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19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71478.1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氛控制金属界面膜沉积装置及方法,包括熔炼系统、膜收集系统和气氛控制系统,熔炼系统包括熔化金属的感应炉以及控制感应炉加热温度的温度反馈单元,膜收集系统包括位于感应炉上方的基底以及控制基底升降的升降机构,气氛控制系统包括内部填充保护气体的保护气罩,所述膜收集系统及熔炼系统的感应炉均设置在所述保护气罩内。本发明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金属界面膜的有效沉积,并方便改变膜的沉积条件以及取样对膜进行研究,设备简单,且操作过程较少,使用方法简单,使对金属在铸造过程中自然沉积膜成分及性质研究变得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4100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7939.6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1
Abstract: 一种含Mn、Al钢连铸中间包覆盖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之含Mn、Al钢连铸中间包覆盖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CaO 34~43%、Al2O3 12~24%、SiO2 6~14%、MgO 2~5%、Na2O 6~12%、Li2O 3~7%、F‑ 5~12%、BaO 2~8%、MnO 1~3%、Ce2O3 2~4%、C 0.9~2.2%。该中间包覆盖剂具有熔点温度低、粘度低、碱度高等特点。本发明所设计的中间包覆盖剂适用于C质量百分含量在0.14~0.20%,Al质量百分含量在1.5~2.5%,Mn质量百分含量在21.5~25.0%范围内的含Mn、Al钢连铸。将本发明所述的中间包覆盖剂应用于连铸生产过程中,能够高效吸收含Mn、Al钢中的夹杂物,改善中间包内钢水的洁净度,很好地防止钢液二次氧化、防止增碳,改善铸坯质量,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3644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49149.8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1
Abstract: 一种含Al、Ti低碳钢连铸中间包覆盖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中间包覆盖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CaO 32~43%、SiO2 7~14%、Al2O3 25~32%、MgO 6~14%、(Na2O+Li2O) 6~13%、B2O3 3~7%、C 0.5~1.5%、TiO2 1.1~2%。该中间包覆盖剂熔点温度低、粘度低、碱度高。本发明之中间包覆盖剂适用于C质量百分含量≤0.1%、Al含量≤0.5%、Ti含量≤0.5%的含Al、Ti低碳钢连铸,能够高效吸收含Al、Ti低碳钢中的夹杂物,改善中间包内钢水的洁净度,很好地防止钢液二次氧化、防止增碳,改善铸坯质量,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557138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21467078.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金属材料快速凝固行为及凝固热流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气氛保护室腔体内的金属材料熔滴发生单元和冷却模设置,其中金属材料熔滴发生单元具有用于将金属熔化成液态的加热组件以及将液态金属滴落的喷气组件;冷却模位于金属材料熔滴发生单元的下方,与冷却系统连接,用于对接从金属材料熔滴发生单元滴落的液态金属并将其冷却为固态金属;冷却模和金属材料熔滴发生单元均连接有温度数据采集单元,气氛保护室腔体具有摄像单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直观、精度高、稳定性好,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再现工业生产过程中金属材料快速凝固行为和凝固热流的实际情况,无需在生产现场进行测试,耗材少,效率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630091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467080.2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传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传热模具和红外热流发射单元,传热模具用于放置耐火材料样品,并通过设置多组热电偶与温度采集器连接,红外热流发射单元位于传热模具及耐火材料样品的上方,包括产生红外热流的红外热流发生组件和将红外热流向耐火材料样品进行定向照射的热流定向照射组件。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测定稳态或非稳态条件下耐火材料的传热性能,测量数据准确可信,操作简单方便,运行平顺稳定,成本相对低廉,且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项热流数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