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79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2862.2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具有导体的电线、与上述导体连接的端子及安装于上述端子的壳,上述端子具有夹持上述导体的握持部,上述壳具有将上述握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述导体一侧按压的加压部,带端子的电线具备将上述握持部与上述导体接合的合金层,上述合金层包含Cu‑Sn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80038600.0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端子具备:端子主体(15),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且夹持电线(11);及滑动部件,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移动,上述端子主体(15)具有连接片部,上述连接片部以悬臂状设置,并具备能够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上述滑动部件具有加压部,上述加压部通过上述滑动移动来按压上述连接片部而使该连接片部以上述接触面(21A、21B)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方式变形,上述连接片部以由于上述金属板材的加工而产生的毛刺(50)在上述接触面向上述电线(11)侧突出的形态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750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80038641.X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端子(12),连接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端子(12)具备: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电线(11)的夹持部;及滑动部(16),能够沿着上述电线(11)的延伸方向而相对于上述端子主体(15)滑动,上述滑动部(16)具有对上述夹持部朝向上述电线(11)加压的加压部,上述端子主体(15)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上述夹持部具有朝向上述电线(11)突出且与上述电线(11)接触的保持突起部,上述保持突起部通过将上述金属板材折叠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9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8607.6
申请日:2020-01-20
IPC: H01R13/639 , H01R13/64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基板侧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基板端子(21),保持于基板侧壳体(30);电线侧壳体(50),连接于电线的末端;电线端子(41),保持于电线侧壳体(50);保持部件(70),保持为将基板端子(21)与电线端子(41)电连接的状态,保持部件(70)固定于基板侧壳体(30)和电线侧壳体(50),保持部件(70)的强度形成得比基板侧壳体(30)及电线侧壳体(50)的强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3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079214.8
申请日:2020-02-03
IPC: H01R13/422 , H01R13/533 , H01R13/5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罩,其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具有有底的管状;配对罩,其形成在配对壳体中并且装配至罩的内部;板簧部件,其由金属制成并且容纳在罩的底部中;游隙限制部件;配对罩末端倾斜表面,其形成于配对罩的装配方向上的末端并且向管内侧或者管外侧倾斜;以及游隙限制突起。游隙限制部件设置在底部的相反侧,板簧部件夹置在游隙限制部件与底部之间,并且游隙限制部件被板簧部件在装配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抵着配对罩推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754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80039485.1
申请日:2018-06-04
IPC: H01R4/70 , H01R4/2433 , H01R13/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不会降低嵌合状态下的填充剂彼此的接触面的压力,能够提高防水性能。本发明的连接器(10)具有相互嵌合的一对嵌合对象物、设置于嵌合对象物的内部的填充剂(70)、接触件(50)以及壁部(42),壁部(42)在嵌合后将填充剂(70)与接触件(50)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0102834.1
申请日:2018-02-01
IPC: H01M50/514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电池极柱适当结合的电池端子。电池端子(1)包括:主体部(20);沿着紧固方向Y从主体部(20)的一端侧夹着狭缝(20h)、(20i)延伸配置到主体部(20)的另一端侧,并且在一端侧设置有抵接部(31b),在另一端侧设置有形成有拧合孔(31c)和第1锥面(31e)的锥形形成端部(31d)的贯通部件(31);与拧合孔(31c)拧合的结合部件(32);将随着结合部件(32)绕轴向X的旋转而在结合部件(32)与贯通部件(31)之间产生的轴向X的结合力,转换为在与抵接部(31b)之间沿着紧固方向Y将主体部(20)按压的紧固方向Y的按压力的按压力转换部件(33),按压力转换部件(33)具有能限制向贯通部件(31)侧移动的第1限制部(33f)。
-
公开(公告)号:CN111684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80011580.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雌端子(12),该雌端子(12)具有夹持电线(11)的第一夹持部(14)及第二夹持部(15),并且具有对第一夹持部(14)及第二夹持部(15)朝向电线(11)进行加压的第一按压部(16)及第二按压部(17),其中,第一夹持部(14)及第二夹持部(15)分别具有朝向电线(11)突出的第一凸部(25)及第二凸部(28),电线(11)的芯线(13)具有与第一凸部(25)及第二凸部(28)卡合的凹部(36)。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476423.9
申请日:2018-05-17
IPC: H01R13/18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触点部件的浮起。包括:端子主体(10),其具有设置有插入有阳型连接体(Tm1)的内部空间(31)的阴型连接体(30);以及触点部件(20),其被收纳在阴型连接体(30)的内部空间(31),触点部件(20)具有:第1触点部(21),其在沿着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形成的弧状的外周面(21a)侧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电连接;第2触点部(21),其在与第1触点部连结,并且,利用了内空间(31)的阳型连接体(Tm1)朝向径方向的外侧按动,并且,与阳型连接体(Tm1)电连接;以及抑制浮起部(23),其在阴型连接体(30)的外壁面侧朝向径方向的内侧的移动被卡止,同时抑制第1触点部(21)相对于阴型连接体(30)的内周面(32)浮起。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113148.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端子以及连接器,无需使用规模较大的夹具而将端子与电线连接。阴端子(12)具备:端子主体(15),具备具有与电线(11)的芯线(13)接触的接触面(21A、21B)、并且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能够变形的上侧连接片(18A)和下侧连接片(18B);以及滑动部(16),能够沿着延伸方向移动,其中,滑动部(16)具有在芯线(13)沿着延伸方向配设于上侧连接片(18A)和下侧连接片(18B)的接触面(21A、21B)侧的状态下将上侧连接片(18A)和下侧连接片(18B)按压到芯线(13)的上侧抵接部(25A)和下侧抵接部(25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