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3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35086.9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江苏锐成机械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渗流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岩石裂隙内部几何特征的渗透率测定方法,克服现有依赖变异函数理论测定岩石裂隙渗透率存在误差较大的问题,方案是具有过程一、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样本裂隙面上下表面扫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获得裂隙平均隙宽 和求得裂隙接触率ω;二、变异函数计算,绘制隙宽变异函数散点图;三、变异函数拟合,取变异函数散点图第一个极大值点前的数据,借助数值处理软件分别采用球状模型、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进行拟合,取拟合度最高的拟合结果;四、取变异函数拟合参数基台C与变程a获得裂隙隙宽三维分布特征参数CA;五、结合裂隙平均隙宽 、裂隙接触率ω及空隙三维分布特征参数CA计算裂隙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93051.3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裂隙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长期安全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供液瓶、蠕动泵、除气机构、模拟裂隙机构和收集器,供液瓶盛放液体,模拟裂隙机构包括相互扣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缝隙为模拟裂隙,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样品仓,样品仓盛放样品,通过改变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模拟缝隙的高度实现不同开度裂隙的模拟。本发明探究不同液体及不同流速,流过不同开度的模拟裂隙,缓冲/回填材料膨润土所产生的膨胀变化、颗粒物质向外移动规律以及流出液体的浊度、电导的变化及液体的体积值,对于研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长期稳定性有极大的重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29929.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适用于基岩裂隙地区深部地下水形成演化研究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1、在基岩裂隙额地区对研究区进行取芯钻探,采集深部原状地下水;步骤2、将上述步骤1中采集的深部原状地下水与对应深度的岩芯样品进行室内不同温度的水岩作用实验;步骤3、采集上述步骤2中水岩作用反应后的水样,送样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基岩裂隙地区深部地下水形成演化过程,从而完成基岩裂隙地区深部地下水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开展室内深部不同温度水岩作用实验,为基岩裂隙地区深部地下水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2724.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的开挖质量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介质开挖损伤判定多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多维测试装置、数据采集器、保护挡板、若干左侧雷达发收器、右侧雷达发收器、上侧雷达发收器、下侧雷达发收器、底部雷达发收器和测距组件;本发明能判定岩土介质在开挖扰动作用下的不同尺度、全方位损伤情况;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岩土介质的受载特性,能使岩土介质的损伤核定更加符合实际开挖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31824.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试验台架装置。本发明包括顶盖、试验腔体、底部小车、加热系统、压实缓冲材料、传感器、进水管道、渗水板,底部小车上设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上设有试验腔体,试验腔体内设有压实缓冲材料,且试验腔体内壁与压实缓冲材料之间留有间隙;压实缓冲材料内设有传感器,试验腔体上设有将传感器的导线从其内部引出的顶盖;渗水板嵌在顶盖底部内,顶盖开有与渗水板相通的进水管道。本发明装置操作方便,能够模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局部环境条件,保证缓冲材料多场耦合实验台架高效组装和顺利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1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0092916.4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膨润土侵蚀模拟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涉及膨润土侵蚀研究技术领域,包括膨胀渗透仪、饱和试验水槽和侵蚀试验储液装置,膨胀渗透仪包括底座、试样环和活塞,试样环内设置膨润土试样,膨润土试样两端设置透水垫片,两透水垫片上均设置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活塞顶部安装压力传感器;膨胀渗透仪浸泡于试验溶液内进行膨润土试样的饱和试验,且底座连接排气装置,用于饱和试验前排出底座内的空气;透水垫片通过管路与侵蚀试验储液装置内的试验溶液连通,以进行循环侵蚀试验。本发明能够用于模拟出膨润土在不同循环溶液侵蚀条件下,膨胀力、循环溶液浊度、电导率和pH值等的变化过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5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707892.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适用于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状态信息;根据初始状态信息,预测未来状态信息;识别未来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根据初始状态信息和未来状态信息,建立计算模型;识别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未来状态信息以及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获得分析参数的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利用蒙特卡洛的随机抽样方法处理统计分布类型和概率分布函数,获得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安全评价的不确定性量化的结果。利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量化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为放射性废物处置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3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377800.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核素迁移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描述,确定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结合万年以上的安全评价要求,以及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迁移过程的差异性,对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的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核素在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迁移的模拟,为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长期安全评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77800.X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的核素迁移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描述,确定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结合万年以上的安全评价要求,以及核素在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迁移过程的差异性,对核素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的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核素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核素在所述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不同单元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多重屏障系统中迁移的模拟,为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长期安全评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07007.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锐成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竖井掘进机施工的出渣系统及出渣方法,属于地下施工领域,出渣系统包括刮板链出渣系统、真空出渣系统和输送系统;本发明采用刮板链出渣及真空出渣联合式的出渣方式,刮板链出渣系统用于收集刀盘破岩产生的大量渣片,解决了传统真空出渣系统收集大量渣片及大尺寸渣片所需设备昂贵及功耗大的问题;而真空出渣系统则用于收集剩余的岩屑、岩粉,所需功耗低,同时解决了刮板链出渣系统不能出渣彻底、造成重复破岩的问题;两种出渣系统互补配合,实现了竖井掘进机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出渣,尤其适用于深井、大中型直径竖井掘进机施工,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