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839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435111.8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蜂巢状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1)配制PVP溶液;(2)向PVP溶液中加入Fe(NO3)3·9H2O,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设定比例的硫粉,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溶液;(3)冷冻干燥处理;(4)将冷冻干燥的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保护下,于500~1000℃煅烧1~5h;(5)将煅烧产物进行酸处理,然后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类蜂巢状硫掺杂碳材料。本发明合成类蜂巢状硫掺杂碳材料的工艺设备简单,降低合成特殊形貌的材料成本,以水作为反应溶剂,可行性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72892.X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VN梭形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锌离子电池材料中的应用,合成方式简单易控,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实心结构的钒前驱体,在氮源中煅烧得到核壳结构的VN梭形纳米棒。独特的核壳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有效浸润,同时能使电解液和活性物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核壳结构的VN梭形纳米棒用做锌离子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3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131210.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级孔洞结构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在溶剂热的基础上,采用PAN为碳源且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再通过保护气氛下添加一定质量的硫粉煅烧硫化得到特定结构的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所述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具有多层级孔洞结构。这种由碳包覆的活性物质颗粒构筑成的多级孔洞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充分接触,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而且能够缓解嵌锂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防止活性物质粉化脱落,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发明操作便易,反应条件可控,易于放大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93540.7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碳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产品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电化学电解的方法得到碳量子点溶液进行干燥,得到碳量子点粉末;接着将碳量子点粉末放入醇类有机溶液中超声分散,分散均匀后,向分散液中加入硼氢化钠搅拌溶解后,得到A液;将可溶性锑盐溶解于醇类有机溶液,搅拌状态下,然后滴加A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在然后将反应液离心烘干后,得到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碳量子点为碳源,可有效缩小锑颗粒尺寸,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活性位点;且碳量子点均匀分散在锑颗粒之间,有利于提高导电性、缓解体积膨胀。本发明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均匀,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可表现出优异的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2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190865.2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4 , D04H1/43 , D04H1/728 , D06C7/0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碳纳米纤维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采用沉淀法合成含锑纳米颗粒,之后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并加入一定量的含锑纳米颗粒混合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经静电纺制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经预氧化,并在氩气气氛中高温煅烧得到锑/碳纳米纤维。该方法简单易控,合成的纳米纤维尺寸均匀,物理强度高,碳材料可有效包覆锑材料,在无粘结剂和导电剂的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910012305.7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0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SbS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水浴法制备的Na3SbS4·9H2O前驱体材料,以水作为溶剂避免了因有机溶剂热蒸发引起的安全危害和对样品纯度的影响,可行性强,反应过程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无需昂贵的高压反应釜,不受反应容器体积的限制,是一种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简单低廉的工艺条件,在氩气气氛中通过热处理,在较低的温度即可得到NaSbS2纳米颗粒材料,结晶性较好,纯度高,结晶性强,分散均匀,形貌均匀。本发明反应的原料易得,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能耗低,且前驱体的制备是在常压下进行,安全性好,可行性强,所以非常经济、实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25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1145800.8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1G31/02 , H01M4/48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空心结构V2O5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合成方式简单易控,首先采用水热法合成实心结构的钒前驱体,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多层空心结构的V2O5纳米球,且每层均具有双壁结构。独特的多层空心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的有效浸润,同时能使电解液和活性物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多层空心V2O5纳米球用做锂离子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32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510961729.X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硒化钴/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该材料以有机金属骨架ZIF‑67为模板制备硒化钴/氮掺杂碳复合材料,该材料为尺寸可控的菱形十二面体形。硒化钴为一硒化钴或二硒化钴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由氮掺杂的碳骨架上。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和优良的导电性,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具有高比电容和良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33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31210.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级孔洞结构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在溶剂热的基础上,采用PAN为碳源且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再通过保护气氛下添加一定质量的硫粉煅烧硫化得到特定结构的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所述碳包覆CoS/Co9S8纳米颗粒具有多层级孔洞结构。这种由碳包覆的活性物质颗粒构筑成的多级孔洞结构,不仅有利于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充分接触,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而且能够缓解嵌锂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防止活性物质粉化脱落,从而大大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发明操作便易,反应条件可控,易于放大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3505.3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硫化钴/氧化钴外壳的空心微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采用低温溶液沉淀法将Co2CO3(OH)2纳米线生长于碳球表面,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多层Co3O4外壳的空心微米球,之后将Co3O4微米球在管式炉中硫化得到完整的多层硫化钴/氧化钴外壳的空心微米球。所得粉体分散性好,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反应可重复性高,制备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