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短扩频码通信系统的码元级LMS自适应均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67584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88662.5

    申请日:2015-07-06

    Inventor: 杨杰 涂航 崔诵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短扩频码通信系统中的码元级LMS自适应均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最小均方准则的LMS自适应均衡算法,将受多径干扰的扩频信号解扩后看成是受用户间码元干扰的多路信号,且此用户间干扰具有时不变特性,利用导频信号和自适应均衡算法消除多用户间干扰。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在保证同样均衡效果的前提下,复杂度低,采用LMS自适应均衡算法在码元级对解扩后的信号做均衡,不涉及矩阵求逆等复杂运算;吞吐量高,本发明方法用于对解扩后的信号做均衡后,能够有效降低算法运算的处理时延,避免了因为系统处理时延而导致均衡器性能大幅下降。

    基于压缩感知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采集和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0568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150961.1

    申请日:2012-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恢复方法,能够降低对A/D采样率的要求,以达到减少数据采集量的目的;具体步骤为:确定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扩频基,并采用高斯随机矩阵或Rademacher矩阵作为测量矩阵;在加噪情况下,将接收机所接收的模拟信号经M个滤波器进行滤波,以远远低于Nyquist采样速率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采样,得到向量根据采样结果、扩频域和测量矩阵,采用压缩感知的恢复方法,将扩频域与经恢复后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相乘,得到直扩信号的估计值。

    一种基于状态优势统计的MQAM信号调制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4163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38529.8

    申请日:2012-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信号识别方法。本方法对所有可能的星座图样式定义一套模板,统计待识别信号的星座点状态,设计一个与输入信号信噪比相关的评估函数,若待识别信号的状态通过评估与模板中的某个样本具有优势匹配,即可判定信号的星座图样式,进而给出调制方式识别结果。本识别方法所需要的码元数目少,仅需要统计星座图坐标平面上I、Q分量落入一定区间内的信号点的频次,相对已有方法大大降低了识别的复杂度,提高了识别率。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信号分析、软件无线电、无线通信等民用、军用通信系统中。

    一种物联网的末端网络及其渗流数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3471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10606029.6

    申请日:201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流物联网的网络结构及数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服务器、无网关的物联网末端网络结构,以及基于小世界模型六度空间理论的高效渗流选路方法,属于物联网组网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根据网络链路不同分为双向数传和单向数传,其中双向数传过程采用探针的选路方式,数传过程采用渗流过程,即在源节点将数据进行编码后拆分,然后通过多个路由并行转发,目的节点再将各路转发来的数据进行组装并解码恢复源数据。本发明网络组网、维护成本低,网络数据传送可靠性高,无需反馈重传,减少了网络带宽开销,降低了网络协议的实现复杂度,网络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网络的扩展性强,对节点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要求低。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07668.5

    申请日:201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本发明采用活塞、缸筒、蓄能器和可控阻尼阀总成组装成一体的整体式油气弹簧结构;活塞的往复运动,促使油液在缸筒和蓄能器间往复流动,蓄能器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油液的压力随之变化,油气弹簧产生弹簧力。可控阻尼阀总成安装于缸筒和蓄能器之间,油液流经可控阻尼阀总成时,可控阻尼阀对油液的节流作用可控,油气弹簧产生可控阻尼力;本发明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采用常通节流孔和两可控旁通节流通路的阻尼阀结构,实现三级阻尼可调;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

    公开(公告)号:CN102094927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007901.X

    申请日:201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其采用活塞、缸筒、蓄能器和可控阻尼阀总成组装而成:采用常通节流孔和两可控旁通节流通路的阻尼阀结构,实现三级阻尼可调;采用的主、副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力不同,主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低于副蓄能器;当油气弹簧载荷较小时,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小于副蓄能器预充气压力,副蓄能器不参与工作,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仅取决于主蓄能器。当油气弹簧载荷较大时,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大于副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主、副蓄能器同时参与工作,此时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取决于主、副蓄能器;油气弹簧的二级刚度特性随油气弹簧载荷的变化而实现自适应转换;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7668.5

    申请日:201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本发明采用活塞、缸筒、蓄能器和可控阻尼阀总成组装成一体的整体式油气弹簧结构;活塞的往复运动,促使油液在缸筒和蓄能器间往复流动,蓄能器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油液的压力随之变化,油气弹簧产生弹簧力。可控阻尼阀总成安装于缸筒和蓄能器之间,油液流经可控阻尼阀总成时,可控阻尼阀对油液的节流作用可控,油气弹簧产生可控阻尼力;本发明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采用常通节流孔和两可控旁通节流通路的阻尼阀结构,实现三级阻尼可调;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

    晾衣器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39038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20009348.0

    申请日:2018-0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晾衣器,包括:热空气发生器和晾衣架,热空气发生器包括两个热空气发生输送结构;晾衣架包括两个侧杆结构、出气杆、以及主杆;侧杆结构的下端与热空气发生输送结构卡接,侧杆结构的与主杆卡接;出气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杆结构卡接,卡接位置可根据衣物长短调整;出气杆上设置有散气头;两个侧杆结构、出气杆与至少一个散气头之间为相互连通的。进而提供了一种可以输出热空气的晾衣器,每一个热空气发生输送结构会输出热空气,热空气通过侧杆结构和出气杆之后从散气头中流出,对挂设在主杆上衣物进行干燥处理,使得衣物及时晾干,大大缩短了衣物的晾干时间,提高衣物的晾干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公开(公告)号:CN201385558Y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20123762.0

    申请日:2008-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的油气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缸筒、油管、阻尼阀和蓄能器;其中阻尼阀包括3个伸张卸荷阀、2个电磁阀、1个压缩卸荷阀和1个节流阀芯,其内部加工有5条并联布置的油路用于油液的流通,3个伸张卸荷阀分别安装在5条油路中的3条内,2个电磁阀分别与3个伸张卸荷阀中的伸张开阀力较小的2个串联布置在油路内;1个压缩卸荷阀和1个节流阀芯分别安装在5条油路中另外的2条内。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更加优越的减振性能,提高车辆对不同道路的适应性,改善车辆行驶性能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公开(公告)号:CN201317237Y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20123763.5

    申请日:2008-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的油气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缸筒、油管、阻尼阀和蓄能器;其中阻尼阀包括3个节流阀芯、2个电磁阀、1个压缩卸荷阀和1个伸张卸荷阀,其内部有5条并联布置的油路;3个节流阀芯分别安装在5条油路中的3条内,节流阀芯上开有节流小孔,并可更换;2个电磁阀分别与3个节流阀芯中的2个串联布置在油路内,1个压缩卸荷阀和1个伸张卸荷阀分别安装在5条油路中另外的2条内;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更加优越的减振性能,提高车辆对不同道路的适应性,改善车辆行驶性能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