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纵联差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5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24186.3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属于配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S1、对主干线路配电终端和分支线路配电终端进行定义;S2、当配电终端检测到突变电流时,视为故障发生,获取故障波形;S3、根据故障波形获取故障时刻;S4、获取故障时刻后的故障电流相量,并将故障电流相量传输至相邻的配电终端;S5、配电终端根据自身故障电流相量及相邻配电终端所发送的故障电流相量,判断是否启动保护。本发明利用5G通信技术实现配电网纵联差动保护,可以代替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快速通道,与传统的光纤相比,施工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因此能够在较低成本投入下实现保护快速准确动作。

    尖峰负荷下大工业用户集群有序用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52976.2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尖峰负荷下大工业用户集群有序用电控制方法,涉及大工业用电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工业区内尖峰负荷下的设备用电数据处理不精准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先将尖峰负荷下的设备进行用电数据评估,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该尖峰负荷设备的用电控制方案,在通过用电控制方案对设备进行参数优化,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业区内用电控制的效果,通过构建每个负荷量的识别模型可以快速地获取到关键特征子集中每个关键特征的目标时序数列数据对应的目标用电特征进而可以精准地确定该负荷量的运行特征,提高了工业下尖峰负荷数据获取效率和精度。

    一种可快速恢复的弹性配电网

    公开(公告)号:CN117498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92607.1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恢复的弹性配电网,涉及弹性配电网领域,包括接头主体、元件主体和电动伸缩杆,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元件主体,且元件主体靠近接头主体中间位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接头主体的内部卡合安装有两组电线主体,且接头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层。该可快速恢复的弹性配电网,设置有开合结构,可以使得挤压件进行运动并对副气囊进行挤压,副气囊则会进行收缩并通过导气管向主气囊的内部进行排气,此时主气囊则进行膨胀并推动连接件与电线主体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该电线接头内部结构由于磨损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电线主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实现该弹性配电网的快速恢复效果。

    新能源电场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85129.3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压稳定性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电场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风险评估方法;它包括步骤1、对新能源电场接入电网引起电网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进行分析;步骤2、对含新能源电容量较大的电网进行潮流计算;步骤3、采用仿真方法研究感应式和永磁同步两种新能源发电系统在电网瞬间短路故障时系统电压波动情况;步骤4、分析新能源发电机组所接入电网状况对新能源引起的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影响;步骤5、从电压随机分布的特征出发研究新能源并网引起电网电压的随机波动,定义相应指标,给出电压波动评价方法;本发明的新能源电场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风险评估方法,可有效对新能源电场并网系统电压的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

    一种二次回路自动绝缘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220650767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0465380.0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回路自动绝缘检测仪,包括检测仪主体、连接板、扣板以及弹簧,检测仪主体上铰接有箱盖,检测仪主体的顶部周缘设有卡沿;连接板铰接于箱盖,连接板限定出插接腔,插接腔的外侧设有导向杆;扣板可滑动地插接于插接腔内,扣板的外侧设有套接于导向杆上的导向板,扣板上具有与卡沿扣接的卡条;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且弹簧压缩于导向板和导向杆的端部之间。本申请通过对现有的检测仪进行优化改进,增设了连接板,其能够在带动扣板摆动的同时限制扣板滑动的方向,配合设计的弹簧压缩在导向板和导向杆的端部之间,能够推动扣板向插接腔内部移动,从而使卡条与卡沿保持卡紧状态,保证了箱盖对检测仪主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