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81317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0943003.7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nventor: 史婉秋 , 陈晨 , 党君君 , 范晓璐 , 王洋 , 周纪妹 , 苏梦丹 , 李喜朦 , 付贝贝 , 郭丽梅 , 李卓倩 , 李爱真 , 王璐璐 , 魏雪 , 任建庄 , 韩新巍
IPC: A61M5/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注射器上的插拔式负压限位装置,包括:卡盘、限位销座;卡盘上开设有与注射器外壁相吻合的U型槽,U型槽内开设有用于容置注射器上翼片的卡槽,U型槽上位于卡槽一侧设置有两个用于导向注射器上推杆的导向卡瓣,U型槽上位于两个导向卡瓣的外侧处开设有限位销孔,限位销座包括相连接的限位座和限位销,限位销活动插设在限位销孔内可穿入推杆的限位孔内。其上的卡盘配合限位销座使得卡盘固定注射器,限位销座对注射器的推杆进行穿入限位从而可以起到相对于注射器限位推杆的效果。且本装置采用卡盘与限位销座两个配件组成,操作简单,稳定性高,成本低廉,且可以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611447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20169720.9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Y型胆道支架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植入装置,包括:内窥镜管、外套管、外套管内部的各类导管与导丝。使用时两个Y型支架支路的编织丝分别套于导丝套上,使得束紧软套在向内对半翻折后可以对Y型支架支路进行裹紧束紧。在Y型支架主路释放时双腔导管推动双腔导管将Y型支架主路顶出外套管。在内窥镜管下端的主腔道口内部套设入外套管以及外套管内部的各类导管与导丝,并将各类导管与导丝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牵引管夹紧连接,通过内窥镜管上的各类端头在各类导管滑套的导向作用下控制牵引管对内窥镜管下端的各类导管进行推拉牵引,并配合侧向伸出孔将Y型支架输送至肝脏的左右肝管内,简单方便实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34349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046935.2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J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负压抽取助推器,包括:壳体、驱动件、转轮、滑套、弹簧、第一卡盘、第二卡盘、注射器、活塞、丝杆、挡圈;驱动件、滑套设置在壳体上,滑套上设置有键槽,转轮通过滑键安装在键槽内套设在滑套上,第一卡盘、第二卡盘连接在滑套的两端,弹簧套设在第一卡盘、转轮一侧之间的滑套上,挡圈套设在转轮另一侧的滑套上,活塞、丝杆连接后设置在注射器内,注射器上开设有输出口,丝杆穿出注射器外通过与内螺纹啮合安装在滑套内。使用驱动件依次驱动转轮、滑套、丝杆转动带动活塞运动,使用动力驱动更加匀速可靠;通过拉动第二卡盘腾出空间便于固定片、卡槽的分离与卡合,方便拆装注射器,同时通过弹簧的弹力进行复位,使用更加方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05955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0249350.5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水肝静脉转流可控单向阀门防血栓支架装置,包括转流通道建立穿刺取出套装、主体通道支架和可取出防返流单向瓣膜支架。该装置通过穿刺套装经颈静脉穿刺肝静脉至腹腔建立转流通道,主体通道支架置入转流通道,维持通道的通畅性,可取出防返流单向瓣膜支架置入至主体通道支架内建立防返流单向通路,促进腹腔液体转流至肝静脉内,同时肝静脉内血液不至于反流至腹腔内。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通道支架和可取出防返流单向瓣膜支架表面和内面均涂有抗凝、抗菌、亲水膜涂层,防止血栓的形成,同时瓣膜支架上具有可取出环,一旦形成血栓,可取出体外进行更换,主体通道支架呈分节状,可顺应弯曲的转流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208851542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0493894.6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扩张装置,包括:壳体、扩张机构、螺旋盖、扩张薄膜。该装置初始时下端扩张件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扩张件配合扩张薄膜处于最小外径状态,将装置的下端扩张薄膜部分插入需要进行扩张的通道中,然后用手转动螺旋盖,螺旋盖带动其上螺旋齿进行同步转动,因为螺旋齿上啮合有周向分布的齿轮,当螺旋齿转动时,转动杆向下进行同步转动,四杆机构中的滑动套进行移动,此时扩张件带动扩张薄膜同步进行扩张,使得周向分布的扩张件处于最大外径状态,此时通道被扩张件与扩张薄膜撑到最大,从而进行下一步手术,该装置能够定量调节伸缩量,简单方便实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641488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20901045.5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一种半闭合式导丝容纳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在筒体上部的边缘位置与盖体外部边缘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体部手持与盖缘手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筒体为倒置截顶圆锥体的结构,在原有技术方案上在筒体顶部增加了与筒体相扣合固定的盖体,实现了存放装置顶部的半闭合,可以阻挡导丝的滑出;并且在盖体上开有缺口,确保操作者直视下抓取导丝,用于手术操作,保证了导丝的无菌环境,降低手术风险;筒体底面圆的面积与第二缺口圆的面积相等,方便多个导丝容纳装置的堆放;通过第一缺口还可用于术后导丝的切断,切断后的导丝留置在存放装置内部集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8511130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21615304.4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221 ,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仿生水母收缩膨胀功能的通用型血栓碎取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喷洒溶栓药物的喷洒机构、用于导出血栓且与喷洒机构连接的碎栓取栓机构、用于推动喷洒机构导入人体管腔内的导向机构和用于带动导向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导向机构使喷洒机构进入人体管腔内,再通过喷洒机构进行溶栓药物的喷洒从而进行溶栓,再通过碎栓取栓机构进行血栓粉碎和取出,操作方便,消除血栓速度快且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45033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721232384.5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行业,尤其是一种可粗微双调节的桡动脉止血器,一种可粗微双调节的桡动脉止血器,包含:壳体、止血垫、万向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固定带,还包括:粗调节组件与微调节组件;所述粗调节组件与所述万向压板相连接,所述万向压板底部设置有止血垫,所述粗调节组件控制使万向压板上下移动,用于调节止血垫与手腕之间的压力,所述微调节组件控制万向压板缓慢移动用于精细调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34141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047528.3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B1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内圈导管、外圈导管、近端标记环、远端标记环、导套、螺旋导丝;其上的弹簧支架类似自膨式支架,释放时贴壁性相对于现有自膨式支架的贴壁性能更好。弹簧支架在释放时在接触血管内壁的结构均为圆润光滑的螺旋导丝,对沿途血管的损伤相比较现有自膨式支架更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弹簧支架在血管内能完全释放,在回收时弹簧支架能够彻底取栓,并且在回收时弹簧支架的螺旋导丝能够螺旋收缩合拢,最大程度上防止斑块脱离。弹簧支架从导套中释放后能够迅速自然展开填充血管内壁,相当于实施了一次支架成形术,能够即时恢复血流,确保不损伤血管内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91277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073417.2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粒子链膜快速装载的饲喂型食管球囊导管,包括导管和粒子球囊、粒子球囊包括气囊、复数个粒子和弹性的粒子套,导管的前端包括复数个饲喂孔,气囊紧套在导管的前部,导管前部的侧壁包括气囊的充气孔;导管的后端包括接头和副接头,副接头通过导管侧壁上的充气通道与充气孔连通;接头通过导管的内孔与饲喂孔连通,粒子套包裹在气囊的外面,粒子固定在粒子套上;粒子套为梭子形薄膜结构,表面的中部包括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两端包括锥面;柱形回转面或弧形回转面上包括复数根粒子装载管,粒子布置在粒子装载管中。其上的粒子直接固定在粒子套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串动,便于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精准的近距离放射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