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7733.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气藏井下节流条件下气井动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未下井下节流器的气井动储量进行评价;2)对评价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3)对评价结果可靠性高的气井,统计在不同井口套压条件下的累计产气量;4)根据不同井口套压下累计产气量与气井动储量关系式,得到对应套压下动储量采出程度系数;5)得到井口套压与动储量采出程度系数的关系式;6)得到气井动储量与累计产气量、套压关系式;7)根据气井实际生产动态曲线,确定其目前套压及累计产气量,利用G动=Gp/(b·p套a)求取气井动储量。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气井动储量评价方法,可针对低渗岩性气藏地层压力,准确、快速评价气井动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045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200334.4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研究中心
Inventor: 罗跃 , 常彦荣 , 杨欢 , 邵东波 , 张建国 , 潘增耀 , 苏高申 , 鄢长灏 , 姚斌 , 王守虎 , 刘一仓 , 陆小兵 , 王勇 , 陈阵 , 张随望 , 王晓娥 , 隋蕾 , 何汝贤 , 王薇 , 王俊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渗透油田多段塞复合降压增注剂,属超低渗透油田化学降压增注技术领域。它是采用将活性缓速酸、络合清垢剂、缩膨剂和阻垢剂集合于一体,分段塞分阶段注入的方式,有效解除超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地层的堵塞,使欠注井在达到配注的同时降低其注水压力,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解决了传统及单一的降压增注技术在超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中,或穿透距离短,导致酸化效果不佳及措施有效期短;或到达不了远井地带,降低了活性剂的作用效果;或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产生新的沉淀,导致渗透率下降,造成有效期短,甚至无效或者注水压力反而上升的问题。本发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措施有效率达91.3%,平均单井降压达1.5Mpa。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48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26393.9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气藏地层压力的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气田获取地层压力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测量气井的气层深度,其次测量所述气井的井口压力,然后根据所述井口压力计算井筒压力梯度,最后根据所述气层深度、所述井口压力和所述井筒压力梯度计算所述气井的地层压力,本发明通过大量的气井生产资料计算单井压力数据,从而获得丰富的地层压力资料,弥补实际获取地层压力数据量少、过程实现烦琐的缺点,满足全气田地层压力评价数据量的需要。也解决了气田开发中关井测压与气井生产之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04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0334.4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研究中心
Inventor: 罗跃 , 常彦荣 , 杨欢 , 邵东波 , 张建国 , 潘增耀 , 苏高申 , 鄢长灏 , 姚斌 , 王守虎 , 刘一仓 , 陆小兵 , 王勇 , 陈阵 , 张随望 , 王晓娥 , 隋蕾 , 何汝贤 , 王薇 , 王俊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渗透油田多段塞复合降压增注剂,属超低渗透油田化学降压增注技术领域。它是采用将活性缓速酸、络合清垢剂、缩膨剂和阻垢剂集合于一体,分段塞分阶段注入的方式,有效解除超低渗透油田注水井地层的堵塞,使欠注井在达到配注的同时降低其注水压力,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解决了传统及单一的降压增注技术在超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中,或穿透距离短,导致酸化效果不佳及措施有效期短;或到达不了远井地带,降低了活性剂的作用效果;或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产生新的沉淀,导致渗透率下降,造成有效期短,甚至无效或者注水压力反而上升的问题。本发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措施有效率达91.3%,平均单井降压达1.5Mpa。
-
公开(公告)号:CN101590415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14136.X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国然 , 张志华 , 李伟 , 刘文勇 , 张明慧 , 张文成 , 张连义 , 张建国 , 杜骁勇 , 田然 , 陶克毅 , 于春梅 , 马建英 , 郭金涛 , 韩志波 , 刘莉 , 从丽茹 , 唐成 , 张庆田 , 李立新 , 王铁庆 , 李洪涛 , 党妍姝
IPC: B01J27/051 , B01J27/049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Co或Ni和Mo或W催化剂的制备方法,①将载有1~5wt‰Ag或Pd的Al2O3或TiO2或ZrO2-Al2O3或TiO2-Al2O3,加入Co或Ni的镀液中,在室温~90℃下反应0.5h~2h,抽滤,洗涤;②把①中滤饼置入Mo或w的镀液中,室温~60℃下搅拌,反应0.5h~8h,抽滤,洗涤;③所制滤饼在真空干燥箱中120℃下真空干燥2h~4h,然后在惰性或硫化气氛中300℃~450℃焙烧0.5h~6h,Co或Ni的含量为1~8wt%,Mo或W的含量为8~30wt%,余量为载体;加氢脱硫催化性能,高比活性,比传统催化剂高出多倍,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09179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440973.3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井动态产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气井原始无阻流量qAOFi、原始地层压力pi及当前地层压力pm;获取气体粘度μg和偏差系数z;根据获取的上述参数预测当前地层压力下的气井产能。本发明从气井产量理论公式入手,在一定假设前提下,结合相关经验公式,建立了气井生产过程中产能预测的动态方法。解决了常规产能评价方法,因地层压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应用证明该方法适用、简便且不需重复试井,可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49378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1196.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高煤阶煤层气井排水采气的方法,应用于煤层气井采气技术领域。包括排水阶段、憋压阶段、控压阶段、稳产高产阶段和衰减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压力控制要求。排水阶段煤层气井动液面下降速度控制在5~7m/d。憋压阶段稳定井底流压,日降动液面0~3m/d,井底流压波动控制在0~0.03MPa以内。控压阶段增大放气量到200~300m3之间。稳产阶段井下动液面的高度维持在煤层顶板以上15~30m之间。衰减阶段井口套压和井底流压的压力值为0.101~0.11MPa,衰减阶段的套管闸门全部打开或采用下入抽汲泵进行间歇抽汲采气。效果是:通过控制井底压力实现地层压力稳定下降并与解吸压力匹配,有效扩大了解吸范围,实现了面积降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6300C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0133328.3
申请日:2000-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L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油添加剂组合物,属于以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做添加剂为特征的润滑组合物,是一种通用的柴油机油添加剂组合物。该添加剂组合物中含有:硫化烷基酚钙12.5~39.4%(重量),磺酸钙10.7~29.5%(重量),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5.3~49.5%(重量),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0~17.3%(重量),高粘度指数石蜡基基础油5.8~15.6%(重量),采用本发明的添加剂组合物,只需调整组合物加入到石蜡基基础油中的比例,即可生产出各种不同粘度级别和质量级别的柴油机油,简化了柴油机油的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742575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441589.2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压式调整平衡块工具,包括有曲柄,还包括有位于所述曲柄上方设置的顶座,所述顶座与所述曲柄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顶座与所述平衡块之间设置有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座抵接,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的另外第一端与平衡块抵接。本申请具有降低调整平衡块时的难度,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429933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448764.8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池闸门开关助力装置,包括连接套,连接套套置于阀池闸门的铜套上,连接套能够带动铜套旋转,以驱动阀池闸门的阀杆向上移动;连接轴,连接套固定装配于连接轴的下端;蜗轮,蜗轮固定装配于连接轴的上端;摇杆,摇杆的端部设置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传动;分力装置,连接轴在连接套与蜗轮之间设置有分力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池闸门开关难以开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