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652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1329.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能瑞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华远鹏 , 王世谦 , 李秋燕 , 王圆圆 , 韩丁 , 白宏坤 , 宋大为 , 卜飞飞 , 杨萌 , 李鹏 , 刘畅 , 王涵 , 贾一博 , 张静 , 尹硕 , 李虎军 , 邓方钊 , 赵文杰 , 刘军会 , 张艺涵 , 杨钦臣 , 邓振立 , 李慧璇 , 郑永乐 , 陈兴 , 周霞
IPC: G01R31/367 , G01R31/3842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6N3/08 , G06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及预测的方法,采集动力电池在正常情况下的电压、电流、温度及行驶的距离,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学习,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电动汽车在不同路况下行驶的路程和电池容量,将数据通过5G信号传给相应的孪生模型,并存储在相应的孪生数据库中,通过深度学习,建立实际的动力电池和数字孪生模型的目标函数和误差平方函数,分析相关数据,实现对实际动力电池的参数估计,得到动力电池的使用状况,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应的发出相应的预测故障等级报警;本发明具有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实现数据分析、实现故障报警及预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9954.5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元调节资源的源网荷储分层分级经济适配方法,包括如下过程:构建区域电网分层分区平衡模型,包括从低到高的供电单元、供电网格和供电区域三个网格层级;将区域电网中供电单元与公共电网的网络边界定义为联络接口,包括网供最大负荷、网购备用容量和发电最大出力需求三个参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馈电线路和母线,所述母线包括分布式电源,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对多元化灵活调节资源进行协调控制,提高自我平衡能力,充分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4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91581.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电厂参与多重市场的交易出清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参与主电能量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虚拟电厂的范围,然后构建虚拟电厂参与主电能量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的目标函数,建立考虑主电能量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相关性、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的出清模型,最后根据出清模型计算得到出清结果。本发明能够合理安排在电能量市场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中的申报容量,引导虚拟电厂更好地提供调峰电量服务,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同时提高虚拟电厂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930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45879.5
申请日:2019-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鹏 , 田春筝 , 王利利 , 谭忠富 , 鞠立伟 , 李锰 , 张艺涵 , 李慧璇 , 郑永乐 , 罗潘 , 李科 , 全少理 , 郭新志 , 马杰 , 林宏宇 , 樊伟 , 杨卓 , 孙义豪 , 丁岩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夜间弃风参与电采暖经济性分析方法,其步骤为:首先,构建电采暖模式,其中,电采暖是指谷电入京采暖,谷电入京采暖包括谷电受电端和谷电供电端;其次,计算谷电受电端的电采暖的最高阈值价格,其中,谷电受电端采用分散式电采暖技术或集中式电采暖技术;然后计算谷电供电端的电采暖的最低阈值价格;最后,对比最高阈值价格和最低阈值价格,对电采暖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本发明计算谷电受电端的最高阈值价格和谷电供电端的最低阈值价格,通过最高阈值价格和最低阈值价格的对比,分析电采暖的经济可行性,能够充分调度市场积极性,以适应大力推行谷电入京,以电代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8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41670.6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陈鹏浩 , 胡扬宇 , 田春筝 , 李慧璇 , 李秋燕 , 李科 , 李鹏 , 全少理 , 郭勇 , 郭新志 , 杨卓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注入法的直流配电网双端测距故障定位方法,直流配电网两端均设有故障测距模块,故障测距模块包括电容、电感和单刀三掷开关;通过调整电容、电感的大小,使故障测距模块与故障线路构成欠阻尼振荡的二阶RLC放电电路,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确定放电电流衰减的振荡频率和衰减系数,通过引入双端信息量改进了传统注入法中的故障测距算法,得出了以线路总长、故障测距模块电感和电容值为参数的故障距离计算公式,消除了直流线路电感和电阻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本发明的故障测距模块可以重复测量,避免偶然情况,又以线路总长代替线路电阻和电感,原理简明,较大提高了测距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431727.9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综合能源优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类型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01:划分乡镇综合能源系统类型,根据系统类型分别进行建模,获得多个乡镇综合能源系统模型;步骤S02:根据所述多个乡镇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和就地双层平衡机制计算运行成本,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步骤S03:根据所述目标函数构建多类型综合能源系统博弈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步骤S04:针对所述多类型综合能源系统博弈优化模型和约束条件寻求最优解,获得多类型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运行的优化方案。实现多类型乡镇综合能源系统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将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及安全高效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4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5841.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3 , H02J3/0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源荷中长期预测的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基于DenseNet‑Autoformer网络的负荷预测模型预测未来负荷用电量;根据基于WGAN‑GP的风光联合场景扩充模型扩充风光联合场景样本;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对生成的风光联合场景样本进行场景缩减得到典型风光联合功率场景。本发明提出的DenseNet‑Autoformer网络对负荷时间序列进行深度分解,得到其周期、趋势分量的高维时序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气象和经济因素的负荷中长期预测模型,建立了渐进式时序分解架构,在预测未来负荷用电量过程中,模型交替进行预测结果优化与序列分解,结合自相关机制,实现了负荷时间序列的序列级链接,降低了模型的时间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6852.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郝元钊 , 李慧璇 , 田春筝 , 杨钦臣 , 李鹏 , 岳显雨 , 王世谦 , 蒋小亮 , 张艺涵 , 祖文静 , 张泓楷 , 郑永乐 , 李乃洵 , 罗凤章 , 穆冉峰 , 王圣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格的源网荷储分层分区平衡模型;包括:S1、将配电系统划分为用电网格、供电单元、供电网格三个层级;S2、确定用电网格的分区边界上网接口参数及相关的潮流约束方程;S3、确定供电单元的分区边界上网接口参数及相关的潮流约束方程;S4、确定供电网格的分区边界上网接口参数及相关的潮流约束方程;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需要输电系统供电的最大负荷水平,区分常规负荷及可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差异,采取有效控制手段,降低系统最大负荷需求,改善系统负荷特性,对提高电网资产设备利用率及资产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配电系统中“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规划和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6858.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郝元钊 , 李慧璇 , 田春筝 , 杨钦臣 , 李鹏 , 岳显雨 , 王世谦 , 蒋小亮 , 张艺涵 , 祖文静 , 张泓楷 , 郑永乐 , 李乃洵 , 罗凤章 , 穆冉峰 , 王圣元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供电能力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模块化供电能力分析模型;包括:S1、建立供电能力基本模型;S2、确定配电网模块化供电能力;所述步骤S1包括:S11、确定变电站站内供电能力;S12、确定网络供电转移能力;S13、确定配电系统最大供电能力;所述步骤S2包括:S21、进行变电站互联规模分析;S22、进行主变联络数分析;本发明通过对电网供电能力的分析,可以评估电网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以便在电网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电网供电能力的优化建议和方案,如增加变电站容量、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以进一步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8095.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F24H9/1836 , F25B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极端事件的电‑气‑热综合能源微电网优化配置系统,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系统模型、设置目标函数、计算、设置约束条件、设置极端安全性约束、建立规划模型和求解模型;所述系统模型包括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热泵、电池储能和热储能设备,用于满足系统内部的电能、热能及气体负荷的需求,确保系统电量和热量的平衡。通过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利用静态鲁棒优化技术处理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并结合极端自然灾害导致的电网或气网故障的不确定性,确保系统在灾害期间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