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628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53732.9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25/02
Abstract: 一种绳索取心钻具内管总成弹卡定位机构,包括回收管、弹卡架、弹卡限位块、弹卡钳、弹卡座和支撑板;所述回收管与捞矛头组件装配,在回收管中套装弹卡架;在所述弹卡架中布置弹卡限位块、弹卡钳、弹卡座和支撑板,其中弹卡限位块、弹卡钳和支撑板均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弹卡限位块左右两部分铰接在一起,弹卡限位块铰接轴安装在回收管侧壁上,它们还分别与弹卡钳左右两部分铰接装配;所述弹卡钳左右两部分铰接在一起,弹卡钳铰接轴与弹卡座装配;所述弹卡座下端面与支撑板接触;所述支撑板左右两部分铰接在一起,支撑板铰接轴与弹卡架装配。本发明可解除弹卡钳与弹卡挡头顶死结构,使弹卡能够向内回收、达到了顺利完成内管总成打捞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3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293688.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43/01 , E21B7/12 , E21B7/04 , E21B29/06 , E21B33/138 , E21B7/18 , E21B19/084 , C09K8/58 , C04B28/04 , C04B28/06 , C04B38/10
Abstract: 一种海域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垂直井钻进;b、安装连续油管的钻进装置;c、垂直井开窗;d、在钻井船8上配置可以形成蜂窝状结构的发泡水泥;e、水平井钻进:连续油管通过转向器在转弯半径≤0.3m范围内完成轴向到径向的转变,发泡水泥通过钻进装置注入连续油管中并通过连续油管喷射设备喷向地层当中,形成蜂窝状结构;f、天然气水合物开采;g、多组水平井钻取。本发明采用多孔射流钻头向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喷射发泡水泥,以发泡水泥代替钻井液,发泡水泥形成蜂窝状结构,为水合物开采提供通道,并发挥支撑地层的作用,且其渗透率达到了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渗透率5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6545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3918.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旋挖桩孔垂直度随钻测量方法,所述方法由上位机和随钻测量装置构成测量系统,所述随钻测量装置设有随钻计算单元和与随钻计算单元连接的随钻存储单元、电子罗盘、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在旋挖钻头由桩孔的孔口到孔底的移动过程中,随钻计算单元按照设定频率采集电子罗盘、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输出的信息并将信息存入随钻存储单元,然后把所有测点的信息上传给上位机,由上位机根据这些信息获取桩孔孔身三维轨迹。本发明利用随钻测量装置采集和存储桩孔各测段姿态数据,由上位机计算出桩孔轨迹,进而得到桩孔垂直度,既能给出桩孔各测段的倾斜角度,也能监测偏斜距离与偏斜方向,因此能够很好地指导后续的修孔工作,保证大直径深孔灌注桩的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387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48115.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心管扶正机构可自动收放的水平井取心钻具,岩心管扶正器转动连接在岩心管外侧壁上,压差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支撑于钻具外总成内的支撑部、与支撑部活动连接且能够轴向移动的活动部和弹性复位装置,支撑部下端与岩心管上端固定连接,活动部通过弹性复位装置悬挂于支撑部上,在钻井液压力推动作用下,活动部能够下行驱动岩心管扶正器旋转打开支撑于钻具外总成内壁上,且各岩心管扶正器能够绕岩心管的轴线相对转动于钻具外总成内腔中;钻井液压力去除后,活动部能够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上行并驱动岩心管扶正器旋转收紧于岩心管外侧壁上。提高水平井取心钻进效率、岩心采取率和岩心原状性,保证钻具在造斜段拐点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70053.2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干热岩地层的取热装置及取热方法,涉及干热岩资源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开采井、开采井口装置、双壁钻杆、保温管、气液混合室、压缩气体供应部件、冷水供应部件和分离处理组件,开采井口装置设置于开采井的顶端,双壁钻杆包括钻杆内管和钻杆外管,保温管与钻杆内管连接,钻杆外管下端与气液混合室连接,钻杆内管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与气液混合室位置相对应,压缩气体供应部件与钻杆外管连接,冷水供应部件与开采井口装置连接,分离处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钻杆内管和冷水供应部件连接,分离处理组件用于气液分离和热量吸收。该取热装置及取热方法降低了开发成本,避免大型压裂诱发地震风险,提高了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7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59549.3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17/042
