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1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2448.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漂后棉的洗涤方法,先将皂洗剂溶于水中,再加入醇类有机溶剂,搅拌均匀,得到皂洗液;皂洗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O9)、脂肪胺聚氧乙烯醚(EO15)、异辛醇聚氧乙烯醚(EO5)、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物;接着将脱漂后的棉样品放入制备的皂洗液中,在预设温度下皂洗后,再经过热水洗、冷水洗、烘干,得到皂洗后的成品。本发明所用的皂洗剂中各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键合、分子链交联缠绕,皂洗液中大量的乙醇能进一步与该网状结构相互键合,在各种物质的相互协同作用下,将棉制品上的杂质包裹并去除,在清洗棉制品的同时提高棉制品的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87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80063.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废弃纺织品粉体的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先将预设比例的高聚物树脂颗粒和未改性的丝绸粉体溶于二元混合溶剂中,真空脱泡,得到丝绸粉体/高聚物纺丝溶液;接着将丝绸粉体/高聚物纺丝溶液置于湿法纺丝装置中,由预定形状的单孔纺丝孔喷出,纺丝细流进入凝固浴处理预设时间,经牵伸、干燥,得到抗紫外纤维。本发明利用二元溶剂和特定喷丝孔形状的协同作用,在纺丝过程中使高聚物与丝绸粉体排列不断调整,最终得到多重孔隙结构的微孔结构纤维,且所得抗紫外纤维的孔隙率较高、孔隙分布均匀,丰富的多重微孔结构、特定的表面形貌以及丝绸分体的协同作用能够反射和吸收紫外线,起到抗紫外效果,同时提高吸湿服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05898.9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多孔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先将预设比例的富碳材料加入极性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向其中加入聚氨酯树脂混匀,得到纺丝溶液;将纺丝溶液置于纺丝装置中,由预定尺寸的单孔纺丝孔以预定速率喷出,纺丝细流先进入常温油浴处理预设时间,再进入高温油浴处理预设时间,经牵伸、高温干燥得到弹性多孔导电纤维。本发明将传统的水凝固浴换成油浴,同时控制油浴的温度,使纺丝细流依次进入常温油浴和高温油浴中,先借助常温油浴的溶度参数与极性溶剂的溶度参数相近的特点使纺丝细流初步成型,再借助高温和富碳材料的快速传热性能,使极性溶剂快速蒸发,再经过牵伸干燥得到高性能的弹性多孔导电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07893.7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网络结构的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亚胺对灯芯草进行改性;再将所得改性灯芯草轴向水平依次浸渍于氮化硼纳米片溶液和聚乙烯亚胺溶液中,循环3~10次,并确保最后一次浸渍氮化硼纳米片溶液;最后将所得三维导热网络轴向水平于在氮化硼纳米片/聚氨酯混合溶液中浸泡后,取出置于含有氮化硼/聚氨酯混合溶液的模具中,再置于凝固浴中,取出干燥,脱模,裁剪,得到三维网络结构的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灯芯草、聚氨酯、聚乙烯亚胺和氮化硼之间的相互相同作用,在灯芯草的内部和表面构建规则且稳定的导热通路;并在灯芯草内部重构多孔网络结构,使所得导热复合材料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06975.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3D11/00 , D03D15/533 , D03D9/00 , D03D1/00 , D03D15/507 , D03D15/283 , D03D15/25 , D01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与磁场互嵌式的电磁感应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弹性聚合物和磁性粒子以一定比例混合,经定型、磁化得到磁性纤维;以普通纱线为经纱和纬纱,上下层分开打纬制备得到第一中空双层织物,再以普通纤维为经纱,导电纤维为纬纱,上下层循环打纬制备得到与第一中空双层织物相连的第二中空双层织物,重复第一中空双层织物和第二中空双层织物的制备操作,得到沿纬纱方向有若干孔洞的导电织物;将磁性纤维由孔洞置入导电织物中,得到导线与磁场互嵌式的电磁感应织物。利用电磁感应织物的拉伸/收缩,使得磁性纤维远离/靠近,导电纤维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实现了电磁感应与柔性传感器件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111357814.7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色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将清洗后的碳纤维基材加入糖类碳源溶液中,高温炭化反应后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炭微球层,漂洗后得到彩色碳纤维。