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85819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0802.1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IPC: A01N43/90 , C07D487/12
Abstract: 一种抗植物白粉病的药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羟基吴茱萸吲哚类生物碱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946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925978.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果精油的应用,所述的草果精油在制备防治烟草疫霉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为实现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控,从辛香料植物源中筛选高效的杀菌活性成分,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活体植株法测定了草果精油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草果精油对烟草疫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熏蒸方式下,草果精油对烟草疫霉抑制的效率为42.3~96.7%;在活体植株方式下,草果精油对烟草疫霉的防效为60.5%;草果精油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形态有显著的影响。本发明发现了草果精油具有环保、低细胞毒性、广谱性及避免菌株抗药性产生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防治烟草疫霉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69307.0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哈茨木霉菌及其在防治三七根腐病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哈茨木霉菌菌株,所述的哈茨木霉菌菌株为PRWS18,保藏名称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1年4月6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477。本发明的哈茨木霉菌从滇重楼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够同时对三七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恶疫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06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524083.7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IPC: C07C69/732 , A01N37/38 , A01P1/00 , C12P7/62 , C12R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霉菌酯‑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青霉菌酯‑Ⅲ化合物是从重楼(Paris L.)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21H26O7,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命名为:青霉菌酯‑Ⅲ。本发明公开的制剂为所述的青霉菌酯‑III化合物中加入药用辅料和/或赋形剂制成水剂、片剂、颗粒剂或微乳剂。应用为青霉菌酯‑III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青霉菌酯‑III不但可以显著抑制TMV对寄主的初侵染,而且对TMV有一定的钝化作用,从而减少病毒进入寄主细胞并进一步复制和增值的机会,起到对寄主保护的作用。本发明药物制剂不仅对人畜无毒、无害,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对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制备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6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86751.2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薰衣草精油的应用。本发明为实现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控,从芳香植物源中筛选高效的杀菌活性成分,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薰衣草精油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精油浓度达到250μL/L时,薰衣草精油对烟草疫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剂量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熏蒸方式下,薰衣草精油对烟草疫霉抑制的EC50值255.20μg/mL。插片法实验结果表明,薰衣草精油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形态有一定的影响。本发明的薰衣草精油具有环保、低细胞毒性、广谱性及避免菌株抗药性产生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防治烟草疫霉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8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82353.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脱除马铃薯病毒的方法,在常规茎尖脱毒的基础上,在剥茎尖前的3~5天,在组培苗上喷施抑制病毒的植物抗性诱导剂,包括但不限于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3‑羟基‑3‑丙酮基羟吲哚等;取茎尖另行培养7~28天,再喷施1次抑制病毒的植物抗性诱导剂,取0.1~0.7 mm茎尖另行培养7~28天,如此三次,就能够获得无病毒组培苗,获得的组培苗无病毒率高于80%。该方法获得无毒组培苗的时间短,获得的组培苗带毒率低,操作简单,易于生产上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384806.X
申请日:2015-07-04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从西南獐牙菜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6H22O11,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命名为:Eustomoside。制备方法是以西南獐牙菜为原料,经原料处理、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洗脱、分离步骤制备得到。制剂为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加入药用辅料和/或赋形剂制成水剂、片剂、颗粒剂或微乳剂。应用为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TMV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制剂不仅对人畜无毒、无害,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对防治TMV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制备防治TMV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354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84806.X
申请日:2015-07-04
Applicant: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从西南獐牙菜中分离得到,其分子式为C16H22O11,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命名为:Eustomoside。制备方法是以西南獐牙菜为原料,经原料处理、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洗脱、分离步骤制备得到。制剂为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加入药用辅料和/或赋形剂制成水剂、片剂、颗粒剂或微乳剂。应用为所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TMV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药物制剂不仅对人畜无毒、无害,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对防治TMV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制备防治TMV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346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034665.4
申请日:2014-01-25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IPC: G01N33/569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植物病毒的荧光免疫斑点法,是将待测样品研磨,制备检测样品上样液,配制阳性、阴性及空白对照上样液,测出阳性对照上样液的病毒粒体平均数d。将2.0~2.5μl检测样品上样液、阳性、阴性及空白对照上样液分别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将膜干燥后封闭0.8~1.2h,依次加入稀释后的一抗、二抗,分别反应0.8~1.2h,每次反应后洗膜3~4次,每次5~6min。将膜稍干燥后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荧光强度m,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检测样品上样液中待检测病毒的粒体平均数d。阳性对照上样液m值:阳性对照上样液d值=检测样品上样液m值:检测样品上样液d值。所述方法能够实现植物病毒的灵敏准确、快捷高效的定量分析,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987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0554.1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IPC: G01N33/577 , G01N33/569 , G01N2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6983 ,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蓟马体内番茄斑萎病毒的方法,将待测的1头或几头蓟马放置到画好分隔的硝酸纤维素膜上,加2μl样品处理缓冲液,用移液枪头将蓟马磨碎于缓冲液中,依次处理不同虫体样品,同样吸取2μl阳性和阴性对照液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待膜干燥后,用PBST缓冲液配制的5%脱脂奶粉封闭1h,再加入封闭液稀释的一抗培育1h,之后洗膜3次;加入封闭液稀释的二抗培育1h,再洗膜3次;加入显色液显色15min,弃去显色液加入蒸馏水终止显色反应,即可进行结果分析。本发明操作方便、快速、测定结果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性,能满足蓟马体内番茄斑萎病毒的检测需要,为尽量避免番茄斑萎病毒的危害奠定了基础。
-
-
-
-
-
-
-
-
-