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2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10698.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部时空特征融合的覆冰预测方法,它包括:步骤1、采集传感器覆冰拉力以及气象数据构建数据集;步骤2、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3、图网络构建;步骤4、模型训练,直到训练条件终止,生成训练好的模型,用于预测未来覆冰拉力值;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电网的覆冰情况预测由于覆冰形成过程复杂,环境影响因素多样,覆冰状况具有时空差异性,相关的理论分析不充分,尚未建立鲁棒性强、适应性好的覆冰预测模型;覆冰预测精度差等问题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6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571481.7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表面温度分布的复合绝缘子缺陷分类诊断方法,包括:对绝缘子进行测温;判断重复单元的轴向温升是否超过1K,若是,可能芯棒蚀损;若否,判断高压端部的最高周向温升与最低周向温升之差是否超过3K;若否,可能护套受潮;若是,观察高压端部的周向温升超过5K的区域是否超过45°;若是,可能芯棒蚀损;若否,可能护套破损;对于可能护套破损,观察照片中破损位置是否与最高温升的位置对应,若是,护套破损;若否,可能芯棒蚀损;对于其他,判断高湿度环境下的高压端部的最高周向温升是否低于低湿度环境下相同位置的周向温升;若是,芯棒蚀损;若否,可能护套受潮。本发明能准确诊断复合绝缘子存在的缺陷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54553.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性能评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芯棒受潮增重与孔隙率的关系;然后获取待测芯棒介电损耗角正切与损耗功率的孔隙分布;最终根据待测芯棒的孔隙率及孔隙分布对所述待测芯棒的性能进行评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品质的芯棒进行区分,为复合绝缘子芯棒的差异化评估提供了依据,且所挑选的复合绝缘子具有较高的电气性能与耐老化性能。此外,本发明能够在不借用精密设备的前提下对样品的吸水性与介电性能进行评估,基于孔隙与吸水性以及介电性能的相互关系对芯棒内存在的气隙结构进行判断,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1202612.0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氧树脂电绝缘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学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素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过程将微米纤维素加入20%的HCl中,常温搅拌24h,对得到的溶液进行清洗,离心,直至pH到7,再对得到的粉末冻干24h后得到纳米纤维素,将纳米纤维素与环氧树脂进行共混即可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学性能优异的纳米纤维素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纳米纤维素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良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6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71481.7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表面温度分布的复合绝缘子缺陷分类诊断方法,包括:对绝缘子进行测温;判断重复单元的轴向温升是否超过1K,若是,可能芯棒蚀损;若否,判断高压端部的最高周向温升与最低周向温升之差是否超过3K;若否,可能护套受潮;若是,观察高压端部的周向温升超过5K的区域是否超过45°;若是,可能芯棒蚀损;若否,可能护套破损;对于可能护套破损,观察照片中破损位置是否与最高温升的位置对应,若是,护套破损;若否,可能芯棒蚀损;对于其他,判断高湿度环境下的高压端部的最高周向温升是否低于低湿度环境下相同位置的周向温升;若是,芯棒蚀损;若否,可能护套受潮。本发明能准确诊断复合绝缘子存在的缺陷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6253.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怀飞 , 吕乾勇 , 胡上茂 , 毛先胤 , 廖民传 , 黄欢 , 屈路 , 吴瑀 , 赵林杰 , 姜继彬 , 刘刚 , 王冕 , 贾磊 , 高勇 , 陈喜鹏 , 朱启雪 , 胡泰山 , 盛兴隆 , 姚成 , 周宗国 , 刘浩 , 熊林麟 , 梅琪 , 张晓俊 , 孟森 , 吴耀 , 胡健 , 胡荣俊 , 田松 , 吴寿长 , 王玉贺 , 邹雕 , 蔡汉生 , 张义钊 , 吴泳聪 , 张啟黎 , 牛唯 , 任孝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区域雷暴传播路径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高海波区域处于雷暴天气时,根据雷暴区域在雷暴天气时段内雷暴天气产生时刻与雷暴出现时刻的间隔时长、雷暴数量的增长跨度以及雷暴峰值数量的最大持续时长进行区域雷暴特性分析,判断雷暴区域内当前雷暴天气的影响程度高低;根据雷暴天气时段内雷暴产生区域内同一路径的雷暴出现频率以及雷暴产生区域的位置移动偏差值进行传播路径分析,确定雷暴天气时段内当前雷暴路径传播影响程度高低,进而对雷暴区域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雷暴天气影响程度和雷暴路径传播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至于雷暴路径预警效率降低,且不能准确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3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6305.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廖民传 , 吕乾勇 , 刘刚 , 毛先胤 , 陈怀飞 , 黄欢 , 屈路 , 吴瑀 , 赵林杰 , 姜继彬 , 贾磊 , 朱启雪 , 陈喜鹏 , 周宗国 , 姚成 , 熊林麟 , 胡泰山 , 张晓俊 , 刘浩 , 郭举富 , 梅琪 , 陈乐 , 胡健 , 吴耀 , 田松 , 胡荣俊 , 王玉贺 , 吴寿长 , 吴泳聪 , 邹雕 , 孟森 , 张义钊 , 姚露露 , 张啟黎 , 牛唯 , 任孝东