Abstract: 一种高抗扭耐高压密封钻杆接头,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二者由螺纹段连接,接头设有主台肩密封面、副台肩密封面和圆柱密封面。本发明对传统接头结构进行改进,其主要特点如下:1、主台肩三角齿啮合面设计,提高了接头抗涨扣的能力和在弯曲情况下的耐密封能力;2、副台肩凹凸环形面设计可增加副台肩抗弯能力,减小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3、过盈配合的圆柱密封面,可保证连接的紧凑性,在接头受到弯矩工况下,增加了抵抗弯曲的能力,减小了对螺纹的影响;4针对接头螺纹段应力分布特点及钛合金弹性模量低的特点,采用三段式螺纹不等螺距的设计,有效改善螺纹受力分布,均衡螺纹应力平衡,提高螺纹的抗扭能力,延长了螺纹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25744.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25/00 , E21B19/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绳接头穿绳辅助装置,涉及钻探器具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底座、固定装置、限位板和弹性件,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辅助支撑钢丝绳,固定装置设置于底座远离挡板的一侧,用于夹紧钢丝绳,限位板底部滑动设置于底座上并与挡板相对设置,位于挡板和固定装置之间,且能够朝向或远离挡板滑动,限位板顶部抵接钢丝绳接头的第一端,且连接有推动装置,推动装置能够带动限位板运动,进而带动钢丝绳接头运动,弹性件套设钢丝绳的折叠端且弹性件的一端抵于挡板上,另一端抵接钢丝绳接头的第二端,用于支撑钢丝绳的折叠端并提供运动空间。本发明使钢丝绳穿过钢丝绳接头更省力,而且使得钢丝绳与钢丝绳接头的连接更加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0931631.0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钻井用砂样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横移部分、流砂槽、提升部分、支撑部分、清砂部分、接料部分和CPU;所述横移部分、提升部分和流砂槽均设置在支撑部分上;所述清砂部分设置在横移部分上;所述接料部分设置在流砂槽一端的下方;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且其对立设置。本发明提高了砂样收集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302126.X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IPC: E21B25/00 , E21B31/107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岩心卡堵的取心钻具:所述取心钻具包括悬挂部分、双母接头一、双母接头二、球座部分、内管、钻头、钻柱和外管;所述钻柱下端和悬挂部分上端连接;所述双母接头一的上端内壁与悬挂部分的下端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外管的上端外壁与悬挂部分的下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外管的下端连接钻头;所述双母接头二的下端内壁连接球座部分的上端外壁;增设有冲击部分、触发部分和受击部分;冲击部分和触发部分配合对受击部分进行撞击,从而震松内管内的卡堵岩心。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钻井液的液压来对内管内卡堵的岩心进行解堵,实用性强,能够及时解堵,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1910680372.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硬岩提速钻具,包括动力总成和冲击总成,所述动力总成从上到下依次为上连接接头、涡轮组上压盖、涡轮副、涡轮管、涡轮轴、涡轮组下压盖、万向节和连接管;冲击总成包括冲击组件上压盖、冲击管、冲击块、冲击轴、冲击组件下压盖及下连接接头,所述的高温硬岩提速钻具通过涡轮组带动冲击组件进行回转冲击,并将旋转冲击力传递到钻头,提高钻头的碎岩剪切效率,同时消除钻柱的粘滑振动,提高钻进效率。该钻具结构简单,不含电子元器件及橡胶等零部件,对深孔高温高压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