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88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74798.6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生成覆盖计算域的若干叶网格,根据叶网格的初始划分水平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网格;其中初始划分水平为最大划分水平,叶网格为最大网格单元;S2、通过OpenMP建立并行模型,根据生成的叶网格和子网格在建立的并行模型中生成水动力水质模型自适应网格,得到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本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自适应网格生成的时间,进而缩短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构建时间,同时构建好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够细化地形坡度较大区域的网格,同时可以根据水位和污染物浓度梯度自适应调整网格大小,使得本方法可以保证模型的静水和谐性和模型的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44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309035.7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水流深度计算系统,系统包括:数字地形采集处理系统、坡面搭建系统、人工降雨系统以及地理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形采集系统包括相机阵列和同步器;同步器控制相机阵列中的各相机同步拍摄地形图像,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和倾斜摄影测量原理对地形图像进行分析,生成坡面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对各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每个栅格的坡面水流深度数据。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流深度计算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坡面地形数据并构造坡面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能够对坡面薄层水流进行全方位观察、并实时计算全坡面的坡面水流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3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916515.5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5/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埋深土壤膨胀系数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取样模块,用于预先对大深埋土壤进行取样,得到环刀内的大深埋土壤;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刀连同所述环刀内的大深埋土壤保存至玻璃容器;测量模块,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多次测量位于玻璃容器中的所述环刀内的大深埋土壤发生膨胀后的长度,并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大深埋土壤的长度的变化系数,若所述变化系数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最后一次测量的土壤发生膨胀后的长度以及所述环刀的长度计算所述大深埋土壤的膨胀系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借助于容纳环刀的玻璃容器来对环刀内的大深埋土壤的膨胀长度进行准确测量,从而保证大深埋土壤的膨胀系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12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09034.2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面水文试验流量场观测系统,系统包括:坡面搭建系统、人工降雨系统、示踪液投放系统、数字地形采集处理系统、以及地理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形采集系统用于在试验过程中拍摄坡面模型的地形图像,生成坡面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出指定坡面模型位置的坡面流速场以及水流深度;针对每个栅格,依据水流深度以及坡面流速场计算得到单宽流量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坡面水文试验流量场观测方案,通过实时采集坡面地形数据并构造坡面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能够对坡面薄层水流进行全方位观察、并实时计算全坡面的坡面水流深度,相比现有技术中对流量场的试验方法,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33731.3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13 , G06F18/27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水产品合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不依赖观测数据的多源降水产品合并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计算时间误差方差和空间误差方差;利用加权平均将时间误差方差与空间误差方差生成二维误差方差;利用最小二乘框架,基于二维误差方差计算源降水产品的权重;根据源降水产品的权重,利用加权平均生成合并降水产品;利用CTC分析,计算最佳有/无雨的时间序列合并结果;根据最佳有/无雨的时间序列合并结果校正合并降水产品数据,生成最终的合并降水产品。考虑了时间和空间误差,减小了合并后的降水量估算误差。解决了现有方法不适用于站点稀疏或无站点的地区以及传统TC分析忽略了降水的非平稳空间误差对合并结果的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7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033119.X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梯级水电站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个水电站终端和边缘服务器;水电站终端用于采集水电站的工况监测数据,并将工况监测数据发送到边缘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用于接收工况监测数据,根据工况监测数据,确定水电站的安全预警结果,当安全预警结果表征水电站存在安全风险时,生成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并将安全防护策略发送至水电站终端;水电站终端按照安全防护策略,将计算任务迁移至对应的目标边缘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案提供的系统,通过利用边缘服务器进行水电站的安全防护,边缘服务器与水电站终端之间的通信距离较短,减小了数据传输的延时,从而保证了对梯级水电站安全防护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4118.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塬面调控水网系统的方法,属于水沙调控领域,包括:甄选保存完整的黄土塬,收集黄土塬周边信息,计算得到黄土塬面PMP可能最大降雨,同时构建SWMM水动力模型,进而构建沿等高线分布的横向拦截汇水的水系网络和纵向连通生态化输水的水系网络,得到不同极端降雨条件下黄土塬面多模式排水过程线和各出口径流过程曲线图,根据不同排水口位置和排水能力,优化制定黄土塬面对应的排水方案,调控黄土塬面的水网系统。本发明利用黄土塬周边信息,模拟不同极端降雨条件下黄土塬面雨水设计雨强,建立多出口的水系网络,能够科学调控黄土塬面水流、提高黄土塬面的水资源利用能力和极端降雨应对能力,增强黄土塬面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15889.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087 , G06F16/22 , G06Q5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水足迹量化分析方法和系统,涉及水资源领域,该方法为获取产品基础数据;基于产品基础数据,构建产品链关系网络;基于产品基础数据和产品链关系网络,通过计算,确定生产技术参数;利用生产技术参数,通过计算,分别得到第一基地尺度产品水足迹矩阵和第二基地尺度产品水足迹矩阵;基于第一基地尺度产品水足迹矩阵、第二基地尺度产品水足迹矩阵和生产技术参数,确定项目尺度水足迹量化分析结果,解决了水足迹量化分析结果难以准确迅速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8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93936.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网多通道并联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多渠道并联输水子系统,用于采用多渠道并联输水方式进行输水;供水发电并联联动模拟子系统,用于利用水动力学模型结合水位误差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渠道水位进行模拟,得到控制多渠道并联输水子系统达到预设水位所需的闸门开度信息;供水发电并联联动控制子系统,用于利用自适应傅里叶级数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计算控制规律值,根据控制规律值对渠道闸门进行控制,并向供水发电并联联动模拟子系统反馈多渠道并联输水子系统的输水状态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闸门的自动控制、反馈、再调节的过程,大幅度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闸门的控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98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713348.5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苇资源量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据确定芦苇的分布范围;S2:获取芦苇研究区的高精度地形数据;S3:获取研究区内芦苇发育期的水位数据,利用水位数据减去高精度地形数据,得到研究区内芦苇发育期的水深数据;S4:建立芦苇质量与水深的关系模型;S5:将芦苇发育期的水深数据代入芦苇质量与水深的关系模型中,分析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芦苇质量;S6:确定芦苇的收割区域和保留区域面积,汇总收割区域内的芦苇参量及芦苇各器官性状和参量,确定芦苇生物量的收割系数。本发明能快速、高效地评估芦苇生长情况、生长面积和产量等,为芦苇生产管理提供支撑,工作人员根据评估的情况,为芦苇的收割和养殖制定精准的决策。(56)对比文件罗敏.2015 年中国海岸带盐沼遥感监测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19,(第07期),全文.王丹等.苏州太湖湿地芦苇生物量与水深的动态特征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第32卷(第07期),49-54.Yang Miao等.landscape patternevolution processes of wetlands and theirdriving factors in the Xiong'an new areaof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health.2021,第18卷(第09期),全文.Caberscik等.water level fluctuationsand air temperatures affect common reedhabitus and productivity in anintermittent wetlandecosystem.water.2020,第12卷(第10期),全文.杨晓杰;佟守正;李旭业;杨建宇;刘通.扎龙湿地芦苇群落生长特征对水深梯度变化的响应.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12),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