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286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025848.5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掺杂的钡铁氧体吸波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钡铁氧体吸波粉体中所掺杂的金属离子为四价以上金属离子,所述钡铁氧体为单相晶体,钡铁氧体中同时存在Fe3+和Fe2+。本发明吸波材料具有好的吸波性能(在26.5~40GHz频率范围内出现双吸收峰,频宽可以达到~12GHz,在吸收峰值处最大反射损耗可以达到~-45dB),这种钡铁氧体粉体材料可用于吸波涂层,在电磁屏蔽和隐身领域可以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568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46487.9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32B33/00 , B32B15/04 , B32B17/06 , B32B9/04 , A61L27/40 , A61L27/10 , A61L27/02 , A61L27/04 , A61L27/06 , C12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分级纳米点结构的二氧化钛基复合薄膜,是在基底上从下而上依次有二氧化钛纳米点层和光敏半导体纳米点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分级纳米点结构的二氧化钛基复合薄膜,首先在基底上旋涂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退火干燥处理,在基底上获得二氧化钛纳米点层,然后在其上旋涂光敏半导体前驱体溶胶,退火干燥处理,便在基底上获得具有分级纳米点结构的二氧化钛基复合薄膜。本发明的复合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光致亲水性,而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初始附着、增殖和分化。本发明方法简便,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可广泛应用于体外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845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110116077.1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3C3/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氧化锌纳米晶和稀土离子共掺的锌铝硅酸盐玻璃的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在研钵中将氧化锌粉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和稀土氧化物混合均匀,然后采用高温熔融,将熔融液冷却至室温后,在600~700℃进行热处理,获得氧化锌纳米晶和稀土离子共掺的锌铝硅酸盐玻璃。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整个制备过程在空气气氛中进行,无需特殊装置,所需设备简单。本发明首次在锌铝硅酸盐玻璃基体中经热处理生成ZnO纳米晶,纳米晶颗粒尺寸均匀,直径在10nm左右,使玻璃基体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生的ZnO纳米晶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有助于优化光学玻璃的光电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37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07459.9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柔性基底上钛酸铅/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用水热法制得粉末状一维柱状结构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加无水乙醇超声波振荡成悬浮液滴至硅片上,经干燥、退火,得到四方相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将其从硅片上刮下并加入无水乙醇,滴至柔性基底上,在柔性基底上形成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膜;然后以醋酸锌为氧化锌种子溶液,硝酸锌水溶液、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及柠檬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液为氧化锌生长液,在具有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膜的柔性基底上生长氧化锌,得到柔性基底上钛酸铅/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柔性基底上制得的钛酸铅/氧化锌复合纳米结构纯度高,分散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48271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2108.9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β-Ni(OH)2花状微球的方法。步骤包括: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溶液转移到溶剂热装置进行溶剂热反应,经离心,干燥,得到碱式氯化镍粉末,再将碱式氯化镍粉末分散在浓度为0.1M~10M的碱性溶液中,得到β-Ni(OH)2花状微球。本发明方法制得的β-Ni(OH)2花状微球是由β-Ni(OH)2纳米片组成,该纳米片是由β-Ni(OH)2纳米颗粒组成的。本发明制备方法无需模板、工艺简单,成本低,易大规模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13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2166.1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1J21/06 ,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孔径可调的二氧化钛介孔材料的方法。步骤包括:将钛醇盐溶解于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A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醋酸、乙腈和乙酰丙酮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到B液,或者将水、醋酸、乙腈和乙酰丙酮混合,搅拌均匀得到B液;将A液逐滴加入B液,搅拌均匀后,陈化,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将溶胶倒入培养皿在空气中干燥后,再进行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介孔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获得的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具有较大介孔孔径和较宽孔径分布,光催化活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2719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00686.4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水合高岭石为载体制备纳米银-高岭石复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为:每1g水合高岭石与200ml0.01~0.03mol/L的纳米银溶液混合,在室温~60℃下搅拌48~24h,混合物离心,水洗后,得到表面负载了纳米银的纳米银-高岭石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银-高岭石复合物中的纳米银颗粒分布在高岭石表面,颗粒尺寸主要分布在2~25nm之间,其中7~9nm的纳米银颗粒约占40%左右。纳米银-高岭石复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兼具高岭石止血性能和纳米银抗菌性能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快速,成本低,易于实现。
-
-
公开(公告)号:CN10217635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24304.8
申请日:2011-01-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B17/64 , H01B3/12 , H01B19/00 , C04B35/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Ag颗粒-(Pb0.4Sr0.6)TiO3固溶体渗流型复合陶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薄膜以多晶钙钛矿相陶瓷为基质并在该基质中分散有纳米银颗粒,多晶钙钛矿相陶瓷为Pb0.4Sr0.6TiO3,纳米银与Pb0.4Sr0.6TiO3的摩尔比为0.3~0.8:1。其制备时,首先通过成功制备所需的含有Ag-Pb-Sr-Ti源的溶胶先驱体,再运用浸渍提拉法在ITO/玻璃基板上涂覆并在空气气氛下烧结制备薄膜。本发明解决了在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制备小尺度纳米银颗粒并保证其在(Pb0.4Sr0.6)TiO3-Agx薄膜中的分散性的难题,实现了渗流效应,薄膜的介电常数为纯钛酸锶铅薄膜的2~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07318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5392.7
申请日:2013-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稀土离子掺杂锗硅酸盐氟氧化物上转换发光玻璃的方法,将二氧化硅、二氧化锗、氧化铝、氧化硼、氟化钙、氧化镱和氧化铒称量混合均匀,倒入坩埚中,采用高温熔融退火法制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整个制备过程在空气气氛中进行,无需特殊装置,所需设备简单。本发明首次在锗硅酸盐玻璃基体中引入氟化钙,研究Er3+-Yb3+共掺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在保证原有玻璃基体具有好的热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氟化钙的引入,既可以降低玻璃的熔融温度,又可以进一步降低玻璃基体的声子能量,从而获得肉眼可见的强烈的上转换红绿光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