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和空调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228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1045926.8

    申请日:2016-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F25B41/003 F25B49/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其中,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及节流装置,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压缩机相连,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室内换热器相连,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与室外换热器相连,还包括:辅助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闪蒸器,与辅助换热器相连,闪蒸器通过第一管路与压缩机相连;第一阀,设于第一管路上。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第一阀根据压缩机排气温度开启或关闭,开启第一阀后,可以提高了喷气增焓的效果,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过冷度,改善空调系统由于低温导致的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

    水流开关及暖通设备
    7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06474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140570.8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流开关及暖通设备,所述水流开关包括:主体结构;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可摆动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摆动组件插设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内部,至少部分所述摆动组件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外侧;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与所述摆动组件和所述主体结构配合,并将所述摆动组件和所述主体结构的结合位置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开关,在主体结构与摆动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将主体结构与摆动组件之间的摆动位置进行密封,可以阻止驱动摆动组件摆动的水流进入主体结构内,从而保证了水流开关的内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免于受到水流影响。

    储液组件、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热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604852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593037.8

    申请日:2021-10-27

    Inventor: 赵浩伟 彭泉贵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组件、换热装置、室外机和热泵设备。储液组件包括:储液部,包括腔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储液组件的高度方向上,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顶部;第一管件,穿设于第一通孔中,至少部分位于腔体内,且在高度方向上与第二通孔相间隔。本申请所限定的储液部可以直接串接在系统内竖直设置的冷媒循环管段上,第一管路以及与第二通孔连接管路即可完成储液部的定位,免去了例如支脚、框架等定位结构,从而降低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复杂度。同时,套设在冷媒循环管路上的储液部可以布置在狭小的空间中,相较于气液分离器或者高压储液罐来说,可以在不增加冷媒系统结构复杂度和结构整占用空间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冷媒管路四周的狭小空间。

    接线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74615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0571769.8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装置及用电设备,其中,接线装置包括:第一座体;导电组件,设于第一座体,导电组件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第二座体,与第一座体相连,第二座体设有穿线孔,穿线孔与导电组件相对设置,穿线孔供导线穿过;电流互感组件,设于第二座体且至少部分电流互感组件环绕穿线孔设置,电流互感组件用于检测导线中的电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装置,可避免导线在穿过电流互感组件时穿线方向反穿或漏穿的问题。

    换热器及暖通系统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69825U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22104523.8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暖通系统,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及第一冷媒管,换热器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接口,第一冷媒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冷媒接口连通,第二端用于与节流组件连通,用于换热器主体与节流组件之间的冷媒传输,其中,第一冷媒管的第一端低于第二端。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冷媒管连接换热器主体的第一端设计成低于连接节流组件的第二端,如此,在第一冷媒管内的冷媒、润滑油由第二端朝向第一端传输时,冷媒、润滑油将大致由上至下传输,冷媒、润滑油会在压缩机提供的压差及冷媒、润滑油的自身重力的双重作用力下传输,使得第一冷媒管内冷媒及润滑油的传输更加顺畅,不易发生油堵问题,实现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