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芯电缆的暂态时域分析方法、装置和暂态时域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81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9507.4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偏芯电缆的暂态时域分析方法、装置和暂态时域分析系统。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新的暂态时域分析方案,并且本方案是对偏芯电缆进行暂态时域分析的,根据偏芯电缆的目标互感、目标互容和磁场向量,来确定偏芯电缆中的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由于现有技术中只能对同轴的电缆进行暂态时域分析,是无法对偏芯的电缆进行暂态时域分析的,本方案中分别计算偏芯电缆中的第一导体的第一电流值,还要计算偏芯电缆中的第二导体的第二电流值,还要计算两个导体之间的电介质的电压值,以此来实现对于偏芯电缆的暂态时域分析,进而提高了对偏芯的电力电缆进行暂态时域分析的效率。

    用于仿真计算的同轴电缆暂态时域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758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36924.1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仿真计算的同轴电缆暂态时域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同轴电缆的材料参数结合FDTD网格构建同轴电缆仿真模型,确定同轴电缆仿真模型的仿真参数;根据仿真参数结合电场计算公式和磁场计算公式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满足预设条件获得当前时间步长的电场向量和磁场向量;根据仿真参数、电场向量和磁场向量结合传输线理论的电压分布计算公式和电流分布计算公式计算,获得同轴电缆在不同导体层的电流和导体层间的电压。该方法通过将FDTD算法与传输线理论混合的同轴电缆仿真模型进行电场、磁场的迭代计算,实现计算的强耦合,在不降低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电抗器磁场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4481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13276.0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抗器磁场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建立与目标电抗器对应的线圈等效模型,实现电抗器模型的简化建模,大大降低电抗模型网格的划分量,使得电抗器和在其周围的各个金属设备能联合开展三维仿真建模。利用电抗器的各个包封模型和等效的圆环柱二维模型来计算和对比电抗器周围的各个金属设备处的磁感应强度,当两个模型在各个金属设备处的磁感应强度值满足误差要求时得到最终的线圈等效模型,从而实现电抗器和周围各个金属设备的联合仿真建模计算,线圈等效模型可以降低对计算资源的要求,满足常用计算机工作站的计算能力需求,切实提高了电抗器的磁热仿真的计算效率,满足了实际计算工作需求。

    电力设备仿真用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61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3392.5

    申请日:2025-04-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仿真用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电力设备仿真数据与仿真数据库中数据模块的关联关系,将电力设备仿真数据与关联的数据模块的模块辨识码关联存储至仿真数据库;响应于访问操作,根据设备标识和访问配置信息得到激活权限信息;若激活权限信息指示仿真数据库可被激活使用展示登录界面;响应于账户登录操作获取账户信息;根据账户信息和账户权限信息确定模块授权范围,获取模块授权范围内各授权数据模块的模块信息,以及与各授权数据模块关联的电力设备仿真数据的数据信息;展示仿真数据库的操作界面。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对仿真数据进行存取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基于电抗器模型的绕组短路性能评估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78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01951.9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抗器模型的绕组短路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短路工况下对电抗器模型的运行进行仿真,得到电抗器模型中线圈绕组上的漏磁分布;基于预设短路工况、电抗器模型和漏磁分布确定线圈绕组的出头导线的漏磁分量,并基于漏磁分量确定出头导线的模拟辐向电动力;基于电抗器模型确定出头导线的理论辐向承受力;根据模拟辐向电动力与理论辐向承受力确定出头导线的辐向承受能力参数,基于辐向承受能力参数得到线圈绕组的辐向受力性能评估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仿真值和理论值的对比计算,有助于提前发现电抗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