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梯度类脑组织体外构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4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1332580.4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梯度类脑组织体外构建系统及方法,包括组织支架成形装置,沿组织支架成形装置的四周设置有灌流系统,灌流系统采用对侧等压灌注的方式向组织支架成形装置内灌流培养液,支架成形装置连接有电磁场刺激装置,电磁场刺激装置用于调控支架成形装置内支架成形后种植的细胞。利用纤维性蛋白在电场下形成分层结构凝胶的特点,制造出具有梯度层状结构的支架,来模拟神经元细胞在大脑皮质内部的基质结构环境,系统可以形成具有梯度层状结构的支架来模拟神经元在大脑皮质内部的的基质结构环境,利用灌流系统,不仅可以为组织提供新鲜的营养物质,带走代谢废物,还可以提供具有梯度浓度分布的生化因子刺激条件。电磁场的存在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大脑所处环境。

    一种用于控制单晶叶片缘板杂晶的一体化铸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34129.9

    申请日:2019-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单晶叶片缘板杂晶的一体化铸型设计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建立数值模拟的计算机-实验分析模型,分析定向过程中叶片缘板位置的温度场分布,得到凝固过程中缘板位置的局部过冷区域;在叶身位置增加挡板结构,延缓缘板突出位置对外热辐射,从而避免缘板边缘由于散热较快而产生的局部过冷形核产生杂晶,最后采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型芯/型壳一体化技术进行铸型快速制备,获得具有挡板结构的单晶叶片铸型用于定向凝固浇注。本方面适用于燃气轮机不同尺寸的单晶叶片的制备,能有效避免叶片缘板位置杂晶缺陷产生,提高单晶叶片的铸造合格率。

    一种多自由度刚度可变气动手术操作臂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59770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110251.9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刚度可变气动手术操作臂及制作方法,包括若干节相同的气动驱动器单元连接而成。气动驱动器单元包括圆柱型驱动器,驱动器两端连接有基座,驱动器包括外部的刚度调节层,刚度调节层内部设置有驱动层。驱动层包括具有通孔的圆环柱形硅橡胶层,硅橡胶层上开设有若干腔体,硅橡胶层内表面覆盖有PDMS层,硅橡胶层外表面覆盖有双螺旋尼龙纤维。基座上设置有与腔体相对应的气孔,以及与刚度调节层相对应的抽真空口。所提出的操作臂具有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和刚度可变的特性,并且体积小、质量轻,对人体刚性损伤少,气路更少易于控制。

    一种基于连续纤维表面改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876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1269987.7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续纤维表面改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先将连续纤维表面镀上金属层得到镀层连续纤维,镀层连续纤维被从纤维丝盘中引出,进入助焊剂容器中附着上助焊剂,再进入口模中处理得到均匀附着助焊剂的连续纤维;从金属丝盘中牵引出金属丝,和均匀附着助焊剂的连续纤维一起送入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印机中,助焊剂在3D打印机熔融腔中熔化,消除镀层连续纤维表面金属的氧化层,镀层连续纤维与液态金属基体相浸润,一起从喷嘴中挤出,在润湿力的作用下,液态金属基体均匀的附着在镀层连续纤维上并连续流出,然后通过层层叠加,形成零件;本发明提高了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3D打印的可行性以及打印分辨率,提高了零件的力学性能。

    一种骨折断端应力自适应调节外固定装置及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2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05635.3

    申请日:2019-01-03

    Abstract: 一种骨折断端应力自适应调节外固定装置及调节方法,包括近端框、远端框和应力调节结构;应力调节结构设置在近端框和远端框之间;应力调节结构包括若干根支柱,若干根支柱等间距设置在近端框和远端框之间,形成骨折端面应力自适应调节外固定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套设在断骨面的肢体上,通过在断骨面恢复期间,逐渐减少支柱的个数,将应力逐渐从支柱上向断骨面转移,满足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针对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施加不同应力,对骨头组织产生应力刺激,更有利于断骨面的愈合,该装置和方法,结构简洁、操作简单方便。

