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59005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2609.5
申请日:2003-05-31
Applicant: 安东尼·扈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5/00 , B28C5/1868 , B28C5/4268 , B29C65/56 , B29C66/1122 , B29C66/543 , B29C66/63 , B29C66/71 , B29C66/721 , B29C66/7212 , B29C66/72141 , B29C66/72143 , B29C70/32 , B29C70/88 , B29L2031/7154 , B29K2075/00 , B29K2309/08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载式旋转混凝土搅拌鼓的制造方法,该搅拌鼓的类型为在一端具有一个用于由此接收和/或卸出混凝土的开口,并且在另一端具有用于与驱动组件啮合的装置,从而转动旋转鼓以搅拌或卸出混凝土;鼓是从至少使用塑料材料的至少一个模制成的并且还包括整体安装的叶片,叶片从鼓的内表面凸出,以形成一阿基米德螺线,螺线布置成当鼓沿着第一方向旋转时就搅拌混凝土,而当鼓沿着第二方向旋转时就将混凝土从鼓中卸出;其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准备一第一大体上螺旋的内模型件,该内模型件包括一在第一和第二螺旋边缘之间延伸的表面;b)在一支架上安装第一螺旋内模型件;c)将内螺旋模型组件围在由至少一个外模型件形成的外模内;d)将第二配合内螺旋模型件装配到第一内模型件上以形成一第一内模型组件;e)向由所述内模型组件和外模组件界定的空腔中注入聚氨酯弹性体以形成一内壁元件,该壁元件包括搅拌机内部同一个螺旋叶片的一半;f)允许所述聚氨酯凝固;g)移除所述至少一个外模型件以暴露所述内壁元件;h)将所述内壁元件从所述内模型的一个中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9648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72610.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9C70/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88
Abstract: 一种连续导电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快速原位成型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在成型机构上设置若干具有电势差的金属触点,使动态传送的导电纤维与其发生滑动或滚动接触,导电纤维在多级金属触点间发生电损耗产生热量,根据传感器监测的各级温度,动态调控各级输入电能,将复合材料逐级加热至成型温度,完成快速原位成型。本发明利用材料自身电导损耗作为热源,无需施加外热源,在挤出、铺放、拉挤等纤维复材定向运动的成型过程中,实现复合材料的高速加热最终原位成型,其热响应速度快,纤维均匀发热,能量利用率高,该方法可大幅提高复材原位成型质量,缩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8747.X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02 , B29C70/88 , C08K5/0008 , C08K2201/001 , C08K2201/003 , C08K2201/004 , C08L25/06 , C08L55/02 , C08K3/041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复合物,其包含聚合物树脂和具有特定条件的碳材料,从而控制了介电常数。根据本发明,所述碳复合物以及通过采用该碳复合物来控制介电常数的方法可以通过在所述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与所述碳复合物的介电性质之间建立相关性而以各种方式应用于电路、电子材料等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86346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825768.6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拉贾拉姆·萨勃拉曼尼亚 , 巴斯卡拉·波达卡亚拉 , 撒拉乌安南·帕拉玛斯瓦木 , 史蒂夫·德罗斯特 , 恩里克·里维拉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B29C44/1228 , B29C65/70 , B29C70/88 , B29K2075/00 , B29K2077/00 , B29K2105/04 , B29K2995/007 , B29L2031/3468 , H01M10/0468 , H01M10/0481 , H01M2220/20 , H01M2/1083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池阵列的示例性支撑组件,尤其包括框架和固定到框架的插入件。插入件配置成在框架内保持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框架由第一材料制成,并且插入件由比第一材料软的第二材料制成。将电池单元固定在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组中的示例性方法尤其包括压缩插入件抵靠于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插入件被固定到由第一材料制成的框架上。插入件由比第一材料软的第二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14522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280071098.9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苹果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26 , A45C2011/003 , B29C70/32 , B29C70/345 , B29C70/545 , B29C70/86 , B29C70/88 , B29K2105/203 , B32B3/30 , B32B5/028 , B32B5/12 , B32B5/26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6 , B32B27/38 , B32B2250/44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6 , B32B2307/516 , B32B2307/558 , B32B2307/718 , B32B2307/734 , B32B2457/00 , B32B2571/00 , G06F2200/16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件单元,其包括前翻盖和后盖。该后盖包括限定腔室的凹入部分和围绕腔室的开口延伸的框架。该腔室被配置为接收消费电子设备,并且框架被配置为将消费电子设备保持在其中。例如,该框架可限定多侧横截面,其中该框架的内边缘被配置为接合消费电子设备的斜面化边缘。前翻盖可包括由面板形成的区段,该区段在两者间具有折叠区域,该折叠区域允许前翻盖折叠。