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73501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210533741.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云备份系统及其数据备份方法,属于计算机数据备份系统,解决现有备份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法所存在的存储层次单一,扩展性、容错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云备份系统,包括中心存储器、M个超级节点和M个P2P覆盖网络,中心存储器包括跟踪器和多组存储节点,每个跟踪器分别连接各存储节点;跟踪器和各存储节点分别与各超级节点通过网络连接,M个超级节点分别连接自身的P2P覆盖网络,各P2P覆盖网络包括多个对等节点。本发明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数据备份作业步骤和数据恢复作业步骤。本发明针对开放式系统,数据在本系统中形成P2P覆盖网络存储、超级节点缓存、中心存储器数据管理三级存储,为企业或用户提供高扩展性、高容错性的云备份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6775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27493.0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盘不同读写特性的I/O调度方法。通过黑盒测试的方式获取固态盘内部最优的合并请求聚簇页大小;将读写请求分离,分别批量地处理读请求和写请求,来避免固态盘中读写混合模式下的相互干扰;考虑到顺序模式下读请求的性能远远高于随机模式下读请求的性能,对读请求不仅按照请求到来的时间在链表中排队,还按照读请求的起始访问地址在红黑树中排序,以构造读请求的顺序性,对排序之后的读请求进行前向合并和后向合并,合并之后请求的最大大小不超过聚簇页大小;考虑到顺序模式下写请求的性能和随机模式下写请求的性能基本相同,写请求只需要按照请求到来的时间在链表中排队,不需要在红黑树中排序构造写请求的顺序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81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44409.9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存储环境下缓存数据的预取方法。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访问数据通常会具有顺序滑动屏幕切换的特点,从而使得用户在对文件数据访问时通常具有基于列表顺序的访问特性,因此可以使用基于列表顺序的数据预取策略来提高数据预取的有效性,从而提高缓存效率。基于列表顺序的数据预取策略首先需要记录用户对每个文件的历史访问记录,因此在初始使用时具有冷启动的问题,在初始时,先以初始预取长度为1进行预取,然后根据预取文件是否被访问来确定预取长度并进行预取,在有了历史访问记录之后,通过计算访问当前文件后访问其基于列表的后继文件的概率来确定是否进行预取。本发明能通过少量的流量代价来换取较大的等待延迟时间的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70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127016.9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数据的跨机构云端数字内容集成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元数据提取模块、元数据公有云存储模块、检索排序模块、数字内容访问模块和质量评估模块;元数据提取模块扫描原始数字内容生成元数据;元数据公有云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非重复元数据;检索排序模块根据关键字和/或查询字段进行元数据查询,依据相关性程度和质量评估结果将元数据排序;数字内容访问模块对元数据进行地址解析生成数字内容地址,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根据地址查看或下载原始数字内容;质量评估模块对质量评估结果进行更新。实施本发明可将各机构的数字内容以元数据作为纽带有效整合到一起集中管理,并提供基于元数据的跨机构检索服务,安全性好,可扩展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61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078118.1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云存储系统数据可用性维护方法及其装置,属于云存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数据可用性维护方法存在的元数据服务器或超级节点的单点故障导致数据可用性维护中断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具有中心存储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和P2P网络的系统中,包括编码步骤、订立租约步骤、执行租约步骤和租约维护步骤。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编码模块、订立租约模块、执行租约模块和租约维护模块。本发明充分利用P2P对等节点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高效地将数据块的可用性维护在稳定的目标值以上,避免因P2P网络中高流动性导致数据块可用性降低甚至不可用,降低因数据可用性维护带来的网络、存储、计算开销,从而使混合结构的云存储系统真正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8572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38635.8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6 , G06F12/0873 , G06F12/08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盘的磁盘缓存系统,属于计算机数据存储系统中缓存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磁盘缓存系统包括数据块元数据维护模块、固态盘数据块替换模块和脏数据块写回磁盘模块。本发明利用固态盘缓存提高了在大规模存储环境下磁盘数据的读写性能,具有较高的数据块读写命中率和缓存空间利用率,同时保证了在宕机重启情况下缓存的数据块是非易失的,减少了固态盘缓存设备由冷到热的收敛时间,能够解决现有计算机数据存储系统中缓存空间大小受限、缓存数据易失、缓存空间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61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78118.1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云存储系统数据可用性维护方法及其装置,属于云存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数据可用性维护方法存在的元数据服务器或超级节点的单点故障导致数据可用性维护中断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具有中心存储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和P2P网络的系统中,包括编码步骤、订立租约步骤、执行租约步骤和租约维护步骤。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编码模块、订立租约模块、执行租约模块和租约维护模块。本发明充分利用P2P对等节点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高效地将数据块的可用性维护在稳定的目标值以上,避免因P2P网络中高流动性导致数据块可用性降低甚至不可用,降低因数据可用性维护带来的网络、存储、计算开销,从而使混合结构的云存储系统真正具有高性能、高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50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3741.7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云备份系统及其数据备份方法,属于计算机数据备份系统,解决现有备份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法所存在的存储层次单一,扩展性、容错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云备份系统,包括中心存储器、M个超级节点和M个P2P覆盖网络,中心存储器包括跟踪器和多组存储节点,每个跟踪器分别连接各存储节点;跟踪器和各存储节点分别与各超级节点通过网络连接,M个超级节点分别连接自身的P2P覆盖网络,各P2P覆盖网络包括多个对等节点。本发明的数据备份方法,包括数据备份作业步骤和数据恢复作业步骤。本发明针对开放式系统,数据在本系统中形成P2P覆盖网络存储、超级节点缓存、中心存储器数据管理三级存储,为企业或用户提供高扩展性、高容错性的云备份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11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63447.8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态盘的块级连续数据保护方法,包括:在内存中创建一个空的写请求队列缓存,用于缓存来自用户的写请求,在固态盘的FTL层初始化一个内存空间CDP_store,用来记录FTL映射表的历史记录CDP_entry,接收来自于用户的请求,并判断该请求是对数据块的读写请求还是恢复请求,如果是对数据块的读写请求则判断该请求是读请求还是写请求,如果是写请求,则判断写请求队列缓存中是否有剩余的缓存空间,如果没有则将写请求队列缓存中的内容写回固态盘上。本发明结合固态盘本身的特性,利用固态盘内在的“异地更新”产生的“被覆盖”历史数据遗留在固态盘中的特征,来实现将固态盘回滚恢复至之前的历史时间点状态,从而实现基于SSD的连续数据保护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25382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62619.9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式重复数据检测方法,通过构建一个计时型布隆过滤器阵列TBFA,在滑动窗口模型内灵活高效地检测重复数据。TBFA由多个同构的计时型布隆过滤器TBF构成,每个TBF包含一个布隆过滤器和一个分离的用于保存时间戳的计时器组,整个TBFA以一种循环先入先出队列的方式工作,在记录新元素的同时,淘汰已经移出数据流监控窗口的旧元素。本发明在滑动窗口模型下工作,对元素的监测可以精确到一个元素,从而使基于本发明的统计结果具有稳定性,另外TBFA中的部分计时器组可以被卸载到磁盘中,从而减少内存开销。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DCBA在加载10%以内数据内容到内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95%以上的查询效率,从而使本发明在空间效率和可扩展性上优于现有技术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