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59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06903.9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8B37/02 , C08B37/14 , C08B37/00 , A61K31/737 , A61P37/04 , A23L33/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09 , A61K31/737 , C08B37/0003 , C08B37/0036 , C08B37/0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提高免疫活性的黄蜀葵茎叶多糖乙酰化修饰产物及其制备方法,黄蜀葵茎叶多糖乙酰化修饰产物中乙酰基含量为16.83%,多糖含量为82.50%,多糖由摩尔比为0.004:1.49:0.008:0.011的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阿拉伯糖组成。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优选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粗多糖,再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52纤维素树脂进行纯化,制得纯度高的黄蜀葵茎叶多糖,再采用乙酸酐法修饰得到黄蜀葵茎叶多糖乙酰化修饰产物。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的黄蜀葵茎叶资源,变废为宝,得到可提高免疫活性的黄蜀葵茎叶多糖乙酰化修饰产物,可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化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9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03986.4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测定3个环烯醚萜苷类和2个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方法,实现对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该方法通过同时对山茱萸药材及其制剂与提取物中两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与单一分析某一个或某一类化学成分比较,可全面、客观、有效评价山茱萸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品质,并用于其质量控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3301205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238235.X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638 , A23L1/29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肝损伤作用的女贞子精制总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女贞子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筛选得到的女贞子精制总苷,可显著降低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酒精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GSH活性,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女贞子精制总苷不仅对化学性肝损伤、长期饮酒致肝损伤均具有明显的肝脏保护作用,有望开发成新的抗肝损伤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169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132996.7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25 , A61P1/16 , A23L1/29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枣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大孔树脂耦合聚酰胺树脂,然后通过制备液相制备大枣叶精制提取物,较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效率更高,且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含量高,生物活性强,安全性高。经实验研究表明,大枣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CCl4、D-GalN和乙醇所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对肝损伤具有很好的防治功效。因此大枣叶及大枣叶提取物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安全有效,用于防治肝损伤的药物或保健品,同时也为大枣叶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及枣树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87751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0069.6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3/06 , A61P9/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功效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银杏叶提取物0.5~2份,荷叶45~180份,杜仲叶3~12份,马齿苋3~12份,绞股蓝45~180份,山楂50~200份,姜黄45~180份,酸枣仁15~60份制成。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结合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筛选组方,整个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的功效,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并且组合物中各药味为药食同源的原料,疗效好,毒副作用低,临床用药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75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529345.7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05 , A61K9/70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贴剂包括发热袋、固定在发热袋上的背衬层、固定在背衬层上的含药基质层和覆盖在含药基质层上的防粘层,所述的含药基质层包括30~70份水凝胶基质、10~50份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和10~40份透皮促进剂。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各组分配比科学合理,具有较大的载药量,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无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并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具有很好的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并且透皮贴剂可以持续、恒速地释放,有利于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药效时间长,并且贴剂的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784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103328.2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09K17/00 , C12R1/07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当归根际高效解磷菌及其制备得到的菌剂和应用,该解磷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DGP01,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No.4755,保藏日期:2011年4月7日。解磷菌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解磷菌Bacillus sp.DGP01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将上述发酵液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生产罐中培养得到。该解磷菌能够将难溶性无机磷转化为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优质磷素化合物,可提高土壤中难溶性磷的生物有效性和磷肥利用效率,节肥增产,且在培育和发挥土壤生态肥力、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37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6231.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液相色谱的分离技术,借助一测多评方法,计算校正因子,对黄蜀葵花中的7个黄酮成分含量进行计算。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4075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9345.7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05 , A61K9/70 , A61K47/36 , A61K47/38 , A61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附四物汤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贴剂包括发热袋、固定在发热袋上的背衬层、固定在背衬层上的含药基质层和覆盖在含药基质层上的防粘层,所述的含药基质层包括30~70份水凝胶基质、10~50份香附四物汤提取部位和10~40份透皮促进剂。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各组分配比科学合理,具有较大的载药量,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无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并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透皮贴剂,具有很好的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并且透皮贴剂可以持续、恒速地释放,有利于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药效时间长,并且贴剂的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79792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120609.4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当归饮片的制备方法。该鲜当归饮片是将清洗干净的鲜当归经杀菌、切丁,将当归丁速冻,再将速冻后的当归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吸除铁屑杂质,防潮包装,灭菌,即得鲜当归饮片。该鲜当归饮片可供药膳投料、食品调味、药用等,对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血瘀血虚征兆的人群有明显改善作用。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有效成分损失较少,具有食用方便,不易发霉,保存期长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