另外,前翻盖的端部区域将该前翻盖以铰接方式联接至后盖,使得该前翻盖可在打开构型和闭合构型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5035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62366.9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E04G23/02 , G01L1/24 , C08L63/00 , C08L61/06 , C08L63/10 , C08L77/10 , C08K7/06 , C08K7/14 , B29C70/70 , B29C70/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 B29C70/70 , B29C70/88 , C08K7/06 , C08K7/14 , C08L61/06 , G01L1/242 , C08L63/00 , C08L63/10 , C08L7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工程结构加固及传感功能的高性能光纤内置式智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光纤光栅外涂覆聚合物,光纤光栅栅区外层涂覆耐高温树脂胶涂层,涂层保护后的光纤光栅外设置树脂胶膜预固定,光纤引出的尾纤部分设置尾纤保护套管,可确保光纤光栅在复合材料内部任意方向、任意层间可靠埋置,并保证光纤光栅光谱不畸变,提升光纤与复合材料的兼容性与力学匹配性,显著提高了光纤光栅内置的成活率与使用寿命,制备的智能复合材料在完成工程结构加固与增强功能的基础上,可用于重点区域拉压及弯曲的测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0904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247654.9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30 , B29C70/70 , B29C70/88 , B32B3/10 , B32B3/263 , B32B3/30 , B32B7/02 , B32B15/08 , B32B15/18 , B32B15/20 , B32B18/00 , B32B27/06 , B32B27/20 , B32B37/144 , B32B38/00 , B32B2038/0076 , B32B2250/03 , B32B2262/101 , B32B2262/106 , B32B2305/076 , B32B2305/08 , B32B2307/54 , B32B2311/00 , B32B2311/24 , B32B2311/30 , B32B2313/04 , B32B2315/02 , B32B2315/085 , B32B2398/20 , B32B2605/00 , F16C35/042 , F16C43/04 , Y10T29/49638 , Y10T29/49645 , Y10T29/49828 , Y10T29/49938 , Y10T156/10 , Y10T428/24612 , Y10T428/24802 , Y10T428/269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使用于车辆的组件(例如,轴承组件)中的热膨胀最小化的方法。所述组件具有至少两个部件,所述至少两个部件具有显著不同的线性热膨胀系数(CLTE)。所述组件具有CLTE的第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第二CLTE的轻质金属部件(例如,外壳)和具有第三CLTE的第三部件(例如,轴承部件)。第二CLTE超过第三CLTE≥25%。第一CLTE小于或等于第三CLTE,使得联接到第一表面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减小第一金属部件的径向热膨胀并且使第一金属部件的第二表面与第二部件的分离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1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64058.5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 Y02P70/523 , B29C70/86 , B29C70/36 , B29C70/88 , B29C70/885 , B29L2031/085 , H05B3/06 , H05B3/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加热膜的风电叶片加热融冰系统及该叶片的制作方法,所述加热融冰系统包括铺覆在风电叶片表面需加热区域的石墨烯加热膜,在所述石墨烯加热膜边缘区域沿叶片展向或弦向铺覆有石墨烯加热膜电极,并在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电极表面对应覆盖有石墨烯加热膜,所述石墨烯加热膜电极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在风电叶片表面铺覆石墨烯加热膜,采用石墨烯加热膜与石墨烯加热膜电极的连接结构设计,确保了石墨烯加热膜的加热稳定性及可靠性,同时采用石墨烯加热膜单侧电极的设计方式,有效减小了对叶片外部形状的影响,不仅能有效解决风电叶片表面覆冰问题,实现风电机组在寒冷气候环境下的安全高效运行,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工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030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2010.X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9C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4/106 , B29C47/0002 , B29C47/0004 , B29C47/0009 , B29C47/0045 , B29C47/0076 , B29C47/0088 , B29C47/065 , B29C47/0866 , B29C47/1045 ,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30 , B29C64/336 , B29C64/393 , B29C70/88 , B29C71/0081 , B29K2055/02 , B29K2067/046 , B29K2101/12 , B29K2995/0008 , B29L2009/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 B33Y7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的实现涉及形成包括含磁性材料的聚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层的物体。物体可通过形成包括第一聚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层来产生。该一个或多个第一层可没有磁性材料。此外,物体可通过形成包括第二聚合材料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层来产生,该第二聚合材料具有磁性材料。例如,一个或多个第二层可包括嵌入有磁性颗粒的聚合材料。一个或多个第一层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层可通过将第一聚合材料和第二聚合材料根据图案挤压在基板上来形成。磁化设备可被用来将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第二层中的磁性材料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1383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80068328.5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塞特工业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02 , B29C70/025 , B29C70/88 , B29C70/882 , B64D45/02 , C08J5/005 , C08J5/10 , C08J5/24 , C08J2363/00 , C08J2379/08 , C08J2477/00 , C08J2479/08 , C08J2481/06 , Y10T156/10 , Y10T428/254 , B32B5/02 , B32B27/12 , B32B27/18 , B32B33/00 , B32B2260/021 , B32B2260/046 , B32B2307/202 , B32B2307/50 , B32B2307/558
Abstract: 可用于需要高机械性能和高电导率二者的应用的可固化复合材料。所述可固化复合材料包括两层或更多层已灌注或浸渍有可固化基质树脂的增强纤维和含有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和不溶性聚合增韧颗粒的层间区域。与聚合增韧颗粒相比,碳纳米材料的尺寸显著较小。在复合材料固化后,聚合增韧颗粒基本上不溶于基质树脂,并且在固化后在层间区域保持为离散颗粒。还公开了用于制造可固化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固化的复合材料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