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和电机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382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399807.7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和电机。该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前密封件(3)和后密封件(4),前密封件(3)和后密封件(4)密封设置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前密封件(3)位于内圈(1)的第一端,后密封件(4)位于内圈(1)的第二端,前密封件(3)和/或后密封件(4)上设置有连通孔(5),连通孔(5)用于连通轴承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能够有效避免密封件的内唇口挤压内圈的防尘槽导致的电机异音。

    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0924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291663.7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及具有其的电机。其中,电机转子包括:轴体组件,包括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第一轴体包括轴体本体和设置在轴体本体上的凸柱,第二轴体与轴体本体相对设置且围绕形成安装空间,第二轴体具有凹部;环形磁钢,位于安装空间,环形磁钢套设在一部分凸柱上,另一部分凸柱伸入凹部内且与凹部过盈配合;其中,凹部的中心轴线、凸柱的中心轴线及电机转子的旋转轴线均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机转轴的前、后短轴的同轴度较难保证的问题。

    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0908864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364063.5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压缩机,所述转子的周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冲片槽,相邻两个所述冲片槽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及压缩机,使相邻的两个冲片槽相对倾斜,利用两个冲片槽的导条在旋转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分别产生的电磁力进行相互抵消,从而避免转子轴向串动,提高电机可靠性和电机轴承的寿命,而且两个斜槽的导条产生的横向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进而相互抵消,减少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
    7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43838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20711247.X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该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沿周向交替设置有转子齿(2)和转子槽(3),转子槽(3)内设置有永磁体(4),同一个转子齿(2)的外圆周设置有至少两个磁束整理槽(5),至少两个磁束整理槽(5)关于其所在的转子齿(2)的中心线对称,磁束整理槽(5)为梯形槽。根据本申请的电机转子,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谐波含量,降低电机输出转矩的波动,改善电机运行稳定性。

    自起动混合励磁的永磁辅助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850015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211305.4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起动混合励磁的永磁辅助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开设有多个磁障槽,多个磁障槽中至少一个磁障槽内设置有永磁体,其余的多个磁障槽中至少一个磁障槽内设置有非磁性导体。这种结构的永磁辅助磁阻电机具有失步保护的作用。由于转子铁芯内设置了非磁性导体,使得非磁性导体具有阻尼绕组作用,当电机同步运行时,能够对转子在各种异常状态下出现的瞬态冲击电流进行导流至转子端部进行相互抵消归零,起到避免转子结构发热和磁钢退磁的作用。采用该结构的转子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具有该电机的效率和实用性。

    电机及空气压缩机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09290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288893.8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空气压缩机,电机包括:机壳;前法兰和后端盖,前法兰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机壳的相对两端,以共同围成安装空间;转子和定子,定子套设在转子外,转子和定子均位于安装空间内;其中,机壳上间隔设置有用于供第一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机壳冷却通道和用于供第二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二机壳冷却通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压缩机的电机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