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60946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03816999.1
申请日:2003-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5 , H04B1/3838 , H04B2001/384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估计生产线上的小型无线电设备的局部SAR的局部SAR测量设备。所述局部SAR测量设备包括:数个电磁探针(1),用于在菲涅耳区中接收来自从移动式电话的机身(11)伸出来的移动式电话天线(12)的传输功率;合成器(2),用于合成接收功率;和信号处理器(3),用于进行从合成的接收功率中估计局部SAR。数个电磁探针(1)用于测量其局部SAR值通过精确测量知道的基准移动式电话和待测移动式电话的接收功率,以便利用SAR值与接收功率成正比关系,来估计待测移动式电话的SAR值。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测量和估计大量移动式电话的SAR值。
-
公开(公告)号:CN1973403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80020470.3
申请日:2005-06-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话装置,能够在较宽的频带确保较高的接收灵敏度而不影响便携式电话装置的整体设计。该便携式电话装置中,作为电视接收天线发挥作用的螺旋天线元件(4)通过在上部外壳(1)的上端,将导电元件沿着外壳机身的外装表面缠绕数次而形成。螺旋天线元件(4)由匹配电路(5)以电视广播频率的约为470MHz至700MHz的范围得到阻抗匹配。匹配电路(5)连接到广播接收电路(6)。广播接收电路(6)作为接收电视广播电波的接收电路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969425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80019151.0
申请日:2005-06-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Q1/52 , H01Q9/20 , H01Q9/27 , H01Q11/08 , H04B1/3833 , H04M1/6058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无线终端,通过研究外壳形状和天线配置,即使放在所穿衣服的口袋里使用时,也总是能获得较高的天线灵敏度。在该便携式无线终端(1)中,其外壳(2)包括呈平面形状的A面以及在中央部位附近的一部分或整体形成突起部(2a)的B面;天线元件(3)与A面平行地设置在B面的突起部(2a)。由于B面呈现突起或弯曲的形状,所以,携带在所穿衣服口袋里使用时,使用者会不自觉地以A面接近人体一侧的状态放置。因此,便携式无线终端(1)会总是在天线元件(3)离人体最远的位置上,且保持和人体之间的距离地被放入所穿衣服的口袋里。由此,天线元件(3)的电磁波受人体的影响会比较小,所以,便携式无线终端(1)能够总是确保良好的天线增益和较高的天线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95101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80013760.5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428 , H01Q1/242 , H01Q5/335 , H04B1/3816 , H04B1/401 , H04M1/021 , H04M1/0233 , H04N5/44 , H04N5/64 , H04N21/41407
Abstract: 一种具有广播接收机的便携式电话,在广播接收时和便携式电话通信时,均与合适的画面显示状态连动地得到合适的天线极化特性,由此实现高灵敏性能。将天线元件(1)配置于显示部外壳(3),以使其螺旋轴方向与液晶显示部(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将显示部外壳(3)通过旋转轴(4)可旋转地连接到上部外壳(5)。将上部外壳(5)通过铰链部(6)可启闭地连结到下部外壳(7)。由此,天线元件(1)的主极化方向与液晶显示部(2)的旋转状态连动地发生变化,在广播接收时和便携式电话通信时的两种情况都能得到合适的天线极化特性,该液晶显示部(2)的旋转状态为其画面成为横长的状态和纵长的状态中的任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300573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03110684.6
申请日:2003-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57 , G01R29/0814 , H04B1/38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线装置的相对吸收率测定装置,在自由空间测定从基准的无线装置或基准天线发射的电波的近旁磁场,用所定的测定方法用仿真人体测定与从基准的无线装置或基准天线发射的电波有关的相对吸收率(SAR),通过将测定的相对吸收率(SAR)除以测定的近旁磁场的平方值预先计算变换系数α。相对吸收率计算控制器20,通过在自由空间测定从测定对象的无线装置发射的电波的近旁磁场,并在该测定的近旁磁场的平方值上乘以计算得到的变换系数α,推定并计算与从测定对象的无线装置发射的电波有关的相对吸收率(SAR)。
-
公开(公告)号:CN1856903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80027540.3
申请日:2004-10-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Q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无线话机,在折叠式便携式无线话机的多种使用状态中也不会引发通信故障,确保较高的天线辐射效率,实现薄型化。在该便携式无线话机中,将板状导体(104)和板状导体(106)以及(107)设置在用铰链单元连接第1框体和第2框体、具有启闭自如的结构的折叠式便携式无线话机的第1框体内,其中,板状导体(106)以及(107)与板状导体(104)被分开设置。为了从便携式无线话机的倾角来判断该便携式无线话机的使用状态,由重力检测器(122)来检测倾角,并由控制单元(123)根据倾角来控制高频开关(112),从而有选择地向板状导体(106)和(107)供电。并且,板状导体(104)在通信中,以与向板状导体(105)或(107)供电的相位相异的相位被经常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254881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01122926.8
申请日:2001-07-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Q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像矩形的一个波长的环形天线单元(103),其靠近无线基板(101)设置,并在两端部分向馈电区域进一步弯折,从而形成电流在折起端为零的电流分布。电流集中在环形天线单元(103)上,从而在无线基板(101)顶部流动的电流分量减小,当人体携带包含环形天线单元的天线的无线装置时产生的影响受到抑制,形成响应于到达波的方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66610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3815709.8
申请日:2003-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高速和高精度地测量从诸如蜂窝电话的小型无线通信装置辐射的近电磁场的分布。该电磁辐射分布测量装置包括:以预定间距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上的多个U形环形器件(1a至1n)、在其下表面具有电磁波吸收器片(6)的支持衬底(5)以及环形器件(1a至1n)要经由固定到支持衬底(5)的同轴电缆(4a至4n)连接到其上的电平检测器(7a至7n)。由环形器件(1a至1n)检测到的近电磁场信号在电平检测器(7a至7n)中转换为DC电压信号(11a至11n)并输出。所述信号由AD转换器(15)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且将通过检测磁场分量而获得的在近电磁场强度的测量数据存储在处理部分(16)中。
-
公开(公告)号:CN1525180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200410006826.5
申请日:2004-0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0857 , G01R29/0878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用比吸收率测定装置,在自由空间对从由多个微小偶极天线(1)构成的作为基准天线的微小偶极阵列天线(1A)放射的电波的第1附近磁场分布进行测定,利用规定的模型,测定从微小偶极阵列天线(1A)放射的电波的SAR分布。接着,测定的SAR分布除以测定的第1附近磁场的二次方而计算出变换系数α的分布。进而,在自由空间对从测定对象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放射的电波的第2附近磁场分布进行测定,通过测定的第2附近磁场分布的二次方乘以计算出的变换系数α的分布而推算计算从测定对象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放射的电波的SAR分布。这种SAR测定装置,可简单且高精度地测定便携无线电通信装置的SAR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509536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3800290.6
申请日:2003-0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0 , G01R29/0892 , H04B7/0848 , H04B17/318
Abstract: 相移部分9将第二带限信号6相移到第一相移信号12和与第一相移信号相位差90度的第二相移信号13。第一信号混合部分10混合第一带限信号5和第一相移信号12。第二信号混合部分11混合第二带限信号6和第二相移信号13。相位差计算部分20从消除了期望基带频率以外的频率的第一混合信号14和第二混合信号15计算相位差值23。极化方式计算部分24从第一接收场密度值21、第二接收场密度值22和相位差值23计算接收极化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