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336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7824.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70 , H04B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量子卫星的远程量子计算机网络应用方法及系统,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卫星量子链路和光纤量子链路配合使用实现了不同距离之间量子计算机的连接与通信,在近距离传输时,我们采用光纤量子链路进行,通过枢纽量子计算机连接到每一台普通量子计算机,从而形成量子计算城域网;在此基础上,各量子计算城域网需要进行彼此通信时,则是通过更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卫星量子链路进行,每一台枢纽量子计算机都与量子卫星建立量子链路,从而实现彼此的通信;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具备实用性、创新性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121363.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和区块链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方法,包括:授信端与管理端完成量子密钥及其索引值的分发;参与端通过授信端的身份验证后,获得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参与端向管理端发起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申请,并发送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管理端根据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查找对应的第一量子密钥,利用授信凭证和第一量子密钥初始化可移动存储介质,并交付参与端。本发明将量子密钥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与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涉密单位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非法使用问题,为保密信息的管理和责任划分、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3510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157340.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的电子印章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第一印章客户端与第二印章客户端分配用于通信加密的第一量子密钥;从属于第一印章客户端的第一参与端将待盖章文件加密,生成第一密文,传递给第一印章客户端;第一印章客户端生成第一公钥证书,并传递给印章服务端;印章服务端验证第一公钥证书的有效性,若验证通过,将印章印模发送给第一印章客户端;第一印章客户端将第一密文、第一公钥证书和印章印模加密后作为第二密文传递给第二印章客户端。通过使用量子密钥管理来构建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确保电子印章签发时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实现在量子密钥的保护下完成电子印章的管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329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110010362.9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代理的云量子隐私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数据库与用户代理通过经典信道协商得到第一共享密钥;利用数据库对根据密钥生成量子态序列加密生成第一混合序列传输至云服务提供商;利用云服务提供商对第一混合序列进行量子委托计算生成第二混合序列传输至用户代理;利用用户代理对第二混合序列解密生成第三混合序列传输至查询用户群组;利用查询用户对第三混合序列解密得到查询量子态,根据得到的查询量子态进行量子隐私查询。本发明通过云服务器委托加密计算的方式对整个委托加密过程实现了双重加密,并且利用量子傅里叶变换一次传输多个量子密钥的优势提高了整个量子传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61787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339984.9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尔态的半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及系统,强量子方从四组Bell态随机选择,制备Bell态粒子,收到强量子方发送的序列后,半量子方对每个粒子随机选择测量或反射操作;强量子方通过量子存储器设备暂时存储半量子方反射回来的粒子序列,并且强量子方通过经典信道告知半量子方反射回的粒子接收完成;强量子方对剩余的序列粒子进行测量,得到测量结果。本发明使用本协议可以在较好的效率传输下将秘密信息直接传输给只有弱量子能力的普通用户,完成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基于半量子的理论表明,本协议可以应用在更贴近实际的量子通信网络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7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588111.1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的可认证半量子秘密共享方法及系统,强量子方将n比特的消息m秘密共享给第一半量子方和第二半量子方,当第一半量子方和第二半量子方都知道其余两方的编码结果后,得到秘密消息m;利用绝对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强量子方与第一半量子方共享密钥keyab1和keyab2;强量子方与第二半量子方共享密钥keyac1和keyac2;第二半量子方与第一半量子方共享密钥keybc。本发在共享秘密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对用户身份的双向认证,安全性分析表明本协议能抵御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等不同攻击策略,且用户间共享的密钥能多次使用;而且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粒子使用效率,有助于节约量子资源并高效的完成三方秘密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10952274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68273.6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21/62 , G06F16/2458 ,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对称隐私信息查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参考系无关与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隐私查询方法及系统,量子通信中,参考系无关及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隐私查询方法,在对实际参考系进行校准建模的前提下,利用测量设备无关密钥分发思想提出参考系无关及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隐私查询方法。本发明与已有的量子隐私查询协议相比,本发明的协议,在实际环境中参考系没有校准的情况下,以及测量设备不可信任的条件下仍然是安全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78254.0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ell态的双向通信量子数据库隐私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库随机发送处在四种Bell态的粒子对给查询用户,查询用户对接收到的粒子对随机执行测量或反射操作,数据库选择Z基或Bell基测量,数据库根据测量结果宣布两位二进制比特,查询用户推断获得密钥位,数据库随机选择一半密钥进行窃听检测,数据库和查询用户利用后处理方法根据剩余密钥得到最终密钥。本发明基于Bell态通过数据库和用户的双向通信,提高量子比特使用的效率,简化查询密钥的生成过程,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隐私查询,使内部与外部窃听者无法获得密钥。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49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464680.7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公布了一种两个基于Bell态的半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通过协议的会话,半量子秘密信息接收者只需要对量子信息发送方发送的两列序列,先后用经典测量基{|0〉,|1〉}测量,再通过比对初始Bell态可能塌缩的两种情况,即可获得n位秘密信息或2n位秘密信息。本发明提出了两个基于Bell态的半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能够让半量子用户参与通信;一方面降低了用户成本,一方面由于半量子操作的简单易实现,降低了协议的实现难度;两种协议都只用到了Bell态做量子信息载体,并且无需额外的诱骗光子参与窃听检测;减少了协议的复杂性,推进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0830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2010025033.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用户认证与秘密信息量子通信传递方法,涉及量子通信技术领域,采用该方法,在秘密信息传递过程中,无需第三方的协助,只需一步传输就能实现秘密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安全传递,简化了信息传递过程;在窃听检测过程中,若信息发送者不知道信息接收者的身份标识IDB,就无法通过窃听检测;若信息接收者不知道信息发送者的身份标识IDA,信息接收者就无法还原秘密信息,即通信过程中可以认证双方的身份,秘密信息的传递更安全;无需配置量子存储器和酉操作器,发送端只需能制备单光子和Bell态粒子,接收端只需能测量单光子和Bell态粒子就可以实现此方案,由此降低了部署成本,有利于推动量子通信网络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