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其气缸总成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8965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675340.3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总成,包括相互配合的缸体和法兰,所述缸体的端部具有排气斜口,所述法兰上具有与所述排气斜口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孔壁包括沿所述法兰的径向自内而外设置的平面壁和弧形壁,且所述排气孔的横截面为由所述平面壁与所述弧形壁构成的“D”形,所述弧形壁与所述法兰的轴线的间距自靠近所述排气斜口一端至远离所述排气斜口一端逐渐增大。该气缸总成能够有效减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和排气阻力,避免其产生气流噪音,同时提高其工作性能和作业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气缸总成的压缩机。

    一种压缩机前盖及压缩机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96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10515.1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前盖及压缩机,其中压缩机前盖包括前盖本体,所述前盖本体上具有:第一排气腔;前盖排气凹槽,其适于与压缩机的静盘上的静盘排气凹槽对接形成第二排气腔;缩口排气通道,其第一端与所述前盖排气凹槽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气腔连通,且所述缩口排气通道的第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缩口排气通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积。本发明的压缩机前盖能够增强冷媒的油气分离效果,降低进入空调系统中的冷媒的含油量,提高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能力,管路压降减小,降低能耗,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164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698708.7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该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位于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分液器,压缩机本体具有内部形成容置空间的壳体,分液器具有筒体以及与筒体连接的吸气管路;其中,压缩机本体与分液器之间通过形成于壳体与筒体上的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进行连接。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压缩机本体的壳体与分液器的筒体上设置凹槽与凸起的连接结构,使壳体与筒体之间形成互相嵌入的结构,缩短了分液器与压缩机壳体质量重心之间的力臂,降低了分液器的振动,进而降低了与分液器连接的吸气管路的振动,减小吸气管路的应力,有效避免了吸气管路断管。

    旋转式压缩机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0185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259581.0

    申请日:2014-06-11

    Inventor: 沈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法兰、气缸和下法兰,以及与气缸的气缸腔相连通的分液器,还包括:单向阀,气缸处于吸气状态时,单向阀使得气缸腔与分液器相连通;气缸处于吸气结束时,单向阀断开气缸腔与分液器相连通的通路。单向阀结构使得旋转式压缩机可以顺利实现吸气,而压缩过程中可以防止气体回流,从而达到有效缓解吸气口处气流脉动的目的。气流脉动降低后,由气流脉动引起的气动噪声也会随之降低,从而达到改善压缩机噪音的目标。因此,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噪音低、能效高。

    压缩机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4650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06722.5

    申请日:2016-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0094 F04B39/027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压缩机,涉及机械设备领域,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曲轴沿轴向向上窜动,提高曲轴旋转的稳定性。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压缩机,包括上法兰和曲轴,所述上法兰具有法兰内孔;所述法兰内孔具有内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的圆锥孔段,所述曲轴具有与所述圆锥孔段相适配的圆锥轴段;所述曲轴穿设于所述上法兰的法兰内孔,且两者滑动配合;其中,所述曲轴的圆锥轴段与所述法兰内孔的圆锥孔段相对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曲轴沿轴向向上窜动,消除了由于曲轴轴向窜动引起的异音,提高了曲轴旋转的稳定性。

    空调器、压缩机及其曲轴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21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69987.2

    申请日:2015-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0 F04C2240/60 F16C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压缩机及其曲轴,曲轴包括沿着该曲轴的轴向排布的固定段和可调段,所述固定段的轴径固定,且所述可调段的最大轴径可调。利用固定段与上法兰配合连接,压缩机的上法兰的轴孔可以设定为固定值而不必再为了配合不同尺寸的曲轴设置不同尺寸的上法兰轴孔。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压缩机,为了与不同尺寸的转子内孔固定连接,可调段的最大外径的值可以调节,将可调段设置于转子内孔中,根据压缩机的型号或转子内孔尺寸调节可调段的最大外径,进而保证可调段的最大外径处与转子内孔的过盈量,如此避免了生产尺寸型号不同的多种曲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曲轴的通用化程度,避免了混料的问题。

    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
    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974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353081.4

    申请日:201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热泵水箱、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热泵水箱内设有与换热工质循环回路连通的换热管路,所述热泵水箱设置有热出水管和冷进水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热泵水箱内换热管路之间旁通连接有对热泵水箱的热出水管水快速加热的第一旁通管;在第一旁通管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处还设有控制热泵水箱内换热管路或第一旁通管中换热工质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热泵水箱的热出水管处设有感测出水温度的第一感温元件,所述热泵水箱内设有感测水温的第二感温元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一感温元件和第二感温元件分别与设置的控制单元连接。

    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741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53081.4

    申请日:201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热式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热泵水箱、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热泵水箱内设有与换热工质循环回路连通的换热管路,所述热泵水箱设置有热出水管和冷进水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热泵水箱内换热管路之间旁通连接有对热泵水箱的热出水管水快速加热的第一旁通管;在第一旁通管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处还设有控制热泵水箱内换热管路或第一旁通管中换热工质通断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热泵水箱的热出水管处设有感测出水温度的第一感温元件,所述热泵水箱内设有感测水温的第二感温元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一感温元件和第二感温元件分别与设置的控制单元连接。

    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425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1910611824.5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压缩机组件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压缩机包括第二壳体(2)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通过直接和/或间接的方式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该两个压缩机产生的径向和切向振动的方向相反(振幅方向相反),从而有效抵消二者各自的振动,有效起到对压缩机本体的减振作用;并且通过设置分液器、使其与筋条固接,还能对分液器起到减振的作用。

    一种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8699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10710416.5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液器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该分液器包括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吸气管,在所述筒体内部且围绕所述吸气管的周向设有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上设有微穿孔结构以允许所述筒体内的流体穿过所述微穿孔结构实现消音。本发明的分液器在声波穿过吸声结构的微穿孔结构时能够使气体在吸声结构中摩擦产生声阻,消耗声能,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提高了压缩机和空调系统的音质水平。同时,在气流穿过吸声结构时,能够增大气态冷媒与分液器内部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媒的油气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压缩机能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