本发明通过高温炭化原理直接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炭微球层,从而得到结构生色的彩色碳纤维,炭微球与碳纤维表面结合力强,生成的碳纤维颜色持久;所用碳源为来源广的生物质糖类,简单易得,无污染,制备成本低;通过碳源浓度、碳源填充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控制碳纤维表面的炭微球粒径及数量,可以实现对碳纤维色彩的调控,所得碳纤维的颜色丰富,工艺流程简单,制备过程对反应设备的要求低,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适合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7474.5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溶剂混合液的净化与回收系统,包括蒸发器和设置于蒸发器正上方并与蒸发器配合使用的冷凝结构,冷凝结构为由两玻璃板形成的“倒V型”结构,蒸发器包括导液层和粘附于导液层上的发热层,导液层与发热层之间通过聚乙烯醇溶液进行粘连,导液层为灯心草浸渍于聚乙烯醇溶液后一字并排制得,发热层为向导液层上负载黑色物质制得。通过利用导液层的毛细管作用对含有固体杂质的有机溶剂混合液进行吸附并输送至发热层,同时,借助于发热层内的黑色物质为混合液中的溶液组分的蒸发提供热量,即可将混合液中的固体杂质和溶液组分分开,实现对有机溶剂混合液中溶液组分的净化与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535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512061.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P1/00 , D06P1/92 , D06P3/60 , D06P5/04 , D06P5/20 , C08F292/00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纺织品的无机颜料染色方法。首先,将棉纺织品置于洗涤液中进行洗涤烘干预处理;然后,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无机颜料纳米粒子的有机溶剂分散液中进行改性反应,得到改性无机颜料纳米粒子;接着,将引发剂过硫酸铵加入到改性剂溶液中,然后加入所述改性无机颜料纳米粒子和预处理后的棉纺织品进行着色处理,得到预染色棉纺织品;最后,将预染色棉纺织品放入高沸点溶剂中进行染色处理,然后洗涤烘干,得到无机颜料染色完成的棉纺织品。本发明提供的染色方法,在高温常压高沸点溶剂浴染条件下,将无机颜料改性的棉纤维进行染色处理,实现无机颜料对棉织物的快速高效上染且色牢度高,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57453.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5/15 , D06M15/03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致发热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先将光致发热纳米材料负载到天然粉体上得到光致发热复合粉体,然后将光致发热复合粉体在增稠剂和粘合剂的作用下,通过浸轧的方式整理到纺织品上,制得具有光致光热功能的纺织品。天然粉体有助于光致发热纳米材料在纺织品表面的粘附和对光的吸收,提高纺织品的吸湿性和舒适性;光致发热纳米材料不仅使纺织品实现高效光热转化,且因为其强度和韧性好,可提高纺织品的强度、耐磨性和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该方法制得的光致发热纺织品具有高效的光热转化效率和良好的使用性能,改善了传统发热纺织品的缺点;且工艺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25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43553.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A41D13/11 , A41D31/14 , A41D31/30 , A41D31/02 , D06M11/42 , D06M11/38 , D06M13/432 , D06M16/00 , D06M13/355 , D06M15/03 , D06M101/32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抗菌抗病毒口罩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阻隔保护层、抗菌抗病毒层、过滤层和亲肤层。其中,抗菌抗病毒层为经纳米氧化亚铜改性的熔喷无纺布,纳米氧化亚铜通过原位反应负载并固着于熔喷无纺布的纤维表层。具体为将熔喷无纺布经预处理后依次浸轧碱性溶液、铜源溶液和还原溶液,控制其带液率,最后置于溶剂反应介质中,在高温环境下原位反应合成纳米氧化亚铜。该抗菌抗病毒口罩通过阻隔保护层和抗菌抗病毒层的双重作用,可在短时间内起到阻隔病菌、抑菌和杀菌的作用,使得口罩具有长效抗菌抗病毒的功能;且耐洗性良好,连续洗涤50次其抗菌效果不变,实用性强,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口罩功能方面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