了水渗透,保护了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217332334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23058481.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矿区地表生态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气候调节系统、植物根系图像监测分析系统以及支架(1),所述支架(1)内容置植被覆盖层(2),所述植被覆盖层(2)包括矿井模拟材料以及在所述矿井模拟材料上种植的植物,所述气候调节系统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植物根系图像监测分析系统至少部分插入所述植被覆盖层(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气候调节系统,可以对复杂气候条件下的地表生态进行更符合现实的模拟,实现了对下部矿山开挖,上部气候复杂多变情况下的地表生态系统观测,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达到研究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7405727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190963.8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库排水装置,包括用于砂石沉降的砂石仓、用于与地下水库连通的进水管和用于将砂石仓中的水排出的出水管;进水管包括用于与地下水库连通的进水管入水口和与砂石仓连通的进水管出水口;出水管包括与砂石仓连通的出水管入水口和用于将水排出的出水管排水口;进水管出水口和出水管入水口分别连接在砂石仓的上部;在进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管开关的进水管控制开关,在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开关的出水管控制开关;该水库排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进入出水管内的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的过滤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库排水装置,实现了在正常排水时就能够清淤,保证了地下水库的安全,减小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886623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400764.6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层测定模拟装置,包括原地层、空洞松散回填层、碎石回填层和干燥锯末层。所述原地层为正常地层中的一块长方体形区域,在所述原地层右上部设有长方体形缺口,在所述缺口底端设有干燥锯末层,在所述缺口中的所述干燥锯末层上方并排设有能降所述缺口填满的所述空洞松散回填层和所述碎石回填层。所述空洞松散回填层的材料为松散土,所述碎石回填层的材料为碎石。当用地质雷达对所述地层测定模拟装置进行测定后,可分析得出各地层对ARMA谱密度的影响,提高了地质雷达观测地质时的准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693808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59468.6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水层探测中地震数据的通信装置,包括: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系统和本安型电源电路;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系统接收地震波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地震波信号,对地震波数据进行数据缓存和格式转换,将地震波数据打包成数据块发送给以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将从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接收的数据发送给地震波数据采集装置;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按照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将地震波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发送出去,将从工业以太网接收的数据发送给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系统;本安型电源电路为所述工业以太网接口电路、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系统和地震波数据采集装置供电。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用以太网实时传输地震数据,提高矿井含水层探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860941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195986.9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08B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根系监测管清理装置,用于解决植物根系监测管在进入灰尘后,难以有效快速清理的问题。该清理装置包括:外轴、内轴、固定插销、牵引架、支撑架和清洁刷,所述外轴为空腔结构,套在内轴外,并可以与内轴相对滑动,所述固定插销用于固定外轴和内轴;所述支撑架连接在内轴远端的顶部,所述牵引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外轴的远端和支撑架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连接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清洁刷由软质材料制成,固定在支撑架的外端形成圆形的清洁刷。只需将清扫装置放入植物根系监测管底部,使清理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向上提拉以完成清理工作,在非工作状态下该清理装置可以收起,这样便于携带,适合野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202914135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617909.8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其中,该地下水库群包括两个以上的地下水库,且地下水库之间分别通过引水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地下水库群通过在多个地下水库之间建立引水管道,对地下水库内的矿井水进行转移和调控,集中抽采,有效利用地下水。同时对于不同煤层的地下水库,在开采时转移地下矿井水,避免了开采时对矿井水的外排,减少了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