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1437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2838.4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LAN室内定位技术的远程医疗看护系统,包括有为进行查房的医生配备的终端设备、医院看护管理服务器、患者个人主页以及在医院过道或走廊中设置多处AP无线接入点、在病房中每个患者的床位处安装用于标识相应床位上患者的Wi-Fi标签,组成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通信,终端设备与医院看护管理服务器通过AP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包括有ARM处理器,ARM处理器连接有用于定位的Wi-Fi标签、摄像头和麦克风;本发明实现的医疗看护方式能够满足患者家属及时地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90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510400.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屏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碳/银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材料,包括: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对木材料活性处理,对活性处理后的木材料碳化处理,制得生物质碳;采用盐酸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和盐酸多巴胺配制多巴胺单体溶液,采用过氧化氢溶液与配制的多巴胺单体溶液对生物质碳进行修饰,制得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采用硝酸银溶液、氨溶液配制银氨溶液,将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浸泡至银氨溶液中,对银氨溶液进行pH值调节后,加入葡萄糖溶液,超声反应,制得生物质碳/银复合电磁屏蔽材料。本发明可以在经聚多巴胺修饰的生物质碳表面及内部孔隙中沉积银纳米颗粒,在双波段均拥有优异的电磁屏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507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073937.5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片状羰基铁/二硫化钼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包括:按配比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钼酸钠、硫脲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搅拌处理,获得前驱溶液;将前驱溶液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水热反应溶液,对水热反应溶液进行离心清洗获得水热反应产物,对获得的水热反应产物真空干燥,获得二硫化钼纳米材料;按配比将二硫化钼纳米材料与片状羰基铁混合后进行研磨,获得混合粉体,对混合粉体进行粘结,获得片状羰基铁/二硫化钼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片状羰基铁/二硫化钼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材料,可以制备具有优异电磁波吸收性能且可以满足不同频段的吸收需求的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6856.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35 , C23C14/58 , C09K9/00 , G02F1/1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场景的岛状氧化镍纳米片阵列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以纯Ni靶为阴极靶材,以惰性气体Ar和反应气体O2为工作气体,在基体表面沉积形成氧化镍纳米片阵列薄膜;(2)将所述氧化镍纳米片阵列薄膜置于快速退火设备中,在空气气氛下,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并保温5~30min,待自然冷却后取出,获得面向多场景的岛状氧化镍纳米片阵列电致变色薄膜。该薄膜具有突出的(111)晶面择优取向生长,同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具有岛状纳米片阵列结构,有利于提升薄膜在多场景下的电致变色性能,获得了较低的着色态透过率和较高的褪色态透过率、良好的光学调制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4534.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浆套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冲击回波法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装置包括辅助件、位移系统和用于冲击回波法检测的检测头,辅助件包括套筒定位预埋组件、导轨固定预埋组件和连接杆组件;位移系统通过导轨固定预埋组件和连接杆组件安装于安装在混凝土预制墙板上,检测头包括安装于位移系统上的激振装置、信号采集装置和图像识别装置,套筒定位预埋组件与图像识别装置相适配使用。本发明在于提供了一整套的电机导轨装置配合全自动的激振和信号采集装置,实现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序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19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650609.8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1G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钴共掺杂钡铁氧体双波段吸波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波粉体材料为Ba1‑xLaxCoxFe12‑xO19,其中x=0.1~0.4。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将稀土元素镧和金属元素钴共同掺杂进入钡铁氧体,分别取代钡铁氧体中的Ba2+和Fe3+,实现了对不同元素位点的同步取代,得到镧钴共掺杂钡铁氧体双波段吸波粉体材料。本发明的镧钴共掺杂钡铁氧体双波段吸波粉体材料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可用于吸波涂层,在分米波段(300MHz~3GHz)、厘米波段(3GHz~30GHz)和毫米波段(30GHz~300GHz)均可以有一定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1056.9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稀土钕和五价离子双位取代M型钡铁氧体双波段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波剂表达式为Ba1‑xNdxFe12‑yAyO19,其中A为五价过渡金属离子Nb或Ta,x=0.05~0.3,y=0.05~0.3。本发明利用稀土元素Nd3+和非磁性离子A(Nb5+,Ta5+)分别取代M型钡铁氧体的部分Ba2+离子和部分Fe3+离子,实现了对M型钡铁氧体的双位取代,所得吸波材料具有强反射损耗、宽有效吸收带宽和薄匹配厚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150188.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三维二氧化钛纳米花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首先以钛网为基底,以异丙氧基钛、乙酰丙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原材料,水热法制备三维二氧化钛纳米花;之后,以硫脲作为氮源和硫源,将其加入稀硝酸溶液中搅拌,再将混合溶液和附着有三维二氧化钛纳米花的钛网一并转移至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最终得到氮硫共掺杂的三维二氧化钛纳米花。本发明所制备的氮硫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花有显著的光电和催化性能,归因于花状形貌突出的电荷分离效率、传质能力,以及氮和硫共掺杂的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5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7638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位下催化产乙烯的磷酸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是以商业铜粉为前驱体,以PBS缓冲溶液为反应介质,经超声处理后,即将商业铜粉转化为Cu3(PO4)2纳米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所制备的磷酸铜纳米片可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应用,有着优异的性能,其产生乙烯所需要的电位比铜粉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7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83470.1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V10/4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4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重聚焦数据增强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包括:1、对光场数据进行重聚焦,得到不同聚焦参数下的光场数据;2、对重聚焦数据进行数据增强;4、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光场重聚焦图像和深度图像作为输入,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光场显著性目标检测模型;5、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待检测的光场重聚焦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行显著性目标检测,并评估模型在待检测的数据上的精度。本发明能实现基于光场重聚焦数据增强的显著性目标检测,从而能有效提高复杂多变环境下场景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