IPC: G01R19/00 , G01R19/165 , G01R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工程线路通道雷电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对输电工程线路通道进行雷电监测分析,通过时段划分与路段划分的方式对子通道在各个检测时段内的雷电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通过雷电系数对子通道在检测时段内的雷电威胁程度以及雷电威胁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根据时间线与输电路线对雷电特征进行分析,提高了雷电监测结果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10403.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吕乾勇 , 廖民传 , 黄欢 , 屈路 , 胡荣俊 , 陈怀飞 , 吴寿长 , 赵林杰 , 毛先胤 , 刘刚 , 邹雕 , 贾磊 , 张义钊 , 陈喜鹏 , 刘卓娅 , 胡上茂 , 吴瑀 , 胡泰山 , 吴泳聪 , 梅琪 , 刘浩 , 姚成 , 孟森 , 胡健 , 田松 , 王玉贺 , 蔡汉生 , 姚露露
IPC: G06F18/243 , G06F18/1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发生雷害区的识别方法和系统,涉及雷害区域识别技术领域,获取待识别地区的历史雷害特征数据,并对历史雷害特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特征因子数据,采用特征因子数据,构建多个雷害特征集,雷害特征集包括分类训练集和分类测试集,基于决策树构建算法,构建各个分类训练集对应的决策树模型,将分类测试集分别输入至各决策树模型进行区域识别,确定待识别地区对应的易发生雷害区。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各种关联性分析方法,挖掘了不同地区海拔地形或气象条件对雷暴活动特征参数的影响,但关联挖掘方法容易忽略项间的顺序关系,缺乏对雷暴活动不同时序的特征参数规律差异性的分析,降低了雷害风险评估的准确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8318.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瑀 , 郑晓虎 , 李义 , 郑书毅 , 朱登杰 , 李昊 , 刘庆 , 黄欢 , 吴建蓉 , 杨旗 , 钟尧 , 姜继彬 , 熊林麟 , 聂祥论 , 黄杰 , 李芳雪 , 饶雪梅
IPC: G06Q10/04 , G06F17/18 , G06F18/214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覆冰厚度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电力设施的历史覆冰数据和历史气候特征数据,基于历史气候特征数据的数据采集时间,从历史气候特征数据中筛选出目标历史气候特征数据,基于目标历史气候特征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初始覆冰厚度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历史气候特征数据和历史覆冰数据,拟合初始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确定初始覆冰厚度预测模型中多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得到覆冰厚度预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少覆冰厚度预测过程中的数据需求和计算机资源需求量,提高覆冰厚度的预测效率,尤其适用于山区或其他计算资源匮乏的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2562.X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瑀 , 郑晓虎 , 李义 , 郑书毅 , 朱登杰 , 李昊 , 刘庆 , 黄欢 , 吴建蓉 , 杨旗 , 钟尧 , 姜继彬 , 熊林麟 , 聂祥论 , 黄杰 , 李芳雪 , 饶雪梅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覆冰信息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和覆冰厚度并输入聚类模型,根据第一气象权重和气象数据得到气象相似程度,以及根据第一地形权重和地形数据得到地形相似程度,利用气象相似程度、地形相似程度和覆冰厚度进行聚类,得到覆冰相似区信息,将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覆冰相似区信息输入预测模型,更新其中的权重获取模块,并得到第二气象权重与第二地形权重,根据上述信息得到更新后的覆冰厚度,将第二气象权重作为第一气象权重、第二地形权重作为第一地形权重以及将更新后的覆冰厚度作为覆冰厚度,返回执行前述步骤。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覆冰信息的精确度和环境适配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