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808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11411651.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偶极子、支撑所述偶极子的巴伦,以及为偶极子馈电的馈电部件,所述巴伦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巴伦臂,至少一个巴伦臂中空设置,所述馈电部件包括馈电导体和绝缘介质,所述馈电导体穿设于中空的所述巴伦臂并与由另一个巴伦臂支撑的一个辐射臂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填充于馈电导体与巴伦臂内壁之间并使馈电导体紧固于巴伦臂内。通过将由馈电导体和绝缘介质构成的馈电部件置于中空巴伦臂的内腔中,馈电部件与巴伦臂构成类似同轴电缆的结构,不需要使用同轴电缆馈电,不需要进行焊接,节省了焊接工时、减少由于焊接带来的电气性能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不使用同轴电缆,可以降低成本。

    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21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641345.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包括相嵌套的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以及馈电巴伦。由于包含有能够工作于不同频率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故可覆盖更宽的频段。而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相嵌套,两者所占空间存在部分重叠,故辐射单元体积可显著减小。此外,分别为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馈电的第一馈电线结构及第二馈电线结构集成于馈电介质板,可进一步简化辐射单元的结构。因此,上述辐射单元能够显著提升基站天线的小型化程度,从而降低基站天线的选址难度。

    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808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11651.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偶极子、支撑所述偶极子的巴伦,以及为偶极子馈电的馈电部件,所述巴伦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巴伦臂,至少一个巴伦臂中空设置,所述馈电部件包括馈电导体和绝缘介质,所述馈电导体穿设于中空的所述巴伦臂并与由另一个巴伦臂支撑的一个辐射臂连接;所述绝缘介质填充于馈电导体与巴伦臂内壁之间并使馈电导体紧固于巴伦臂内。通过将由馈电导体和绝缘介质构成的馈电部件置于中空巴伦臂的内腔中,馈电部件与巴伦臂构成类似同轴电缆的结构,不需要使用同轴电缆馈电,不需要进行焊接,节省了焊接工时、减少由于焊接带来的电气性能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不使用同轴电缆,可以降低成本。

    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488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22547.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其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包括:两组辐射体,每组辐射体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辐射臂;两组巴伦体,每组巴伦体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并设有耦合孔的巴伦臂,巴伦臂与辐射臂一一对应连接;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包括线芯及外导体;及馈电件,馈电件包括垂直或近似垂直设置的第一馈电段和第二馈电段,第一馈电段的一端与线芯连接,第一馈电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馈电段连接;其中,一组巴伦体中,同轴电缆设置于一个巴伦臂的耦合孔内且外导体能够与巴伦臂耦合连接,第二馈电段设置于另一个巴伦臂的耦合孔内且第二馈电段能够与巴伦臂耦合连接。辐射单元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耦合馈电,结构简单;如此,采用辐射单元的天线的结构简单。

    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4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22004.8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其中,所述馈电组件包括馈电组件,适于插设到辐射单元预设的馈电孔并形成馈电端口,包括馈电柱及套接于所述馈电柱外侧的馈电介质,所述馈电柱及馈电介质采用注塑工艺形成一体化结构,且所述馈电介质外侧设有用于与所述馈电孔内壁紧配合以固定的抵接部。通过将馈电组件安装于辐射单元的馈电孔中以构成馈电端口,一方面,所述馈电组件采用带件注塑成型工艺将不同材质的两个零件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加强了结构稳定性,也减少了装配差异性对天线指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抵接部与馈电孔的紧配合,可限制馈电组件在馈电孔内的自由度,保证馈电组件与辐射单元的相对稳定,保证了天线指标的稳定性。

    多系统共体天线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44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701196.1

    申请日:2015-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共体天线,包括反射板、均设于反射板上并工作于不同系统的主天线阵列和次天线阵列,所述主天线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单元列,相邻两个第一单元列之间形成不小于自由空间中工作波长1/4的第一间距,每个第一单元列均包括多个第一辐射单元,且相邻两个第一辐射单元之间形成第二间距;所述次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组第二辐射单元,并且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列之间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形成的组合间隙中。由于次天线阵列的辐射单元被设置在主天线阵列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列的间隙中,无需占用反射板上额外的安装空间,因而可以从长度和/或宽度上减小反射板的面积,有利于多系统共体天线的小型化。

    多系统共体天线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0749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95996.1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系统共体天线,包括反射板以及均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智能天线阵列和基站天线阵列;智能天线阵列位于所述反射板下端,其包括多个智能天线子阵列,每个智能天线子阵列由多个智能天线阵元组成;基站天线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基站天线阵元和第二基站天线阵元,并且多个第一基站天线阵元位于所述反射板的上端,第二基站天线阵元嵌入多个智能天线阵元的间隙内,且将相邻两个智能天线子阵列的多个智能天线阵元围设于其内。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天线阵元将多个智能天线阵元围在其内,充分利用了智能天线阵列的间隙,在不增大反射板尺寸情况下增加基站天线阵元的个数,进而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有利于天线的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