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11538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50559.9

    申请日:2012-04-10

    Inventor: 熊军 段亮 黄高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分液装置包括:第一集液管,两端面封闭,且第一集液管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管壁出口;分液管,设置在第一集液管内,分液管的一端从第一集液管的端面伸出,分液管偏心设置于第一集液管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分液管在集液管中偏心设置,增加了分液管与集液管内壁的距离,为流出分液管的气液两相冷媒提供了更大的流动空间,提高了气液两相冷媒分液的稳定性,使进入集液管中的气液两相冷媒更加均匀地分布到微通道管中,从而提高微通道换热器换热面积的利用率。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11536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50556.5

    申请日:2012-04-10

    Inventor: 熊军 段亮 黄高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分液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引液管,通过第一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通;连接管,通过第二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气液混合室,设置有第三入口、第二入口以及第三出口,第三入口与引液管连通,第二入口与连接管连通;以及分液管,与气液混合室的第三出口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液管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气液混合室,使进入分液管之前的气液两相冷媒均匀混合,改善了分液管内冷媒分布,能够使分液管分液更均匀。

    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11535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50124.4

    申请日:2012-04-10

    Inventor: 熊军 段亮 黄高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装置及包括该分液装置的空调器。分液装置包括:第一集液管,两端面封闭,且第一集液管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管壁出口;以及分液管,设置在第一集液管中,分液管的一端从第一集液管的端面伸出,且分液管的管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条状的出液口,出液口与第一集液管内部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沿轴向方向的条状的出液口,可以使进入分液管的气液两相冷媒沿流动方向边流动边释放,从而更好地对进入分液管中的气液两相冷媒进行分液。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11517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46888.6

    申请日:2012-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空气调节主回路和用于对室外侧换热器(103、203)进行除霜操作的除霜装置,空气调节主回路包括通过制冷管路顺次连接的压缩机(101、201)、四通换向阀(102、202)、室外侧换热器(103、203)、膨胀装置(107、207)和室内侧换热器(110、210),除霜装置为串联在空气调节主回路上的冷媒加热装置(106、2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由于仅在空气调节主回路中串联冷媒加热装置即可以实现在制热的同时对室外侧换热器进行除霜的功能,因而具有除霜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蓄热相变除霜装置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82495U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20555273.4

    申请日:2011-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相变除霜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蓄热相变装置,还包括,除霜管路,由压缩机引出,通过室外换热器,与顺序通过四通阀和室内换热器的供热管路汇合,再通过蓄热相变装置回到压缩机形成循环。以及一种蓄热相变除霜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蓄热相变装置,蓄热相变装置分别可通断地串联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以及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及压缩机之间。本实用新型使用并行的供热管路和除霜管路,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性能,利用压缩机余热,可以使除霜时间大大缩减且继续向室内供热。

    空调器及其蓄热器
    7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75978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39250.4

    申请日:2012-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蓄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蓄热器,包括U形容器,U形容器中设置有多根相连接的U形管,并在U形管以外的U形容器的空间内填充蓄热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及其蓄热器,将容器设置成U形,U形容器的开口能够避开设置在压缩机上的分液器,从而使U形容器的底部能够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提高传热效率。

    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47798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146942.7

    申请日:2012-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其包括底座和盖子,所述底座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温度传感器的、具有开口的容纳槽,所述盖子采用绝热材料制成,所述盖子覆盖在所述容纳槽的所述开口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可将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微通道换热器上,顺利地检测到微通道换热器内冷媒的温度;而且,绝热盖子能够避免电加热器等对温度传感器的干涉。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装置的微通道换热器和一种具有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

    微通道换热器及包括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11527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50558.4

    申请日:2012-04-10

    Inventor: 熊军 段亮 黄高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包括该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器。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两端面封闭,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管壁出口;第二集液管,两端面封闭,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管壁入口;热交换单元,设置于第一集液管和第二集液管之间,并连通第一集液管的管壁出口和第二集液管的管壁入口;分液管,设置在第一集液管中,分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集液管的内部空腔连通的出液口,分液管的一端从第一集液管的端面伸出;以及旋流器,设置于第一集液管内的分液管内。应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液管中加装旋流器,可起到对进入分液管中的气液两相冷媒的导流、流量分配作用,使从分液管进入集液管中的气液两相冷媒分液更加均匀。

    空调器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28655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521944.5

    申请日:2011-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四通阀;旁通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元件和二通阀;制热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吸气感温包,设置在压缩机的吸气端,用于检测压缩机吸气端的温度;以及控制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吸气感温包相连接,第一输出端与二通阀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电子膨胀阀相连接,在吸气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二通阀开启,并控制电子膨胀阀达到最大开度。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同时兼顾除霜效果和设备成本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在保证除霜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