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1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1935.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海上风电的输电系统及输电方法,所述输电系统包括:若干个海上风力转换系统、若干条直流海缆、海上换流站、直流输电海缆和陆上换流站;所述海上风力转换系统的输出端与直流海缆连接,所述直流海缆与海上换流站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海上换流站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电海缆连接,所述直流输电海缆与陆上换流站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陆上换流站的输出端与陆上工频交流电网连接。通过保留部分海上中频输电装备,将中频交流集电海缆换为直流海缆,同时将多台分散式风机逆变器的功能整体替换为海上换流站的中频逆变器,降低了单台风机的尺寸和造价,使海上风电传输相比于现有的海上风电场中频交流汇集直流送出方案造价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3569.3
申请日:2023-12-22
IPC: G01R31/26 , G01R31/26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IGBT模块大气中子失效率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I GBT模块大气中子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I GBT模块的辐照试验的数据,其中;基于辐照试验过程中发生失效的样品数量r和有效样品总注量TSUM,计算I GBT模块的辐照试验失效率λACC;基于I GBT模块的辐照试验失效率λACC、有效样品总注量TSUM、辐照试验过程中发生失效的样品数量r,计算失效率置信区间;获取目标环境下的平均中子通量Φ;基于目标环境下的平均中子通量Φ、I GBT模块的辐照试验失效率λACC,计算I GBT模块在目标环境下的真实失效率;将I GBT模块在目标环境下的真实失效率和失效率置信区间作为I GBT模块的失效率评估结果。本申请能够实现对I GBT模块大气中子失效率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0610.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0 , G01R31/0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直流送出的数字物理混合实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系统包括:直流输电系统,以及与其电气连接的多类型电源系统、电网仿真交互系统、新型并网装置、交流故障发生装置和直流故障模拟装置;多类型电源系统为电源数字物理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多类型电源的电源特性和控制策略;电网仿真交互系统模拟大电网;直流输电的直流输电系统中至少一端为柔性直流换流阀;新型并网装置进行并网试验;交流故障发生装置模拟交流三相、单相和相间故障;设置在直流输电系统正负极之间的直流故障模拟装置模拟直流双极短路故障。本发明可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直流送出系统试验,为控制保护策略和核心装备提供更为全面测试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71507.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区域惯性常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采集区域内同步发电机、风机的有功功率和连接母线频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计算,标幺化,滤波并去均值后获得输入输出信号,通过输入输出信号建立ARX模型,利用离散DREM方法求解ARX模型的待估计参数,通过求解得到的参数建立离散频率响应模型并将其连续化,对连续模型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含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区域惯性常数,可同时应用于传统电力系统和含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新型电力系统惯性常数辨识领域,改善了现有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满足持续激励条件而导致准确率低和无法收敛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多阶电力系统的惯性常数在线辨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8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4827.0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M3C矩阵式交流变换器绝缘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柔性低频输电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M3C矩阵式交流变换器的拓扑参数以及电源频率参数,然后结合预设的M3C绝缘试验项目信息,通过M3C绝缘试验项目信息对应的试验电压计算公式,从而计算出更符合M3C矩阵式交流变换器的试验电压的电压值,根据M3C绝缘试验项目信息和目标电压值,对M3C矩阵式交流变换器施加试验电压,从而让获得更准确的M3C绝缘试验数据,解决了现有的M3C矩阵式交流变换器进行绝缘测试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5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0906.X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可关断器件高温双脉冲试验系统。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温度调节模块、双脉冲测试电路、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被试可关断器件的温度;双脉冲测试电路包括高压直流电源模块、直流电容模块、可调电抗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控制模块连接被试可关断器件以向被试可关断器件下发测试所需的控制脉冲指令;测量模块包括用于测试被试可关断器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示波器。本发明能够满足高压大功率器件双脉冲试验需求,为可关断器件开展功能和性能测试提供测试平台,全面支撑可关断器件在电网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61367.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器的实时仿真方法、装置和仿真系统,该方法包括:将三电平变流器的电路等效为第一等效电路,第一等效电路包括三向开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将第一等效电路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等效为三个第二等效电路;将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等效为一个第三等效电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确定电阻计算公式和电流计算公式,电阻计算公式包括第一电阻的电阻计算公式、第二电阻的电阻计算公式和第三电阻的电阻计算公式;根据电阻计算公式和电流计算公式计算任意仿真时步下三电平变流器的状态参数,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电流器的实时仿真的计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2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65306.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惯量支撑的双向充电模块控制方法和系统,将在并网点通过锁相环计算得到的频率值与设定的频率参考值的作差结果输入高通滤波器,将得到的滤波结果给到第一PI控制器,经第一电流内环控制与调制模块调制输出第一调制信号给AC/DC变换器。同时,在将在并网点通过锁相环计算得到的频率值与设定的频率参考值的作差结果减去滤波结果,得到功率控制值,将功率控制值给到第二PI控制器,经第二电流内环控制与调制模块调制输出第二调制信号给DC/DC变换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为了实现惯量支撑功能,将双向充放电模块的控制策略从跟网型控制策略改造为构网型控制策略,存在改造难度大和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12553.9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LC谐振电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响应电路增益调节请求,获取LLC谐振电路的当前运行状态,基于电路增益调节请求和当前运行状态,确定对应的动作指令,根据动作指令切换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和第三开关的通断状态,使得LLX谐振电路可根据不同的增益需求,切换到不同的电路模态,避免了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时,会使得三相LLC谐振电路的开关频率变化较大,导致谐振电流波形差,提高了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25470.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孤岛系统的故障清除方法和装置,新能源孤岛系统包括新能源电场、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柔性直流换流站、直流线路和交流耗能装置。在发生直流线路故障后,通过对送端和受端柔性直流换流站采取暂时性闭锁的控制策略迅速清除直流故障,并根据不同系统运行方式采取无缝解锁策略,同时配合交流耗能投切,该方法在不造成新能源基地切机脱网和换流站停运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换流站缩短熄弧时间,解决了超远距离柔直输电系统系统直流故障清除时间过长问题,提高新能源孤岛电网送出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最大程度减少送受端换流站全半桥混合柔直阀所需全桥模块数量,降低柔直送出系统总体成本和体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