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6716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7973.9

    申请日:2010-07-22

    Abstract: 无密封型的离心泵(1)提供不需要轴封机构且没有泄漏的离心泵。其具有:形成有具备液体的流入口(11)及流出口的泵室(12)的外壳(10);配设在泵室(12)的内部且由枢轴轴承(2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叶轮(30);包括内置于叶轮(30)的从动永久磁铁(41)和隔着隔壁驱动该从动永久磁铁(41)旋转的驱动磁铁(42)的磁耦合装置(40)。相对于外壳(10)而沿旋转轴线方向被支承的叶轮(30)由磁耦合装置(40)驱动,对经由流入口(11)而从旋转轴线方向导入的液体赋予压力并从流出口向半径方向送出。磁耦合装置(40)配置在随着从叶轮旋转面朝向旋转轴中心而向流入口(11)侧倾斜的线上。

    步进电机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809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624262.7

    申请日:2010-12-31

    Inventor: 柳铉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08 H02K5/1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步进电机,包括:转子,在所述转子中,导螺杆与磁体联结;定子,所述转子转动地插入所述定子中,并且所述定子使磁场作用于所述转子;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支撑所述导螺杆的一端;外壳,所述定子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开口的导引部突起,并且所述推力轴承插入所述导引部中;板簧,所述板簧被设置在所述导引部的开口部分,以向所述推力轴承施加弹力,并由此防止所述导螺杆和所述推力轴承脱离;以及板簧导引件,所述板簧导引件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导引部的外侧,从而使得所述板簧可以插入所述板簧导引件中。

    电机
    75.
    发明公开
    电机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3750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110003495.X

    申请日:2007-0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沿旋转轴线接收轴的套筒,二者的相对表面形成支撑转子的轴承;沿旋转轴线保持套筒且底部与套筒轴向端相对的套筒保持部;与套筒轴向端相对并磁性吸引的吸引磁体;在上述底部通过凹槽容纳吸引磁体的磁体保持座,其轴向运动受上述轴向端和底部限制,且具有杯状部和从杯状部开口端延伸并与上述轴向端相对的凸缘。为保持板的中间板设在所述凸缘和所述轴向端之间。在轴的轴向端设接收保持板从而形成限制轴的轴向端沿远离吸引磁体的方向轴向运动的结构的厚度减小部,轴在该处的外径小于其余部分。磁体保持座通过保持板保持在套筒与凹槽之间,并限制了磁体保持座的运动,由此被牢固地固定到套筒保持部。

    用于电机轴向间隙调整的弹性件

    公开(公告)号:CN101697432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98049.1

    申请日:2009-10-30

    Inventor: 夏斐 黄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1 F16C17/08 F16C25/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轴向间隙调整的弹性件,垫设于电机传动轴的末端,其一端面抵靠电机内壁,另一端面抵靠套设于电机传动轴上的轴端垫片,所述弹性件与电机内壁抵靠的一端面以及与轴端垫片抵靠的另一端面为平面,且所述弹性件上连接两端面的侧面为圆弧面;本发明可在一定力的范围内补偿因装配产生的间隙,尤其是配合轴端垫片实现电机轴向间隙地调整;本发明的弹性件尺寸小,实现补偿范围大,可实现无间隙装配,且结构简单易于量化生产;另外,利用其合理的截面结构,使本发明的弹性类线性变化,可使轴的窜动因轴向力变化平稳而降低噪音。

    动压轴承装置
    7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949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973.5

    申请日:200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 F16C17/08 F16C17/107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动压轴承装置,将轴承套筒(8)的外周面(8d)比第1动压产生部(B1)更靠内径侧形成。这种情况下,能够一面确保第1推力动压产生部(B1)具有与现有那样在轴承套筒端面设置推力动压产生部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推力负载容量,一面将轴承套筒(8)薄壁化。从而,能够减少封入轴承装置内的润滑剂总量,因此能够将缓冲功能低容量化,谋求密封装置(9)的小型化、进而是谋求轴承装置(1)的小型化。

    电动机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0690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510119240.4

    申请日:2005-10-28

    Inventor: 西村清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1 F16C17/08 F16C25/04 F16C27/08

    Abstract: 在步进电动机中,在轴承座(81)的外周侧面的4个角部附近分别形成有卡合凹部(811、812、813、814),同时在弹簧构件(80)上,形成有围绕轴承座(81)的外周侧面固定于卡合凹部(811、812、813、814)的4个卡合爪部(801、802、803、804),通过4个卡合爪部(801、802、803、804)分别与4个卡合凹部(811、812、813、814)卡合,将弹簧构件(80)固定在轴承座(81)上。由此,即使与电动机轴线方向正交方向的尺寸小型化,也不会降低贯通孔的尺寸精度及弹簧构件的强度,可将弹簧构件固定在轴承座上。

    电动机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7040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8346.6

    申请日:200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1 F16C17/08 F16C2380/27 H02K5/1732 H02K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轴承的圆筒度来提高电动机的转轴与轴承的同轴度、可大幅度减少电动机驱动中的转矩损失、噪音和振动等的电动机。电动机(10)包括:具有转轴(23)的转子(24)、配置在转子(24)外周的定子(20)、具有将转轴(23)的轴端可旋转地支撑的支撑凹部(33b)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二轴承(31)、以及具有供第二轴承(31)插入的轴承孔(32a)的轴承保持架(32),第二轴承(31)被保持在轴承孔(32a)内,并以包围支撑凹部(33b)的形态形成有槽(33c)。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