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6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342228.3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平衡分析的水泥熟料烧成热耗、热效率及燃煤热值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熟料烧成系统的DCS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及检化验设备中的生料、熟料化学分析数据;步骤2:判断熟料烧成系统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当熟料烧成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执行步骤3;否则,结束计算过程;步骤3:根据熟料烧成系统的燃煤燃烧计算模型及热平衡分析模型,计算燃煤低位热值;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的燃煤低位热值,计算熟料烧成热耗、熟料烧成热效率。本发明克服了燃煤煤质波动给熟料烧成耗热计算带来的不利影响,计算简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59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990962.0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级AGC接入电力监控网络的冗余架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电厂监控信息系统过程控制级增加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并采用冗余配置;2)建立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与后台、RTU的通讯;3)建立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与机组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本发明在于不影响现有电力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并制定完备的系统化冗余策略,实现真正意义的冗余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17991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53054.X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8/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编辑即时生效的逻辑组态方法,首先确定客户端中待编辑图形化程序页面和运行环境中的页面是否一致,获取页面编辑过程中鼠标或键盘事件,将符号的新建和删除、符号间数据连线的新建和删除、符号数据属性修改等操作形成编辑报文下发给运行环境。运行环境解析相关报文,即时调整内存中页面数据区、数据连接关系和符号对应的运行函数队列,并周期上送数据区运行值,客户端实时显示符号的输入输出值。客户端断开连接前,下发保存报文,运行环境将当前内存中运行页面数据存储为文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96262.2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热风炉热效率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计算使能信号触发模块、双累计量统计模块、基于累计量权值的气体温度加权滑动平均值统计模块以及热风炉热效率计算模块;计算使能信号触发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双累计量统计模块、基于累计量权值的气体温度加权滑动平均值统计模块以及热风炉热效率计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双累计量统计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基于累计量权值的气体温度加权滑动平均值统计模块以及热风炉热效率计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基于累计量权值的气体温度加权滑动平均值统计模块的输出端与热风炉热效率计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高炉热风炉热效率的在线监测,为热风炉优化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59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90962.0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级AGC接入电力监控网络的冗余架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电厂监控信息系统过程控制级增加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并采用冗余配置;2)建立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与后台、RTU的通讯;3)建立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与机组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本发明在于不影响现有电力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厂级AGC负荷优化控制装置,并制定完备的系统化冗余策略,实现真正意义的冗余架构。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84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8286.5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厂厂级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根据厂内机组的特性预先划分若干机组子群,按照煤耗最优的目标进行各机组子群的负荷优化分配;获取各机组子群在允许负荷区间内各台机组的最佳负荷状态空间,存储于系统数据库中;在电厂接收到调度总负荷指令后,按调节速率优先法或煤耗最优法进行机组子群的负荷分配,进而查询各机组子群的最佳负荷状态空间,得到全厂各台机组的最佳负荷,最后通过厂级AGC系统的测控装置下发到机组自动控制系统中。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在电厂机组数量多,类型差异大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负荷计算分配时间,以满足电网安全控制的要求,以提高优化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88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44603.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弧光传感器的在线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弧光传感器的光传感器接收端处耦合光源触发装置,光源触发装置发出光信号;利用光传感器接收端的感光物质对光源触发装置发出的光信号进行反射,通过光纤通道将反射的光信号传递到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将接受到的光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与预设的光学特性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弧光传感器的运行状态。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用于在线监测弧光传感器的运行状况,其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弧光传感器的运行状况,便于及时更换故障弧光传感器,防止弧光保护装置因为弧光传感器的故障而发生拒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465560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242610.7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电源快速切换的方法,电源切换装置在接入8路电压量:即母线I、母线II各三相电压,进线I、进线II各一路电压;4路电流量:进线I的a、c相电流,进线II的a、c相电流;3路开关位置信号:CB1、CB2、CB3的常开辅助接点;在切换时设有正常切换、事故切换、不正常切换三种启动方式,并设有并联自动切换、并联半自动切换、串联切换和同时切换四种切换方式,并且有并联切换、快速切换、越前相角切换、越前时间切换、残压切换和长延时切换六种判定条件;采用三个中断源硬件机制,各个中断源各自独立;第一中断源固定中断周期,第二中断源对母线I进行频率跟踪,第三中断源对母线II进行频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89694.3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2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基于电价差的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基于分时电价获取每日中电价差的最大值和次大值,以电价差的最大值对应的时段作为储能的第一次充放电时段,以电价差的次大值对应的时段作为储能的第二次充放电时段;在所确定的第一次、第二次充放电时段进行储能每日充放电控制逻辑的优化;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根据储能系统运行参数,建立储能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基于优化后的储能每日充放电控制逻辑,在储能运行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基础上,建立用户侧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结合每个项目的建设约束条件,求解用户侧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用户侧储能的最优化配置。本发明实现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下的用户侧储能的最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1128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118944.4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故障特征曲线的高压电缆护层环流故障判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由负荷电流和电缆护层环流组成的二维坐标系,并根据高压电缆运行参数计算二者间的故障特征曲线,根据故障特征曲线来划分故障区域;步骤2,实时采集高压电力电缆的负荷电流和电缆护层环流,并计算出采集的负荷电流和电缆护层环流幅值;步骤3,判断由电缆负荷电流和护层环流所组成的坐标点是否落于故障特征曲线划分的故障区域内,进而判别高压电缆是否发生故障。此种故障判别方法可提高高压电缆故障识别的速度性,且硬件缓存和资源要求低,易于集成到护层环流监测装置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