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547171.2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27 , G02F1/29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光学相控阵校准系统及方法,系统设置有远场采集模块、相位控制模块、远场仿真模块以及相位校准模块;远场采集模块用于测量待校准光学相控阵形成的远场组合相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相控阵各个单元的信号光相位;远场仿真模块则根据相控阵工作波长λ、单元间距a、单元数量N、相位误差分布附加相位分布φ和单元近场分布U来计算远场组合用于训练相位校准模块中的神经网络;相位校准模块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远场采集模块测定的光学相控阵实际输出的远场组合逆向求解出待校准光学相控阵的实际相位误差并计算出补偿量。其效果是:能够对光学相控阵中存在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得到良好的初始工作状态,极大提高光学相控阵的校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32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8536.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1D15/08 , B01D15/42 ,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材料水解液中的糖、酸高效分离纯化的方法,将生物基材料水解液上样到以两性固相分离材料为固定相的往复流动矮床中,分两段回收流出液,分别是死体积区和糖回收区;从往复流动矮床另一端用洗脱液进行洗脱,回收流出液分两段收集,分别为糖酸混合液和酸回收区;重复循环上述步骤直至固相分离材料无分离作用时停止;其中,所述的两性固相分离材料是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为骨架结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的末端为季铵和羧酸贯穿式两性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64266.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膦腈碱在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且不含金属,同时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强,在高温下不易分解,易于循环利用;在一定条件下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100%降解PET,且BHET单体的选择性高,反应产物易分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弃PET乙二醇醇解过程中金属残留、产率不高、反应速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54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457504.9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以三氟乙酸锌TFAA作为催化剂,以醇类物质作为引发剂或不添加引发剂,以丙交酯作为单体,在110℃—220℃下实现本体聚合,制备得到高品质聚乳酸PLA。本发明采用绿色锌类催化剂,活性高、用量少;所合成的PLA色泽好,重均分子量Mw 1.29×104—7.34×105;本体聚合,实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7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430016.1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28 , C23G1/36 , C02F101/2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酸洗废液中酸与金属离子分离回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上样:将含有亚铁离子的钢铁酸洗废液上样到含有固相吸附材料的色谱分离柱中,分三段收集流出液,分别为低浓回收区流出液、亚铁离子回收区流出液和原浓回收区流出液;(2)洗脱:用洗脱液洗脱,分三段收集洗脱液,分别为原浓回收区洗脱液、酸回收区洗脱液和低浓回收区洗脱液;(3)重复循环步骤(1)和步骤(2)直至固相分离材料对酸和亚铁离子无分离作用时停止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工艺合理可控,设备要求低,分离效率高,酸回收率高于95%,金属离子回收率高于98%。酸回收浓度ct/c0≥80%,金属盐回收浓度ct/c0≥90%。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0045380.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71/02 , C08L91/00 , C08K13/02 , C08K5/11 , C08K5/29 , C08K5/20 , C08K3/36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可堆肥降解耐热型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比25‑90%的聚L型乳酸、5‑65%的高弹性可堆肥降解聚酯、1‑5%的增塑剂、1‑10%的成核剂、0.5‑3%的抗水解剂以及0.5‑3%的开口剂。将组成原料在高速混合机里搅拌均匀,在180‑210℃下于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改性和挤出造粒,烘干备用;得到的改性料通过吹膜机或流延机成膜并收卷,温度控制在170‑210℃,然后制袋并进行热处理,时间1‑3min,控制温度90‑120℃,得到生物基可堆肥降解耐热型薄膜。本发明制备方法以常规生物基和可堆肥降解材料以及传统工艺为基础,前期生产设备投入和后期生产成本都相对较低,且产品力学性能、热封性能好,制袋断裂伸长率≥150%,于120‑145℃环境下放置2小时,样品完好,无破损、无明显收缩和发粘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88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69714.7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活性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泥活性固化物的内层包含脱水剩余污泥和聚乳酸,外层包含反硝化活性污泥和聚乙烯醇。其制备方法为:1)将脱水剩余污泥和聚乳酸混合,加热造粒;2)将聚乙烯醇溶液与反硝化活性污泥浓缩液混合;3)将步骤1)中所得颗粒物加入步骤2)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将颗粒物取出晾干。本发明中固体碳源由能够释放有机物的剩余污泥和起固化作用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均匀混合形成,以达到碳源缓释的目的;内层固化物为外层反硝化微生物提供碳源,有利于反硝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此外,在本发明中使用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作为固体碳源,还可降低污水脱氮处理过程中碳源投加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16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145745.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射阳高新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微米级球形二次结构的可控合成方法,取钛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并超声分散得到钛源分散液,然后加入锂源,并进一步超声分散,再加入缓冲剂,调节至pH>11,10~30℃恒温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于100~180℃反应4~24h,所得产物经水洗、烘干,得到钛酸锂前驱体二次结构,最后在惰性气氛中,于400~1000℃下煅烧6~48h即得。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表面活性剂调控原料的浓度,同时利用缓冲溶剂调控反应溶液的pH,实现了对于钛酸锂微米级球形二次结构尺寸的可控,产物钛酸锂微米级球形二次结构在固定pH和原料浓度时,粒径均一,结构稳固,所得的钛酸锂微米级球形二次结构作为高比体积容量电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中,其比体积容量可达到120‑232mAh/cm3,并拥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5380.6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全凯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71/02 , C08L91/00 , C08K13/02 , C08K5/11 , C08K5/29 , C08K5/20 , C08K3/36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可堆肥降解耐热型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比25-90%的聚L型乳酸、5-65%的高弹性可堆肥降解聚酯、1-5%的增塑剂、1-10%的成核剂、0.5-3%的抗水解剂以及0.5-3%的开口剂。将组成原料在高速混合机里搅拌均匀,在180-210℃下于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改性和挤出造粒,烘干备用;得到的改性料通过吹膜机或流延机成膜并收卷,温度控制在170-210℃,然后制袋并进行热处理,时间1-3min,控制温度90-120℃,得到生物基可堆肥降解耐热型薄膜。本发明制备方法以常规生物基和可堆肥降解材料以及传统工艺为基础,前期生产设备投入和后期生产成本都相对较低,且产品力学性能、热封性能好,制袋断裂伸长率≥150%,于120-145℃环境下放置2小时,样品完好,无破损、无明显收缩和发粘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32510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683001.4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自催化双亲混合溶剂中合成1,5,7‑三氮杂双环[4.4.0]癸‑5‑烯(TBD)的工艺方法。本发明以双(3‑氨基丙基)胺和胍盐酸盐为原料,在亲水—疏水性双亲混合溶剂中采用微量(0.001%‑0.005%)TBD为催化剂高产率合成TBD的工艺方法。本方法特点:工艺操作简便,目标产物产率高(≥95.0%),产物纯度高(≥98.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