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nm半高斯激光束发生器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7741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005840.3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532nm半高斯激光束发生器,包括泵浦光源、准直系统、柱透镜、一片侧向调制的周期性极化的光学超晶格、控温炉、对1064nm激光的滤波系统;周期性极化的光学超晶格材料为LiTaO3,周期为7.505μm,用以实现1064nm激光频率转换为532nm激光,所述超晶格的极化畴边缘在晶体的通光方向分布为e指数型;泵浦光源发出的1064nm的高斯激光入射到准直系统、经柱透镜聚焦到光学超晶格中,并且超晶格的畴边缘通过入射的泵浦光源的高斯激光束的中心;在超晶格出射光路上用1064nm激光的高反镜以及干涉滤波片构建的滤波系统滤掉出射光束中的1064nm泵浦光,得到532nm半高斯激光。其结构紧凑,体积小。

    2.12微米锁模激光器
    7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238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910032847.7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潘淑娣 祝世宁

    Abstract: 2.12微米锁模激光器,包括二极管泵浦源、耦合系统、激光增益晶体、对1.06微米激光高反射的腔镜和准位相匹配晶体,所述腔镜构成激光器的激光腔,作为激光器输出端的腔镜为二向色镜;通过准位相匹配晶体和二向色镜的非线性效应,产生1.06微米锁模激光振荡,输出2.12微米锁模激光。本发明没有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效率高、稳定性高、简单易行的特点,激光的转换效率达到35%;它克服了以往锁模激光器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器系统。

    2.12微米锁模激光器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2380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32847.7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潘淑娣 祝世宁

    Abstract: 2.12微米锁模激光器,包括二极管泵浦源、耦合系统、激光增益晶体、对1.06微米激光高反射的腔镜和准位相匹配晶体,所述腔镜构成激光器的激光腔,作为激光器输出端的腔镜为二向色镜;通过准位相匹配晶体和二向色镜的非线性效应,产生1.06微米锁模激光振荡,输出2.12微米锁模激光。本发明没有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效率高、稳定性高、简单易行的特点,激光的转换效率达到35%;它克服了以往锁模激光器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器系统。

    一种铁电光学超晶格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2873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610096783.3

    申请日:2006-10-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铁电光学超晶格集成单电极控制极化的制备方法,极化时通过外加脉冲电场使铁电畴反转,需要两面电极,+C面用于提供极化电压,-C面接地。其中至少有一面电极有图案,这面电极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并与集成控制电路一起集成在晶体的任意一表面;集成控制电路的基本单元由电极及其控制电路构成,所有控制电路都由外接低压电源驱动;实现每个电极单独控制,用于极化制备光学超晶格。晶体上电极图案与预期的的超晶格极化结构相同。通过每个电极单独控制确保光学超晶格极化均匀,避免发生局部由于成核先后引起的畴合并或者极化不足现象。提高了极化的质量,使一些传统方法难以极化的材料或结构的极化成为可能。

    一种自锁模激光器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4729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4183.8

    申请日:2008-1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潘淑娣 祝世宁

    Abstract: 本发明自锁模激光器的设置方法,泵浦光由激光晶体的一个端面入射至激光谐振腔,采用光束整形系统使泵浦光斑的中心处的光强小于其周围的光强,即造成中心有凹陷的高斯光束,激光晶体作为激光增益晶体的同时又作为锁模器件,在激光晶体的中心形成一个类似于光阑的区域,通过调节泵浦光束,就可以控制光阑区域的大小,晶体的克尔效应和软光阑共同作用,完成锁模激光运转的启动和维持,实现连续锁模的超短脉冲输出或实现调Q的锁模脉冲输出。解决了当前超短脉冲激光器中存在的系统庞大、外围设备多,调试要求精度高、不能自启动的问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连续渐变周期全介质宽带全向反射器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27100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3158308.3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连续渐变周期全介质宽带全向反射器的设置方法及装置,利用透明材料衬底,选择两种折射率相异的介电光学材料周期覆盖,每周期介电光学材料层的构成是一层高折射率和一层低折射率介电材料,选取周期渐变量为0.005-0.03,周期数为10-200。该结构的特点是可以选用常规的介质材料组合(如TiO2和SiO2等),研制出应用于可见光和红外频段的宽带的全向反射器件。这类器件在任意入射角下都保证光波的p分量和s分量,在较大的频率范围内部具有近100%的反射率。本发明中所用材料选择范围广,工艺成熟稳定,在光学器件与光通讯领域都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表面等离子体诱导光子共振隧穿型一维光子带隙结构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527099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3158307.5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表面等离子体诱导的光子共振隧穿型一维光子带隙结构的设置方法及滤光分光器件,选用金属银和高低折射率介电材料层TiO2/SiO2、ZrO2/SiO2、ZrO2/Al2O3或ZnS/MgF2的组合,利用转移矩阵法设计非对称或对称型金属表面光子共振隧穿一维带隙结构滤光分光器件,选择不同银层厚度与不同的介电材料组合,利用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和电阻热蒸发或溅射方法,在玻璃或透明材料衬底上生长制备应用于可见光频段具有不同频率,不同透射率,不同频带宽度的强耦合的光子共振隧穿型一维光子带隙结构滤光分光器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