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3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3177.0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14 , C07C2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高效节能的非水吸收剂及应用,属于二氧化碳捕集和碳排放削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引入柔性的烷氧基官能团增加吸收剂的分子体积,进而削减吸收反应过程中的粘度上升;同时对吸收剂分子结构中的氨基进行烷基化处理,削减吸收剂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同样起到控制粘度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在分子设计层面的低粘度功能化处理,提高了脂肪二胺非水吸收体系的流动和传质能力,进而实现对二氧化碳的低能耗和高容量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743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1904.X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用于非水条件下捕集二氧化碳的烷氧基功能化醇胺吸收剂及应用,属于二氧化碳捕集和碳排放削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引入柔性烷氧基官能团,以对醇胺分子进行功能化,降低其工作粘度,从而避免水溶剂的添加。该类烷氧基功能化醇胺吸收剂的吸收压力为0.01~3MPa,吸收温度为25~40℃,吸收时间为0.2~0.3h;其脱附温度为67~76℃,脱附焓为60.2~79.2kJ/molCO2,脱附时间为0.3~0.4h。本发明具有吸收剂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步骤简便易行、捕集容量高和脱附能耗低等优点,表现出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1753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42576.X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84 , C08G63/00 , C08G63/826 , C08G63/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构规整性聚酯的合成方法及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是通过联苯或联萘骨架将两个金属中心连接起来的双核金属配合物。该催化剂在亲核性共催化剂作用下,可在较温和条件和较低催化剂浓度下高效率催化环状酸酐与内消旋环氧烷烃聚合反应制备聚酯,催化效率在103~106克聚合物/摩尔催化剂,聚合物分子量在103~105范围内可调,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立构规整度在60~100%之间可调,交替结构超过98%,并可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使用手性配体的催化体系,聚合物的产物选择性和交替结构选择性均高于98%,降解之后得到的二醇的对映体过量值高于70%,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19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291269.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F120/40 , C08F220/40 , C08F220/14 , C08F220/56 , C08F4/54 , C08F4/52
Abstract: 一种主链含有活泼双键的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材料合成领域。解决现有的自由基或阴离子聚合该类单体容易发生凝胶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将单体与Lewis酸预混,使单体活化,然后加入Lewis碱引发聚合,Lewis酸与碱的比例为1~10:1,将反应混合液倒入到甲醇中析出聚合物。所得聚合物具有高的分子量(可达6.4×105g/mol)和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
-
公开(公告)号:CN103524724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481220.6
申请日:2013-10-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基于二氧化碳的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合物链中碳酸酯单元含量为90%–100%;聚合物的全同结构在90.0%–99.9%之间;将聚合物经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后,测量得到二醇的对映体选择性在90.0%–99.9%之间;聚合物分子量在103~106范围内可调,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0,立构规整度为90~100%,该聚合物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后即可得到结晶性聚碳酸酯。本发明提出的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易结晶、透明度高等优点。该聚合物可以进一步用于合成含羟基的光学活性聚碳酸酯和合成两个手性碳中心的多元醇,其对映体过量在90.0%–99.9%之间,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00422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07023.0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二元醇的催化体系,特别是在二氧化碳存在下和低水/环氧烷烃摩尔比的条件下高效转化环氧烷烃为相应二元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其中所述的催化剂是基于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金属配合物为主催化剂的二元或三元复合催化体系。主要解决以往技术方案中水和环氧烷烃的摩尔比高,能耗大和副产物多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在均相催化反应体系中引入二氧化碳来限制一缩二醇、二缩二醇和聚醚等副产物的形成,可在低的水/环氧烷烃摩尔比的条件下高选择性生成二元醇,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可用于各种二元醇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315908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10046091.3
申请日:2005-03-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外消旋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经催化不对称交替共聚反应制备高度有序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方法,是采用手性的双组分催化剂在0~80℃选择性催化外消旋环氧烷烃的一种对映体与二氧化碳共聚合制备高度有序光学活性聚碳酸酯。助、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10∶1,助催化剂是高位阻性有机强碱。催化剂与环氧烷烃摩尔比为1∶500~10000,CO2的初始压力为0.1~4.0MPa,反应0.5~24小时。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所用手性催化剂合成简单,且活性高,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247566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310114079.2
申请日:2003-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D317/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外消旋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经手性双组分催化剂催化环加成反应制备光学活性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双组分催化剂由主催化剂手性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R1)(R2)SalenMX和助催化剂R1R23YX1的盐组成,其中R1、R2为H、C1~C6烷基、烷氧基、Cl、Br或NO2;M是三价金属正离子;X是一价负离子。R1、R2为烃基,Y是氮、磷、砷,X1是一价负离子。助、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5∶1。催化剂与环氧烷烃摩尔比为1∶100~10000,CO2的初始压力为0.1~4.0Mpa,0~60℃,反应1~20小时。该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手性催化剂易合成并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246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2144640.7
申请日:2002-11-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D317/34 , C07D317/36 , C07D317/40
Abstract: 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高活性催化剂涉及环加成反应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环氧烷烃通过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高活性催化剂;主催化剂是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R1)(R2)SalenMX;助催化剂是化学式为R1R23NX1的季铵盐或化学式为R1R23PX1的季鏻盐;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是0.2∶1至5∶1;该双组分催化剂可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反应高效率合成环状碳酸酯,而且没有发现聚碳酸酯和聚醚等副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560111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21316.5
申请日:2004-0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4/34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量完全交替结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个用双组分催化剂在低压或中等压力下选择性催化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备高分子量、高交替结构的聚碳酸酯。双组分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R1)(R2)SalenMX和助催化剂R1R23YX1的盐组成,其中R1、R2为-H、C1~C6烷基、C1~C6烷氧基、-Cl、-Br或-NO2;M是三价金属正离子;X是一价负离子。R1、R2为烃基,Y是第五主族元素,X1是一价负离子。助、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5∶1。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达到105克聚合物/摩尔催化剂,共聚物的分子量超过30000,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交替结构超过99%。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所用催化剂合成简单,成本低、活性高,适于在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