    用感应加热微锻造调控增材制造钛合金等轴晶组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7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18378.0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用感应加热微锻造调控增材制造钛合金等轴晶组织的方法,通过在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零件过程中,对钛合金零件进行感应加热并施加超声冲击,减小钛合金变形抗力以提高塑性变形程度和应力,促进再结晶过程向等轴晶转变;由于感应加热集肤效应及钛合金导热性差,形成边缘高中间低的温度分布,使得钛合金零件的表面一定厚度范围内达到锻造温度从而获得等轴晶组织,中间部分则为短棒状柱状晶形貌;本发明减小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零件的各向异性,综合提高其塑性、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加速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微流体混合的梯度材料3D打印喷头

    公开(公告)号:CN109228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816087.8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流体混合的梯度材料3D打印喷头,包括夹在硅胶上膜片和硅胶下膜片之间的毛细钢针;硅胶上膜片具有混合流道凹槽和定位孔,混合流道凹槽和多个材料入口圆孔连通,硅胶下膜片设有方便毛细钢针安装的凹槽和定位点,将硅胶上膜片与硅胶下膜片通过定位孔和定位点对齐、贴紧并键合,形成封闭的混合流道;混合流道依次分为流入段、混合段、扩展段,流入段有多条分支,每个分支和一个材料入口圆孔连接,不同的材料从流入段分别流入,进入混合段混合,然后进入扩展段,最终从毛细钢针出口处流出;本发明可以使不同材料在喷头内部发生混合,通过打印过程中对不同材料注射流量的动态控制,实现梯度材料的3D打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仿生设计的肋软骨假体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9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77500.4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设计的肋软骨假体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肋软骨假体植入物整体呈条形状,包括中间弹性结构和两端固定结构,该肋软骨假体植入物中间的弹性结构为机械波结构、网状结构或螺旋结构等,通过改变中间弹性结构的参数,使得该肋软骨假体植入物的弹性系数可以根据植入部位不同进行相应的改变;该肋软骨假体植入物两端固定结构与对应肋骨、胸骨的结合位置具有安装固定替代件的结构;本发明提出的肋软骨假体植入物拥有接近真实肋软骨的力学性能,可以与胸肋骨假体配合使用,在个性化胸壁骨重建手术中,提高胸肋骨假体置换后的胸壁生理功能恢复,有效地减少术后出现呼吸功能受到抑制的临床问题,对于病人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一种可降解梯度孔隙乳腺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9172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16088.2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梯度孔隙乳腺支架,由三维边界结构和内部填充结构组成,三维边界结构的外形与被植入患者实际肿瘤外形轮廓相匹配;内部填充结构为多层尺寸大小不同的点阵结构所得的梯度孔隙结构,且由外到内孔隙逐渐变小;所述的可降解梯度孔隙乳腺支架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植入人体后不仅能够修复患者乳房形态,而且能够实现植入初期支架力学稳定性与组织再生过程的匹配,其多孔结构利于组织细胞长入,方便手术固定,细胞在体内相应的生长环境下进行增殖和分化,支架逐渐降解,自体组织逐渐生长渗入并完全取代植入物,达到恢复乳房自然的外形与触感的效果。

    一种仿生颈动脉血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188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471197.0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一种仿生颈动脉血管的制备方法,先制备仿生颈动脉血管树脂模型和树脂负型,填充液态硅胶,固化后脱模获得仿生颈动脉血管硅橡胶模型和硅橡胶负型;将硅橡胶模型组装,向其中灌注去离子水,超低温冰冻形成仿生颈动脉血管冰模;向仿生颈动脉血管硅橡胶负型中注入生物材料水溶液,经交联处理,分离半凝胶与模型负型,完成半水凝胶化的仿生颈动脉半圆部分;将仿生颈动脉冰模与半水凝胶化的仿生颈动脉半圆部分进行组装,灌注生物材料水溶液,冰模融化,生物材料溶液交联形成水凝胶,得到水凝胶仿生颈动脉血管;将细胞悬液灌入水凝胶仿生颈动脉血管中,在水凝胶仿生颈动脉结构内表面形成细胞层,形成仿生颈动脉血管;本发明兼具仿形、仿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