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6179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553145.9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为原料,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通过间歇发泡的方式实现。本发明方法有效克服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熔体强度低不易发泡的难点,解决了现有产品中存在的开孔率高、泡孔尺寸大且不均匀、泡孔质量难以调控的技术问题,改善了聚丁酸丁二醇酯发泡材料的泡孔质量,使得发泡材料的泡孔尺寸和泡孔密度易于调控,制得材料密度低、发泡倍率高、泡孔尺寸小、泡孔密度大的发泡材料。本发明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具有价格低廉、操作易于控制、无毒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641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08911.3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淀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具高力学性能和高热学性能的金属离子增强的改性热塑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淀粉、丙三醇预混合,得到预混合物,再加入葡萄糖酸钙混合,挤出造粒,得到改性热塑性淀粉。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热塑性淀粉,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具有机械性能好,抗冲击强度提升至2.95J/m~3.22J/m,拉伸强度提升至6.9~7.3MPa;热稳定性高,玻璃化温度可提高20℃;钙离子分散良好等优点,有效克服热塑性淀粉机械性能差与热学性能差的缺点,可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食品容器等领域。且加工过程简便,工艺绿色环保,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危害和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9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334777.6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51/08 , C08L1/02 , C08F283/02 , B29B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酐和微晶纤维素协同改性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制备全降解复合材料的方法,将可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酸酐和微晶纤维素熔融混炼形成全降解复合材料的母料,然后模压成型为样品;聚甲基乙撑碳酸酯、酸酐和微晶纤维素的质量配比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50~95份,微晶纤维素5~50份,酸酐0.1~10份。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全降解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可有效改善所制得产品的加工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4848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317159.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二次料回收造粒的方法,先将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料以及不合格零件经过破碎后,采用金属分离器筛除待回收二次料中可能混入的金属屑,由合适长径比的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其加工温度为325℃~380℃,同时采用金属链条进行拉条的输送,待物料冷却一定程度后,经切粒得到颗粒均匀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造粒料。本方法由于单螺杆挤出机的剪切作用较弱,待回收二次料在塑化过程中仅仅受到弱剪切作用,因此玻纤长度能保持较长的数值,液晶高分子链段也能减少破坏,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都能保持较好的数值,可以单独应用于需要经过260℃回流焊的电子产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84848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17159.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二次料回收造粒的方法,先将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料以及不合格零件经过破碎后,采用金属分离器筛除待回收二次料中可能混入的金属屑,由合适长径比的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其加工温度为325℃~380℃,同时采用金属链条进行拉条的输送,待物料冷却一定程度后,经切粒得到颗粒均匀玻纤增强液晶高分子造粒料。本方法由于单螺杆挤出机的剪切作用较弱,待回收二次料在塑化过程中仅仅受到弱剪切作用,因此玻纤长度能保持较长的数值,液晶高分子链段也能减少破坏,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都能保持较好的数值,可以单独应用于需要经过260℃回流焊的电子产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585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2336.2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75/04 , C08L3/02 , C08L3/06 , C08L3/10 , C08L9/02 , C08L9/06 , C08L53/02 , C08L23/16 , C08L23/08 , C08L33/04 , C08K3/36 , C08K5/053 , C08K3/26 , C08K3/22 , C08K7/08
Abstract: 一种高机械性能淀粉/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按比例分数的淀粉与热塑性聚氨酯(TPU)、增塑剂、增韧剂、增强剂以及界面相容剂按照配方计量后,上述物料充分混合后后,在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双阶螺杆挤出机、捏合机、开炼机等具有施加剪切力的混炼成型、挤出成型、压延成型,加工温度为100℃~190℃制备得到淀粉/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高机械性能、低成本、可生物降解以及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86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1222.0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D175/14 , C08G18/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水性UV涂料,该涂料包括的各组分以质量份数记为:聚氧乙烯醚型丙烯酸酯0.1~48份,水溶性环氧丙烯酸接枝氨酯树脂0.1~48份,助剂0.3~5份,光引发剂2~5份,消泡剂0.03~0.8份,润湿剂0.03~0.6份,去离子水30~75份,聚氧乙烯醚型丙烯酸酯和水溶性环氧丙烯酸接枝氨酯树脂需有一种或两种。首先按质量配比称取各组份,接着将聚醚乙烯型丙烯酸酯和水溶性环氧丙烯酸接枝氨酯树脂进行混合制得混合物,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消泡剂、润湿剂及水性助剂,搅拌1~2h,然后用相反转法缓慢滴加含0.1~5%的醚化三聚氰胺水溶液。本发明所述之UV涂料,对各类材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环保无毒、成膜硬度高、光泽度及耐液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21202138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20492805.3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素薄膜的干燥拉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薄膜干燥拉伸装置,包括微波干燥室、红外加热器,依次设置在干燥拉伸装置上部的热风加热器、第一移送机构、第二移送机构,依次设置在干燥拉伸装置下部的输入机构、横向拉伸机构、输出机构;热风加热器位于输入机构的上方,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移送单元,横向拉伸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横向拉伸夹具和至少两根底部导轨,微波干燥室位于两根底部导轨之间,第二移送机构包括第二导轨、至少两个纵向拉伸夹具、至少两个第二移送单元,红外加热器位于第二移送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既能快速干燥纤维素薄膜,又能对纤维素薄膜进行拉伸取向获得高性能的纤维素薄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