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链型含氟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7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6572.9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链型含氟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密封条件下,将α,ω‑二碘代全氟烷烃和两种α,ω‑非共轭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和光照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聚合溶液;然后将所述聚合溶液在沉淀剂作用下进行沉降处理,得到所述的主链型含氟三元共聚物。本发明所述的主链型含氟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解决共聚物的组成问题,实现对共聚物组成含量的精准控制。通过对单体投料比的设置,一锅法制备组成明确的共聚物,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效率高。并且通过控制共聚物链上单体的含量,进一步调控其热性能。

    一种连续合成聚合物分子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0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02526.1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合成聚合物分子刷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光照的连续流动聚合方法,结合两种不同的聚合反应机理,首先以含有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类、不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类为单体,烷基溴为引发剂,采用345‑730nm波长的光对反应物进行照射,通过改变单体比例制备不同羟基数目的无规共聚物;然后利用制备的无规共聚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内酯类为单体,有机碱作为催化剂,进行开环聚合制备聚合物分子刷。聚合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不同主链长度、侧链数量和侧链长度聚合物分子刷的制备具有较好的可控性,且该方法简单高效,可实现其不同规模的生产。

    分子量分布可调控的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456948.3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量分布可调控的嵌段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第一聚合单体,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封端剂,以碘代化合物为引发剂,将第一聚合单体在DMI中发生光照聚合,反应完全后得到丙烯酸酯类单体封端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封端的聚甲基丙烯酸酯为大分子引发剂,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第二聚合单体,以铜为催化剂,以胺类化合物或联吡啶为配体,将第二聚合单体在DMI中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保持嵌段聚合物“活性”的前提下调控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的方法。

    联合近红外光诱导碘调控RDRP及紫外光诱导开环聚合“一锅法”合成接枝共聚物

    公开(公告)号:CN111909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745126.7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近红外光诱导碘调控RDRP及紫外光诱导开环聚合“一锅法”合成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将自由基聚合组分先进行近红外光诱导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完全后再利用开环聚合组分进行紫外光诱导开环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接枝聚合物;以上反应均在同一反应容器中进行;其中,自由基聚合组分包括自由基聚合单体、碘代烷烃引发剂以及含羰基的溶剂;自由基聚合单体包括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开环聚合组分包括环形单体以及光致酸产生剂。本发明将简单组分下近红外光诱导碘调控的RDRP体系与“活性”开环聚合体系结合,顺序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源,利用“一锅法”聚合反应法制备了由碳碳主链及聚酯支链组成的接枝共聚物。

    超窄分子量分布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659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063128.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光控合成超窄分子量分布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烷基溴引发剂、碘化物和溶剂混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光控原位溴‑碘转换聚合反应。本发明在室温下利用近红外光控原位溴‑碘转换RDRP技术制备超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组分简单,合成方法绿色简便,聚合过程符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所制备的聚合物不仅分量大小可控,而且具有超窄的分子量分布

    含氟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5351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082606.X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1)所示的含氟液晶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氟液晶弹性体,其包括式(1)所示的含氟液晶聚合物与式(2)所示的近红外染料的共聚物。本发明的含氟液晶弹性体在近红外光照下,由于材料的光‑热转换效应而发生收缩,可广泛用于致动器领域。本发明的含氟液晶聚合物将含氟链段引入到液晶聚合物交联网络,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大大延长了光控致动器的工作时间。

    一种通过光催化剂制备含氟交替聚合物的聚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946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840585.1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光催化剂制备含氟交替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种双官能团单体A和B、有机光催化剂、促进剂加入到混合有机溶剂体系中,在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使体系呈均相,进行四次除氧操作后密封反应容器;(2)将反应容器的温度设定为25℃,在转速为1500~2000 rpm的条件下,通过光催化进行聚合反应1~200小时;(3)反应结束后,加入四氢呋喃稀释聚合体系,将其倒入甲醇中进行沉淀,抽滤,干燥,即得所需的含氟交替聚合物。本发明将有机光催化剂代替传统的金属光催化剂,设计简单、经济、高效、环保的自由基逐步聚合新方法,为获得各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含氟交替聚合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